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統一」關中?

滅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統一」關中?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124 平定關隴

上節說到,周侯姬昌被軟禁期間,太子仲發率領周人尋求出路,最終成功與江漢四國等方國結盟,並讓江漢四國率先反商,迫使商王帝辛釋放姬昌,寄希望於穩住周國,並讓周國代為平叛。

這一幕與500年前,末代夏王癸釋放商王大乙回國的那一幕極為相似。夏王癸俘虜商王大乙後,並不能徹底打敗商國,而且夏王國還有其他的敵對勢力需要應對,所以不得不釋放商王大乙,以防止商國把夏拖入到無休止的戰爭泥潭中。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站在後人的角度看,我們會覺得,夏王癸和商王帝辛很愚蠢,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並不能判斷出哪一支敵對勢力會成為自己的致命威脅。

話歸正題,周侯姬昌被釋放前,可能就已經知道國內的各種動向了。畢竟作為一方大方國的君主,他是被軟禁而不是囚禁,還是有偶爾的機會可以見到周國的來人,互相傳遞情報。

所以歸國後不久,重掌周國大權的姬昌,很快就「受命稱王」。《詩經》稱作「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

稱王很好理解。周國此前是商國的藩屬,國君的稱號一般是公、伯之類,在被商人冊封並賦予鎮守邊疆的重任後,往往國君的稱號也可以稱作侯。但是王的稱號是最尊貴的,在商王國的宗藩聯盟體系中,只有商的君主,才能稱作王。

周侯姬昌稱王,也就意味著,周人單方面宣佈,不再臣屬於商國,改而與商王國平起平坐了。

「受命」的意思,就是接受上天的命令,更簡單一些,就是承接天命。與西北戎狄的信仰類似,周人信仰天神,有重大政治行動時,都會有祭天的儀式,以天的名義來為軍政行動加持光環。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也因此,周人的君主,除了改稱「王」以外,還有了另一個稱號「天子」,意為天神之子,代表上天來管理人間。與商王國王權神權分離,以及同時期中東、中亞地區的王國相比,周王國在誕生之初,就實現了王權與神權的合一,並決定了此後周王朝世俗化的傾向。

老周侯姬昌稱王時,商王帝辛正率領商國軍隊,在第三次征伐夷方的路上。趁著商王國主力無暇西顧之機,周侯姬昌(此時應該可以改叫周文王了)採用了太子仲發為首的周國執政團隊的意見,開啟了征伐四方的模式。

當然了,姬昌稱王究竟是對外高調宣佈,然後明目張膽的攻打其他方國,還是僅僅只對內宣佈,對外依舊臣服於商,然後打著為商平叛的名義攻打其他方國,暫時就無法考證了。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從季歷被軟禁的文丁11年起,到如今,相隔50多年,周國終於回到了對外擴張之路上。

最先被周國攻打的是豐、鎬兩國。

前文中分析過,豐、鎬兩國位於關中中部的渭水南岸地區,分別位於渭水支流灃水的兩岸,豐在灃水以西,鎬在灃水以東,也就是現在西安市的西南部一帶。

周國之所以拿豐鎬兩國先開刀,原因在於兩國距離周人的領地太近。文王之父季歷兼併程國之後,將程國都城改為程邑,作為岐邑之外的第二大城邑,有點類似於副都的性質,周國的王廷也常常駐蹕在城邑。而豐鎬兩國就在程邑的南側,與城邑隔渭水相望。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如果僅僅是距離近,倒也沒有什麼,但豐鎬兩國似乎是商王國的鐵桿小弟。考古顯示,豐鎬遺址中周文化的下層,是典型的商文化(殷墟文化關中類型),推測豐鎬兩國的國人,可能是商族人中的某個宗族,也有可能是被商文化同化並認同商國的其他部族。

有這麼兩個商王國的小弟蹲在副都城邑的旁邊,換誰都不好受。除此以外,豐鎬兩國還是周人向東發展的最大阻礙。拔除這兩顆釘子,是周人最迫切的選擇。

關中盆地的地勢,並不是完全的平坦,渭水將關中分為南北兩部分,地勢呈現南北高中間低的趨勢。此外,自西向東,地勢也由高變低。

整體來看,關中盆地西窄東寬,東部應該更有開發的價值,周國佔領程地後,應該沿著渭水北岸,繼續向東擴張,佔領西洛河下游(戰國時期稱之為河西之地)才對。

但在當時,黃河與渭水都沒有堤壩,河西之地雖然平坦廣闊,但地勢也低平,很容易受到洪水的侵擾。所以從早羌文化(老官臺文化)開始直到西周,河西之地都不是考古遺址密集區,甚至直到西漢時,河西之地的人口相對關中其他地區來說,都略顯稀少。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那麼哪些地區人口相對稠密呢?

