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恩節美國人要吃南瓜派?原來是因為她!

一提到感恩節大餐,人們就會想起金黃色的烤火雞和南瓜派。為什麼美國人過感恩節要吃南瓜派呢?僅僅是因為秋天是南瓜收穫的季節嗎?其實,南瓜派成為感恩節主食,和一位女作家有很大關係。

為什麼感恩節美國人要吃南瓜派?原來是因為她!

儘管有可能——甚至有很大可能——南瓜是在1621年豐收節(現在被認為是感恩節前身)被呈上餐桌的,但當時的參加者絕對沒有吃南瓜派(因為沒有黃油或小麥粉來做南瓜餅的餅皮)。

實際上,最早的南瓜派食譜源於17世紀的歐洲。南瓜和土豆、西紅柿一樣,最初是在“哥倫布大交換”時被引入歐洲的。但是歐洲人更喜歡用南瓜來烹飪的原因是,它們和歐洲本土的葫蘆很相似。

然而到了18世紀,歐洲人基本上已經對南瓜派失去了興趣。根據博聞網的研究,這時候的歐洲人開始更喜歡蘋果派、梨派和榲桲派這些更加精緻的派。但南瓜派在歐洲失寵時,卻在美國贏得了真正的主食地位。

1796年,艾米麗婭·西蒙斯出版了《美國烹飪》,這是第一本在新大陸殖民地撰寫和出版的食譜。西蒙斯在書中提到了兩種外裹酥皮的“南瓜布丁”。食譜中介紹了它的做法:將南瓜燉熟搗爛,再加入肉豆蔻、多香果和姜等佐料。

但是,南瓜派是如何與感恩節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呢?這與薩拉·約瑟法·黑爾有關。她是出生於新罕布什爾州的作家和編輯,經常被稱為“感恩節的教母”。在她1827年的廢奴主義小說《諾斯伍德》中,黑爾描述了一頓感恩節大餐,包括“浸在肉汁裡的炸雞”、烤火腿、小麥麵包、蔓越莓醬,當然還有南瓜派。在後來的三十多年裡,黑爾一直主張把感恩節定為全國性節日,並且定期發表社論,還給五位美國總統寫過信。她認為,在這個日益分裂的國家,感恩節是一種團結的象徵。

最終,亞伯拉罕·林肯在1863年宣佈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這立即引起了南方人的強烈抗議,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北方佬試圖把他們的價值觀強加在他們身上)。南方的州長們不情願地遵守了總統的公告,但是當地的廚師們卻發展出了他們自己獨特的傳統。在南方,紅薯派比新英格蘭的南瓜派更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在南方紅薯比南瓜更好種)。現在,南瓜派在美國大部分地區都是最受歡迎的節日派,儘管東北部地區更喜歡蘋果派,南部地區則更喜歡蘋果派和另一種南方主食——山核桃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