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建文帝不出走,硬與朱棣見面責問造反之事會怎麼樣?

用戶8025070828924


如果讓朱允炆面對面責問朱棣,那麼我們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朱允炆究竟是死在了皇宮,還是真的跑了!



根據歷史記載,李景隆打開了南京城門,朱棣大軍蜂擁而入。而就在這時候,皇宮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朱棣趕到時,太監向他報告,朱允炆自焚了。朱棣假惺惺地失聲痛哭,連連說:何至於此啊何至於此啊!隨後擦乾了眼淚,祭拜了老爹,登上了皇位。朱允炆的那些忠臣,該剝皮的剝皮,該下油鍋的下油鍋,總之只要不投降,就是煎炒烹炸一個不留。

但朱允炆畢竟是朱元璋正牌的繼承人,也是有很多擁躉和同情者的。即便正史記載他和他的皇后、兒子都在大火中喪生了,但也有了不同的說法,認為他在危急關頭按照朱元璋留下的計策溜走了,還有的人說他跑到了南洋隱居起來,總之是莫衷一是。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也被認為是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個人認為從朱允炆接受的教育來看,他很可能真的已經殉國了!


大家看看他的師父都是誰?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這些人都是飽學大儒,同時也是不通事務的書呆子,這從他們給朱允炆制定的一系列理想主義治國方略就可以看出端倪。他們在面對朱棣的時候,都是毫無懼色的以死報國盡忠,方孝孺更是被滅了十族。

他們為什麼慷慨赴死而不苟且偷生?因為朱允炆的確已經不再了,他們生存下去沒有了意義也沒有了希望,所以選擇一死以全名節。如果朱允炆真的跑掉了,他們或許會選擇苟且偷生以待東山再起。

前面說了,朱允炆是這群飽學大儒教育出來的君王,他面臨城破的時候,會是什麼選擇?根據天人感應的學說,天子無道,所以上天才會降下懲罰。京城都被功破了,這是多大的懲罰?這個天子是多麼的無道?怎麼還能苟活於世?所以,朱允炆選擇自焚,是能說得過去的。

朱允炆不會去面對朱棣,他很清楚自己的這位四叔是什麼人,即便他面對了朱棣,也只能痛快的罵一場,然後面臨的就是軟禁或者毒殺,最後窩囊的不明不白的死去!這顯然是朱允炆這個正牌皇帝所不願意接受的!


李飛叨


如果是這樣,還真有點尷尬了。

好在建文帝也識趣,在朱棣進入南京城後就自焚死了。

我一直在想,這個25歲的年輕人為什麼要輕生?自己和四叔朱棣又沒有血債,建文帝沒有殺朱棣的家人,也沒有傷害過朱棣的兒子,為什麼要自殺呢?自殺不就是成全了朱棣了?

對朱棣而言,建文帝自殺是最後的安排。如果建文帝不自殺,叔侄二人見面,朱棣怎麼辦?可能三個情況:

第一,朱棣仍然堅持自己清君側,皇位暫時還是建文帝的,但是受到朱棣控制,政局有朱棣掌控,機會成熟,暗中謀害建文帝,自己登基。

第二,朱棣直接宣佈建文帝受到驚嚇,精神不正常,不適合當皇帝,禪位給朱棣。建文帝被軟禁,之後可能莫名其妙死去。

第三,朱棣敢直接弒君嗎?我想這個做法有點不得人心,朱棣要是敢直接下令處死建文帝,那不利於政局穩定,勢必遭到有關方面的強烈反對。這一點,朱棣還是明白的。

建文帝朱允炆還是比較能體會四叔的難處,知道四叔心狠手辣,外仁內黑,一旦落到四叔手裡,必將生不如死,所以還是自我了斷比較痛快,算是對各方面都有交代。


坐看東南了


其實,大明王朝時,朱棣起兵時,是處於劣勢的,如果建文帝果斷,一方面,利用京城的強大軍隊,進行剿殺,同時,召告天下,說朱棣以下犯上,是反賊,號召各地王爺殺朱棣,並需下高官。其實,朱棣必敗,幾乎沒有勝的可能。

可是,建文帝比較優柔寡斷,覺得朱棣是自己叔叔,沒有下死手,可朱棣下死手啊。所以,就逐漸打到了都城。

雖然朱棣打的旗號是清君側,可是,那是藉口,就是朱棣想反了,當皇帝了。

所以,建文帝走不走,意義不大。就算當面責問朱棣造反的事情,朱棣肯定裝傻充愣,不做言語,繼續登基當皇帝。

而且,史書上,均記載朱棣是造反,朱棣完全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無所謂了。反正,實惠得著,至於名聲,這個永樂大帝同學,那是不在乎了。

結論是:建文帝肯定逃走,一來是後續藉機再起兵打朱棣;二來就算起兵不了,也讓朱棣這個皇帝,當得不安心。


董江波


朱棣起兵是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就是說皇帝身邊有小人奸臣,我起兵是為了趕走皇帝身邊的小人。既然是清君側,那麼殺光皇帝身邊的小人之後,朱棣是不是就會乖乖地回去繼續做他的燕王。

