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營養與癌症風險——目前一些公認的因素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認確定的飲食營養相關致癌風險因素——肥胖(超重)、酒精、加工肉、黃麴黴毒素。

飲食營養與癌症風險——目前一些公認的因素


1.肥胖:體重指數BMI每增加5kg/m2,結直腸癌風險增加5%,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50%;肥胖或超重也與腦膜瘤、甲狀腺癌和多發性骨髓瘤相關。

2.酒精:每天多攝入10g酒精,肝癌風險上升4%,食管鱗癌風險上升25%。

3.加工肉:每天多吃50g加工肉,結直腸癌風險上升8%~26%(平均16%);每週多吃一份中式鹹魚或受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鼻咽癌風險增加16%~47%。

4.黃麴黴素是肝癌主要致癌因素之一。

另外,大多數癌症的風險隨著身高增加而增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一項綜述顯示,身高每增加5cm,前列腺癌風險增加4%,惡性黑色素瘤風險增加12%。這一機制尚不確定,但可能與個子較高的人有更多存在患癌風險的幹細胞,或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等因素有關。

兩個組織目前都沒發現任何飲食因素針對任一癌症有確切的保護作用。

最近,BMJ雜誌刊文盤點了常見的飲食營養相關癌症風險/保護因素:

肥胖和酒精會升高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最重要的營養相關致癌因素;

對於結直腸癌,加工肉會升高癌症風險,紅肉可能升高風險;膳食纖維、奶製品和鈣可能降低風險;

含有誘變劑的食物可能引起癌症:某些類型的鹹魚會引起鼻咽癌,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會引起肝癌;

水果和蔬菜與癌症風險的相關性尚不確切,但攝入過少可能升高上呼吸、消化道等部位癌症風險;

其他營養因素可能與癌症風險有關,但證據力度時不夠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