其中一個就是關中中西部的渭水北岸,也就是季歷時代周國的領地。這裡自西向東分佈著一些黃土臺原,既利於農業生產,又免於渭水氾濫的困擾。這些臺原分別是西平原、和尚原、周原、積石原、始平原、畢原等等。

另外一個,就是關中中部渭水南岸地區,也就是豐鎬等國所在的地區。關中渭水以南,自西向東也分佈著一些臺原,比如五丈原、銅人原、細柳原、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陽郭原、孟原等等。

這些臺原中,分佈在西部的比如五丈原,和分佈在東部的比如孟原,因為渭水距離秦嶺之間的距離太短,因而一般面積不大。而分佈在中部的西安、渭南一帶的臺原,因為渭水南距秦嶺較遠,所以原的數量多,面積也大。

簡單來說,當時關中的兩塊寶地,一塊就是西北部的周國領地,一塊就是中南部的豐鎬地區。所以,拔除豐鎬這兩顆釘子,奪取關中東南部地區,是周人最為迫切的選擇。

史書沒有記載文王伐豐鎬是哪一年的事情,但根據《史記》中的記載,文王受命稱王四年之後,周國的用兵對象基本上就是商王國的直屬藩國,黎國、邘國、崇國等,位於晉東南和豫中地區。可見,攻伐豐鎬,至少也要早於受命4年(公元前1054年),並且很可能就在受命元年(公元前1057年)。

滅掉豐鎬兩國之後,周軍還順道東進,佔據驪山西麓一帶,搗破了商族人在關中的最大據點——老牛坡遺址(目前考古發現是如此)。

控制了周原、畢原(程地)與豐鎬,周人便佔據了當時關中最富饒的兩個地區,等於主宰了整個關中。那麼接下來的計劃,就是揮師東進,聯合關中的羌、微,江漢的庸、彭、盧、濮,以及老姻親摯、莘兩國和晉西南的兄弟之國虞國,大舉伐商了。

但是周人的側翼,還有一個敵人打斷了周人的計劃。

受命元年或2年左右,隴東高原的犬戎(昆夷)突破豳地,進入關中侵擾周人。《竹書紀年》中記載為,「冬十二月,昆夷侵周」。《帝王世紀》中記載為,「昆夷伐周,一日三至周之東門,周文王閉門修德而不與戰」。

閉門是有可能的,修德是不可能的,閉門更大的可能是堅壁清野,這是後世農耕族群對付蠻族入侵的常用方式。犬戎雖然是半農半牧,並非遊牧民族,但隴西隴東適合養馬,所以犬戎也像遊牧族群一樣擁有很多馬匹。犬戎軍隊雖然和周人一樣更擅長步戰和車戰,但馬匹可以用作步兵的代步工具,使得犬戎可以迅速加入或撤離戰場,機動性很強。所以,應對犬戎入侵,直接應戰不是最好的辦法,堅壁清野反而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由於周人的堅壁清野,犬戎並沒有獲得多大的戰果,最終退兵。但事情並不會就此結束了,小宇宙開始爆發的周國,不是誰都能隨便招惹的。

可能在受命2年(帝辛22年/公元前1056年),文王率領周人征伐犬戎。《史記·周本紀》中記載為「明年,伐犬戎」,《竹書紀年》中記載為「諸侯朝於周,遂伐昆夷」。但沒有更多的史料記載這場戰爭的過程與結果。

但我們可以根據後來的歷史來反推這場戰爭的結果。文王伐犬戎後,文獻考古都還沒有周人再次征伐犬戎的記載,直到文王重孫子的孫子周穆王時代。《國語·周語》記載,周穆王想要征伐犬戎,祭公謀父勸諫穆王時提到,犬戎的君主一直按照他的職責來朝見(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可見,從文王末期直到穆王這將近百年的時間內,犬戎都是臣服於周王朝的,說明文王伐犬戎這一仗,獲得的戰果很不簡單。

如果有人無法想象出這場戰爭的情況,那我們直接聯想到東漢末年曹操大軍征討烏桓這一仗,把文王伐犬戎理解成西周版的曹操征討烏桓就好了。

這場戰爭之後,犬戎有可能向隴東高原的西部和隴西退卻,以至於義渠等五戎佔據隴東高原。但也有可能,犬戎仍然佔據隴東高原,西周末期,犬戎攻破周王都,大批戎族進入關中,義渠五戎留在了隴東,才形成後來的義渠國。

征伐犬戎的戰爭並沒有因為犬戎被打敗而結束。周軍從隴東高原走一遭之後,還想順便收拾鄰近的其他方國。這些方國位於汧山北麓,涇河中游一帶,處於豳地的西側,犬戎各部的南側,可考的有共國、阮國、密國(密須國)。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巧合的是,這段時期內,三個方國正相互爭鬥,更明確說,是密國「欺負」共、阮兩國。這給了周人收拾密國的機會。《詩經·大雅·黃矣》記載為,「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結果自然就是周文王非常生氣,率軍討伐密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旅」。

《竹書紀年》則記載為,「密人侵阮,西伯帥師伐密」。《史記》記載為,「明年,伐密須」(伐犬戎之後)。

除了傳世文獻,考古也發現了文王伐密的證據,周原甲骨文中記錄,「今秋,王西克往密」「王其往密山」。

《帝王世紀》和《呂氏春秋》中記載了文王伐密之戰的結果,密國的親周貴族把他們的國君綁到文王面前,投降了周人。《竹書紀年》也記載,「密人降於周師,遂遷於程」。

不過,後來周共王時,又在涇河上游滅了一次密國,說明文王時,密國並沒有被滅國。很可能,文王把密國中與周國作對的一部分國人遷到了周人的副都——程地,就近監視起來,而對臣服於周的密國人,則網開一面,允許他們延續密國的國祚。

奪取豐鎬之地,控制了關中最有實力的兩個地區,又打敗犬戎、密國,使隴東高原各部盡數臣服,解決了後顧之憂,又有摯國莘國在關中東部暗中策應,虞國在晉西南互為支援,此時的周國,可以說作好了一切準備,就等著周文王一聲令下大軍東進,正式伐商了。

有了四十多年前冒進伐商的教訓,文王再次興兵伐商,採用了全新的戰略。

這是個什麼樣的戰略呢?我們下節繼續解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