答案顯而易見,是不可能的。假如建文帝堅決不走,與朱棣直面對峙,最後下場也難逃一死。皇帝身邊出現佞臣,就是天子失德,既然天子失德,朱棣就可以代天子治天下。

在這種邏輯下,朱棣完全可以暫時保留建文帝的帝位,而自己做攝政王,可以美其名曰:燕王攝政,待天下大治,還政於上。建文帝就成了一個傀儡。

但這種情況不會維持很久,也許半年或一年後,建文帝就會頒一個退位詔書,深感自己無能無德,為大明國祚,將帝位禪讓給燕王。當然這一切都是朱棣安排好的手腳。

朱棣取得帝位,將朱允炆降為某某公或某某侯(不可能為王,王是允許有私人武裝的)。再過個一年半載,朱允炆暴斃。

這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不出走的最終結局。


夏池與秋葉


建文如果不走,也就是被朱棣餓死或者毒死。

朱棣會這麼操作:

1、名義是清君側,所以朱棣會先殺了所有反對的大臣,接著當著建文帝大哭,說允汶啊,你給那些奸臣騙了啊,你誤會叔叔了,叔叔是來幫你的,免得你被他們矇蔽。

2、然後朱棣控制下的大臣會發動全國勸進運動,說建文帝還年輕,因為他糊塗,所以給國家帶來災難,請燕王攝政。朱棣會說不行不行,我要回北京。大臣會逼建文帝下詔書挽留,叔叔大明不能沒有你啊。朱棣會說那為了天下百姓,我就暫代幾年,過幾年就還政給你。

3、沒過半年全國大臣,開始第二輪勸進,燕王啊,你比建文帝合格啊,為了天下蒼生,還是讓建文帝禪讓給你吧。建文帝被逼下詔,或者直接別人代寫詔書,要傳位燕王。朱棣抵死不肯,還處分了幾個帶頭的官員。

4、建文被軟禁在深宮,給吃沒有,給喝沒有,天天找宮女太監噁心他,飯裡還下慢性毒藥,差不多兩年就差不多病入膏肓了。

5、全國大臣再次上表勸進,建文帝啊你快不行了,又沒有孩子,還是要確立國本啊,大臣擬詔建文帝立燕王為皇太叔,一個月後崩。



黯金讀書會


都已經打皇帝了,就算皇帝還在,也會殺了。歷史上說朱允炆失蹤了,但其實應該是被殺了。因為分析一下,如果建文帝願意從此做一個普通人,那在朱棣打的時候就可以告訴天下,他把皇位讓給朱棣。也可以減少士兵的死亡。可是沒有。也就是說朱允炆畢竟是皇帝,有基本的尊嚴,所以自己寧可死,也不能退位,不能讓朱元璋寒心。所以朱允炆有自己堅持的東西。那既然有就不會在最後一刻逃跑。

當然外星人,時空門,這種東西不在考慮範圍內


陳怡瑩出軌後我很焦慮


我是史海魅影,很高興為您解答。

歷史真的很有趣,可以有無數的假設,我們可以根據已有的真實歷史推斷假設的結果,分享精彩的想象。

假如建文帝不走,硬要和朱棣見面責問造反之事,那麼建文帝還有什麼底牌可以和朱棣硬來呢?

此時的建文帝沒有任何底牌和朱棣討論為什麼造反,我們反觀朱棣,他有一大堆說辭和理由。

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前,就和姚廣孝研究了朱元璋定下來的大明律法,為他們的“造反”想好了一個理由:清君側,靖國難。為什麼非要為自己造反找個理由呢?朱棣就是怕遇見這樣的情況,他派兵打到南京只是去清君側,他有本事造反,沒有敢殺皇帝的心,朱棣不敢殺建文帝,最後建文帝不走的話,也是個傀儡,朱棣隨便殺幾個給建文帝出主意的人,然後建文帝無論怎麼質疑朱棣,朱棣掌握大權,都是朱棣說了算,也就是朱棣說什麼都是對的,建文帝質問白質問。

建文帝是個識時務之人,最終不論是生是死,都消失,不願意做一個傀儡皇帝,這對於他也許是最好的結局。





史海魅影


那恐怕就是朱棣質問朱允炆了!小侄,你為何逼叔走到這一步,你爺爺把江山都給了你,你為啥容不下我;你親小人遠賢臣,不思治國安天下,反而舉起屠刀骨肉相殘,你不配當我們老朱家這個家,你自盡吧!!![笑哭][笑哭][笑哭]


懵比二狗子


朱棣的殘忍和狠毒勝過乃父,攻破南京把建文帝寵臣方孝儒抓捕,因其不降且大罵朱棣被朱棣破天荒的誅了″十族″。同時將建文帝后宮的宮女一個不留全部殺死,就是防止萬一某個宮女懷上建文帝的骨血。這樣的朱棣抓住建文帝建文帝還有一絲活的希望嗎?


用戶1172172245572


不可能的,朱棣的手下不會安排他們見面的,直接就幹掉,朱棣會假惺惺的大哭一場,殺幾個直接殺建文帝的兵和執行殺建文帝的小隊長以掩蓋他內心的真實並保護他手下大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