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很多小寶寶都有吃手的習慣,甚至剛出生幾天的小寶寶都會有這種無意識的行為。然而很多家長眼裡,吃手是不好的習慣。同時小王剛生了寶寶,我們一杆同事前去探望。小傢伙十分可愛,而且還會把小拳頭放在嘴邊吮吸。這時同事媽媽看見了,趕忙上前把孩子的手拿開說"寶寶不吃手啊,咱不養成這種壞習慣",每次拿開手後寶寶都要不滿地哼哼。同事聲音虛弱地說"才多大呀,他想吃就讓他吃吧"。"那可不行,不能一出生就慣出壞毛病!"一旁的小李卻打圓場對老人說,"阿姨恭喜你啊,得了個聰明小外孫!寶寶一出生就吃手,其實是聰明的表現呢。"這時,小李卻給我們在坐的媽媽們上了一課,事實上寶寶是否聰明,的確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科學家們已經對此有研究,也有很值得信服的科學依據呢。

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寶寶是否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有科學依據

手指對大腦發育的重要作用

科學研究發現,人的智力和大腦神經元的突觸多少直接相關,而突觸的連接數量又取決於人體感受到的外界刺激。而小朋友除了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觸覺感知世界。家長會發現,寶寶至少在出生的頭一年,會有啃咬物體的習慣,就是在通過觸覺感知這個世界。

人的手指上有著豐富的神經纖維,可以將對物體的感覺不停地傳達到大腦之中。同時通過各種手指運動,可刺激大腦神經元中的神經突觸進行鏈接,從而完成智力發育。所以說孩子喜歡吃手,其實也和智力開發有很大的關係。由此可見,手指在寶寶大腦發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聰明寶寶在手部動作上如何體現?

根據以上理論依據,聰明的孩子其實比普通孩子能更早地掌握手部動作。比如,有些小孩一出生就有啃拳頭的動作,而多數寶寶幾個月之後才會嘗試這麼做。同時在四五個月的時候,能很準確地將大拇指塞到嘴裡去啃。兩三歲的孩子會開始進行積木拼搭遊戲,而一些寶寶動作非常靈活,想象力豐富。堆出的"城堡"或其它造型更加複雜、精巧,這就說明他們的感知力和創造力十分強,在學習能力、學習畫畫上也能得到體現。

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日常生活中,家長如何通過鍛鍊寶寶手部促進智力發育?

01 根據寶寶手部發育情況選擇合適的玩具

◆ 0-6個月寶寶,剛出生的寶寶手部力量弱,可用單手握的握鈴讓孩子練習抓握,3個月之後雙手有了互握能力,可用圓柱形響鈴鍛鍊雙手互握;

◆ 6-9個月寶寶,寶寶會坐起來後,可以買些供敲打的玩具,等寶寶會爬之後,買來柔軟材質的球類,一邊引導寶寶爬行,一邊可供寶寶抓握;

◆ 9-12個月寶寶,可以買些套碟套杯玩具,或拿來小物件讓寶寶往杯子裡放;

◆ 1-3歲是訓練寶寶精細動作的黃金期。因為這時的寶寶手腕轉動更靈活有力量,拇指和食指可以對捏,通過不同的手部遊戲可鍛鍊每根手指的靈活度,從而進一步開發智力。串珠、木質積木等益智類玩具必不可少。其中顆粒類積木可隨著寶寶年齡增長逐漸變小,還可以準備紙筆讓寶寶亂塗亂畫。

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02 玩手指遊戲,多做手指操

學齡前兒童教育專家錢志亮推薦的是手指操,在兒歌歡快有節奏的韻律下,通過手掌上十根手指的不同變化,孩子既可提高專注力,還可提高手指靈活度,同時還能刺激大腦協同運作。家長們可在網上搜索相關手指操視頻,掌握之後教給孩子,或者讓孩子跟自己一起做。

03 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寶寶自理能力

1歲左右的寶寶開始有了自主吃飯意識,給他們一把小勺,讓他們試著自己舀飯到嘴裡,是鍛鍊手眼協調的最佳途徑,也能促進大腦發育。

2歲後的寶寶還可以從自己脫襪子開始,學習穿衣、洗襪子、解開紐扣等,在鍛鍊日常自理能力的同時提高手指靈活度。

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

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理、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10冊不過是4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圖片購買,從小給孩子養成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