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涇三原”:500年商貿重地,緣何被一條鐵路輕易擊敗?

看過《喬家大院》,晉商的根據地是“祁太平”,也就是祁縣、太谷、平遙。陝商人稱“西秦大賈”,起步較早,後受其他商幫崛起影響,沉淪一時。到明朝初年,陝商依靠給九邊重鎮供應糧草,倒換鹽引,再次崛起,明清的陝商基本上都是以鹽、茶、馬、皮、布交易為主,而陝商的大本營就是“涇三原”。涇陽、三原、大荔等地,直到民國初年還是陝商的根據地,大本營,西北商貿經濟中心。

關中“涇三原”:500年商貿重地,緣何被一條鐵路輕易擊敗?

隴海線

直到一條鐵路的修建,“涇三原”經貿重鎮,徹底落寞。這條鐵路就是隴海線,現在的隴海線已經成了國際大動脈,路上絲綢之路的主動脈,能到荷蘭的鹿特丹。最早的隴海線是“蘭州---連雲港”。甘肅簡稱"隴",連雲港古稱海州,簡稱"海",故稱“隴海鐵路”,簡稱:隴海線。

關中“涇三原”:500年商貿重地,緣何被一條鐵路輕易擊敗?

1936年12月7日,隴海鐵路西安至寶雞段通車典禮

隴海鐵路從清朝1905年動工,民國時期接著修,用時10年也就是1915年終於修道河南靈寶附近的觀音堂。誰想河南靈寶到陝西潼關這牙長一節距離竟然修了16年,直到1931年12月才修到陝西潼關。到了後面就快多了,1934年通車渭南,年底到西安,抗戰前1937年3月修到寶雞。修修停停,只到解放後1952年才全線建成,整整修了將近50年。

關中“涇三原”:500年商貿重地,緣何被一條鐵路輕易擊敗?

西安火車站

陝商經歷清末回民起義打擊後,元氣大傷。民國隴海鐵路進陝西以後,渭南、西安接連修了火車站,隴海線成為新的交通運輸大動脈,陝商的根據地“涇三原”由於遠離鐵路,運輸成本增大,風雲500年的經貿中心逐漸衰落下來。

關中“涇三原”:500年商貿重地,緣何被一條鐵路輕易擊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