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不殺樊噲,是他在君王劉邦與呂后之間做出來的選擇嗎?

劉邦稱帝后,為了防止異姓王危及劉氏江山,因此對這些異姓王進行了剪除。而那些異姓王知道了劉邦的心思以後,也紛紛造反。因此,劉邦稱帝后的生活可以說就是在平叛中度過的。

而劉邦之所以能夠狠下心來,消滅這些異姓王,是因為劉邦自己也有一個龐大的軍事集團,也就是說此時的劉邦已經不需要這些異姓王的幫助了。


陳平不殺樊噲,是他在君王劉邦與呂后之間做出來的選擇嗎?


在劉邦的軍事集團中,有兩個代表,一個是自沛縣起義時就已經跟著劉邦的以劉邦為首的劉氏軍事集團,一個是以劉邦的老婆呂雉為首的呂氏軍事集團。

這兩個集團本質上都是屬於劉邦的,但是劉邦依舊對其不放心。這才有了劉邦晚年關於廢太子的風波。事實上,劉邦的憂慮也已經應驗了,後來的“諸呂之亂”就是最好的證明。


陳平不殺樊噲,是他在君王劉邦與呂后之間做出來的選擇嗎?


總之,在這兩個軍事集團中,有一個人十分特殊,那就是樊噲。樊噲既是跟隨劉邦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是呂雉的妹夫。因此,在經歷過被兄弟背叛的劉邦,對樊噲已經十分不滿,於是他親自讓陳平前去,殺死樊噲。

然而,陳平在抓住樊噲以後,卻並沒有馬上殺死樊噲,而是選擇了等待。那麼,此時的陳平是已經完成了站隊,決定投靠呂雉了嗎?

劉邦多病,命不久矣

劉邦去世之時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朽了,而他去世之時就在陳平前去緝拿樊噲的時候。古人的壽命普遍都不長,尤其是皇帝,六十歲已經算是高壽。再加上劉邦當時因為平叛被射中一箭,病情嚴重,眼看就要撒手人寰了。


陳平不殺樊噲,是他在君王劉邦與呂后之間做出來的選擇嗎?


而劉邦死後,即位的就是呂后的兒子劉盈,再加上呂后強勢的性格和劉盈孱弱的性格,後面大漢的朝政很可能就會被呂后把持。

陳平如果在此時殺了樊噲,無論是不是劉邦的命令,呂后都不會放過他,因此陳平不敢。

樊噲是沛縣出身,是劉邦的堅實盟友

劉邦的念舊是出了名的。其發小盧綰,並無大才,卻是這麼多沛縣功臣中唯一封王的,可見劉邦有多麼的念舊。眼下劉邦雖然對樊噲投身呂后一黨,十分不滿,但很難說是不是一時怒火。如果陳平火急火燎的就殺了樊噲,一旦劉邦後悔,雖然劉邦表面上不會發怒,但是終歸會對陳平不滿。


陳平不殺樊噲,是他在君王劉邦與呂后之間做出來的選擇嗎?


再者,就算劉邦真的想殺了樊噲,那也只能劉邦自己親手動手,而不是陳平。

陳平做出的抉擇,是為了自保,而不是站隊

劉邦死後,大漢的朝政果然落入了呂后的手中。可是皇帝劉盈因為受到戚夫人事件的影響,很快就抑鬱而終。但是在劉盈的葬禮上,呂雉並沒有流淚,只是乾哭。陳平很快就瞭解到了呂后的意圖,於是便請求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呂后聽了以後,果然高興起來,哭也有了眼淚。僅僅從這裡看,貌似陳平就是投靠了呂后一黨。


陳平不殺樊噲,是他在君王劉邦與呂后之間做出來的選擇嗎?


然而在呂后死後,呂氏外戚集團發動叛亂,陳平又在此亂之中響應劉氏諸王,消滅了呂氏外戚集團。

可見,陳平所做的一切,並不是所謂的站隊,而是為了自保。

結束語

陳平的選擇,與其說是站隊,不如說是自保。事實也證明了,陳平此舉確實是為了自保,因為他在之後的諸呂之亂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