讀書筆記:作為創業者絕對不想給同事分享的一本書

作為一個創業者,我是絕對不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同事們,這裡面有太多的理想主義、精英主義、所謂自由主義的“誘惑”。作為一本極簡方面的書有點過於“飛”,更多針對的是工作方式的挑戰,以及通篇的菁英主義視角,曾一度“裝X”的讓我想放棄,是在“偶爾覺得還挺有道理”以及“純粹扯淡”之間的猶豫和徘徊。

作者:本田直之,明治大學商學院產業經營系畢業,美國雷鳥(Thunderbird)國際管理研究所經營學碩士(MBA),日本品酒協會認定葡萄酒顧問、世界遺產學會會員、一級小型船舶操縱士。


讀書筆記:作為創業者絕對不想給同事分享的一本書

封面

在沉迷“極簡”“斷舍離”這種概念(彼時對我而言還不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我閱讀了很多相關書籍。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獲得信息和分享,恐怕看書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種獲取知識的途徑。然而在閱讀和篩選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很多文字工作者也是“掛著羊頭賣狗肉”,或者因為題材新穎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一知半解就開始以“專家”的名義傳道受業解惑,實則只是浮於表面,這些解讀讓很多潛在用戶造成誤解,因此產生諸多爭議,也給“極簡”“斷舍離”的推進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例如,很多人在社群裡打著“斷舍離”“極簡”的幌子實則是在推銷自己的產品,他們把產品包裝成“極簡風”,找到相關社群開始推薦,因為這個社群裡面的都是精準用戶,這給社群運營人員以及真正推廣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阻力。


讀書筆記:作為創業者絕對不想給同事分享的一本書

豆瓣評分

作為一個“斷舍離”“極簡”的初步體驗者,我也希望藉助自己的理解去和大家一起去鑽研和練習,以及去偽存真。我不希望所有人都堅守這種生活方式,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不希望有人對我所堅持的生活方式產生誤解。

其實,“極簡”和“斷舍離”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之所以時常把這兩組詞放在一起,是我個人對自己認定的不同狀態,又或者說通過一種工具完成一種成果。我一開始把“斷舍離”當成一種工具,把“極簡”當成一種終極目標,可我現在覺得我錯了,不論是斷舍離還是極簡都是一種工具,而我真正的終極目標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自由,不被物質束縛又沒有沒有消極面對工作的一種自由。

我們可以接受不用的角度和觀點,但是我們更應該保持一個綜合理性的判斷,這是一種文明進步的體現。作者是選擇的案例北歐,他想輸出的更多是面對日本,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不慎理解的地方。然而歷史很多時候都是相似的,即便我們不是在同樣一個時間緯度裡面的發展狀況,可終歸要面對社會發展到某些階段而衍生的相應問題,這些情況基本上也都是殊途同歸。


讀書筆記:作為創業者絕對不想給同事分享的一本書


可以分享經歷 但不想聽“經驗之談”

這本書還有另外一個點讓我有些不爽,可能就是“經驗“,或者說是來自作者的”說教”,年輕人最不喜歡聽老人家絮絮叨叨,你該怎樣怎麼做,你要怎麼怎麼做,作為曾經年輕人的我,也很討厭這種過來人語氣的“教訓”,畢竟時移世易,最舒服的方式應該是靜靜的闡述,不給予過多的情感傾斜,由讀者自己理會參悟,從而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軌跡。

說起來這本書閱讀起來也很有趣,就是作者提出的觀點大不部分我都贊同,但是他的論證和論據我卻不敢苟同,似乎文不對題,又或者是詞不達意,稍不留神就會被帶跑偏。或許作者都是站在一個菁英主義的視角來思考和闡述,而我們只能站在草根階層去拜讀和理解,甚至看到最後甚至覺得自己成了一個槓精。說到底這些雞湯看起來十分進補,只怪我虛不受補,誰讓自己沒有達到那個境界,沒有站在足夠高的視角去俯視一切。

我自己在閱讀研究“極簡”“斷舍離”之類的學問也都是做了本地化,作者因為所處的國家、社會發展的階段、日常生活工作習慣等等不同,我們也無法完全照搬書本上現成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必須加以思考,從自身的角度去出發去促動“斷舍離”。

個人意見梳理

不認同部分 :

1、 鼓勵大家做自媒體,強調社交媒體粉絲

跟我國國情不符,很多領導沒有社交賬號,而我們的社交賬號的影響力也有待商榷

2、允許員工追求自由,有兼職,彈性工作制

很多工作職能需要集中辦公,例如我們動畫公司,需要緊密連貫時常討論,工作鏈條上的上下游需要時刻保持溝通,而一些製片軟件只能起到顯示以及推進的工作流的作用。

3、太過精英主義

或許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這本書面向的讀者就是精英族群,動則在東京和夏威夷工作,動則在健身房游泳池工作,這種“自由”我不曉得多少人能實現。

4、不論是打工還是創業,都應該瞄準小眾

對於創業者來說,瞄準小眾市場就在明明在走鋼絲,卻又把鋼絲弄的更細了,也就更危險了。對於打工者來說,自己擅長和喜歡的更重要,而非大眾小眾。

5、一切由公司帶來的喜悅感不過是曇花一現

不是因為我是創業者,我就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公司給你帶來的喜悅感只是曇花一現,那麼你在這家公司也不會取得什麼成就。我個人經歷,前東家的企業願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買賣,在實踐過程中雖然也會有偏差,但是這樣的使命感真的會讓人為公司感到驕傲。

認同的部分:

很奇怪作者有很多觀點我都認可,然而他支撐觀點的論據論證卻是我不太認可的,或者因為翻譯的問題,又或者筆者寫作時對面的讀者方向可能只是日本人,估計也是沒想到我這麼一箇中國人也會有滋有味的讀起來。

做不依賴任何平臺,靠實力說話的人

中國有句老話求人不如求己,如果自己沒有硬實力,再卑躬屈膝也只是乞討換不來尊重。同時當別人對我們高看一眼的時候,也要清晰一點,人家是看你的面子,還是看在你背後崗位或者公司的名字。

再說說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我談不上喜歡這本書,但是最近幾天一直被“雙城生活”這個概念洗腦,即便我明知道這種生活方式“不靠譜”卻也打開了我腦子裡潘多拉的盒子。前兩年讀了馬場未織的《週末的田舍生活》就已經心心念念,可總歸在忙忙碌碌的工作裡消耗了這個想法,碰巧今年的嚴峻形勢有了足夠多的獨立思考空間,我也在盤算未來的日子該如何進行,而對於風象星座的我來說,物理位移可能是最合適的方式,保不齊,哪天我也開始了這種雙城生活。北京-成都、北京-重慶、北京-蘇州、北京-揚州、北京-青島、北京-廈門 ……光是想一想就已經覺得十分刺激好玩了。

最後檢驗一下,你距離幸福的距離還有多遠?

備註:新幸福的“十個條件”

1、 享受工作

2、有關係密切的朋友和家人

3、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4、身心健康

5、擁有富於刺激性的興趣和生活方式

6、覺得自己擁有時間自由

7、 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

8、 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

9、 能夠放眼未來

10、感覺自己正在向目標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