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當初為什麼不在關中定都?

前206年,項羽在取得鉅鹿之戰的勝利之後,帶著40萬大軍西進關中,他首先攻破了劉邦集團據守的函谷關,逼得劉邦親自來鴻門謝罪,後來又輕易放跑劉邦,可謂放虎歸山。

完美的佔據關中之後,項羽志得意滿的自立為西楚霸王,開始分封天下諸侯,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yì]為翟王,魏王豹為西魏王,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zāng shū]為燕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等十八人為王,史稱“十八路諸侯”。他自己則定都彭城(今徐州),立國“西楚”,他的想法是坐鎮彭城,統領諸侯,永做霸王。

項羽當初為什麼不在關中定都?

那麼他為什麼定都在彭城,而不是富饒的關中地區呢?

骨子裡的那種葉落歸根,家鄉情懷讓項羽選擇了彭城

項羽是已故楚國貴族,出生在今江蘇宿遷一帶,肯定要在楚國故地定都。彭城在今江蘇徐州附近,那裡是楚國故地,也算是項羽的家鄉,項羽定都在彭城(徐州)也是為了圓自己一個衣錦還鄉的夢。

項羽當初為什麼不在關中定都?

▲戰國末年 楚國版圖

彭城地理環境優越

彭城的地理位置優越,這樣就讓它的軍事價值和經濟價值遠遠高於其政治價值,彭城地區更是在東漢末年位列天下九州之一。這一地區的重要性從古至今有增無減,在項羽心中的分量肯定更大,這些都無不得益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

1、彭城鄰近中原,便於對中原地區的局勢進行控制,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項羽只要把中原地區握在手中,西楚霸王的美夢便可以高枕無憂。

2、彭城地區交通便利,水源豐富,河流眾多,這也就意味著佔據了這個地方可以通過河流去往很多其他的地方。在這裡就可以快捷且大規模的達成運糧、運兵的目的。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講的就是交通對於軍事戰爭的重要性。

項羽當初為什麼不在關中定都?

▲徐州古圖

戰略資源豐富

徐州地區自古人口眾多,這就意味著這個地方容易徵兵、徵糧,項羽的兵員也就不用愁了。而且有許多礦藏,可以製造出很多的兵器,為項羽的軍隊提供武器。

人心所向

項羽的軍隊肯定都是楚人啊,他們可不會留戀關中地區的呀,所以如果項羽定都關中,首先他的統治基礎就沒了,根基不穩,他也不是個傻子才不會幹這種蠢事。

項羽當初為什麼不在關中定都?

咸陽舊地已經殘破不堪

項羽進入咸陽後,引兵屠戮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沒有滅,蒐集寶物美女據為己有,此時有人勸說項羽說關中富饒,可以成王霸之業。但是項羽見秦王宮都已經被毀壞,自己又是楚國人,所以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回楚國舊地定都

項羽當初為什麼不在關中定都?

所以,項羽定都彭城,有他自己的考慮,彭城未必不是個千秋之地,只不過後來項羽兵敗垓下,許多人覺得他定都關中直面劉邦會更好,才有此一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