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樓市“大地震”,專家:“我先跳了你隨意”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國內的平靜,本該在各行各業放光發熱的工作者們只能“蝸居”在家,尋求庇護。全民“休整”對國家的經濟造成了重大的衝擊,其中最先跳出來的就是依賴現金流的房地產行業。疫情期間,國內房地產市場非常低迷,開發商也算是“顆粒未收”,針對這種現狀,專家們就提出要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因為房價暴跌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疫情過後,樓市“大地震”,專家:“我先跳了你隨意”

如果房價下跌,對於許多無房的老百姓來說是好事。價格迴歸合理,擠一擠這多餘的水分,老百姓就有足夠的錢買房了。“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房子的基本屬性是安居,而不是投資,現在許多城市虛高的房價都是炒出來了,完全違背了房子是用來居住的意願。房價下跌,這是許多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吧。

專家們多擔心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其實是在全國房價暴跌情況下引發的,而房價緩慢有序的下跌並不會引發金融風險。去年三亞的9月份的房價35797元每平方米,而十月份的單價是30527元每平方米,同比下跌17.26%。但是在這之後,並沒有引發所謂的金融風險。而在今年年初,海南政府更是堅決都是“房住不炒”的大基調,取消了商品房預售制,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喝彩。

疫情過後,樓市“大地震”,專家:“我先跳了你隨意”

房價下跌並不等同於房價暴跌,我們都知道房價暴跌對金融的衝擊很大,比如說有的已經購房的“房奴們”在房價的最高點買了房,但之後房價暴跌,認為自己受到了欺騙,有可能形成大規模的“棄房斷供”的局面,對銀行的業務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從而禍及其他行業。而房價緩慢有序的下跌則是能在很大程度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房價緩慢有序下跌在已經買了房的人士看來,這是受市場的影響出現的波動,可以理解,並且自己買了房,已經享受到很久的居住便利,心理上不會覺得吃虧。

記得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在2019年說過“如果房價下跌30%,所有房地產企業或將破產”。這是他在散播危機還是真的是這樣呢?

疫情過後,樓市“大地震”,專家:“我先跳了你隨意”

從2003年開始,房地產市場行業就被確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支柱,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房地產行業在中國發展將近二十年了,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是十分巨大的,房地產行業不僅對影響這每一個地方的經濟,還是各地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強了大眾對房價下跌的信心,因為在疫情期間,全國房企破產的多如牛毛,房地產市場哀嚎一片。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地都在出臺政策拯救房地產市場,但有的地方出臺了的政策違背了“房住不炒”的大基調,被上級政府約談,於是出現了政策“一日遊”的狀況。政府如此積極“拯救”房地產,其實是為了拯救土地市場,土地出讓才是地方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如果房價一下子跌了30%,那麼房企就真的都破產了,地方政府也就沒了主要的財政收入,對政府負責的公共文衛事業都將是一場災難。

房價暴跌的情況是很難出現的,但是房價緩慢有序的下跌還是可行的,專家們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