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滿江紅》提到的賀蘭山,在哪裡?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有一首代表性的詞,這就是家喻戶曉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其詞下闋雲:“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滿江紅》提到的賀蘭山,在哪裡?

詞中提到了賀蘭山,賀蘭山到底在什麼地方是有爭議的。一些學者認為岳飛提到的賀蘭山是指現在內蒙古西部與寧夏西北部交界的賀蘭山,這座賀蘭山可以說大名鼎鼎。賀蘭山在岳飛那個時代屬西夏管轄,他所抗擊的金朝連賀蘭山的石頭都沒摸到一塊。有些學者認為岳飛要“踏破賀蘭山缺”只是一種藝術上的手法,並非實指賀蘭山。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岳飛說的賀蘭山實在河北省南部的磁縣,這裡也有一座賀蘭山,確實被金軍佔領過。岳飛抗金時,曾 率軍駐紮在河北的賀蘭山。河北的賀蘭山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岳飛又與之有緊密接觸,有些人則認為河北賀蘭山為詞中所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過,有人說寧夏西北部賀蘭山只是名氣更大一些,所以才能介入《滿江紅》賀蘭山之爭。這種觀點其實不是對的,無論是歷史還有戰略地理,賀蘭山都有非同尋常的地位。

岳飛《滿江紅》提到的賀蘭山,在哪裡?

賀蘭山(以下皆指蒙、寧交界的賀蘭山)位於騰格裡沙漠以東,黃河寧夏中衛段以北,黃河寧夏銀川段以西,烏蘭布和沙漠以南。賀蘭山呈南北狹長狀,從北至南長約220公里,從西至東寬20公里至40公里。賀蘭山的最高峰是敖包疙瘩(也稱賀蘭山),海拔約3556米,位於內蒙古與寧夏的交界點上。有意思的,這個具體典型內蒙古名字風格的敖包疙瘩,既是內蒙古的最高峰,同時也是寧夏的最高峰。

岳飛《滿江紅》提到的賀蘭山,在哪裡?


內蒙古東西狹長,地勢複雜。如果把內蒙古的地形形容成一個班級,賀蘭山在這個班級裡並不顯眼,畢竟巴丹吉林沙漠、狼山、陰山、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高原、大青山、大興安嶺等同學還是比較突出的。不過賀蘭山在寧夏這個班級的地位可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呢?因為寧夏實在太小了。

岳飛《滿江紅》提到的賀蘭山,在哪裡?


內蒙古面積約118萬平方公里,寧夏有多大?約6.6萬平方公里,比面積小省浙江和江蘇(各約10萬平方公里)還小約一半。寧夏的形狀像一條從水裡躍出來的海豚。西北以賀蘭山與內蒙古相接,東北還是和內蒙古接壤,寧夏在正東方向與陝西省接壤,東南和西南皆與甘肅省相接。寧夏的地勢大體是南高北低,南部是黃土高原的一部分,與甘肅接壤地區有著名的六盤山。約在大羅山以北,寧夏的地勢比較低,和平原無異。黃河自從甘肅進入寧夏後,就沿著寧夏西北部的平原地帶由西南向東北流淌,這裡有著名的寧夏平原。賀蘭山之於寧夏平原的意義有多大,這麼講吧,就相當於明朝時萬里長城與京師的關係。

賀蘭山的“賀蘭”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駿馬”的意思。賀蘭山的形狀在古人看來就像一匹奔騰的駿馬,所以稱為賀蘭,賀蘭在當地語言中就是駿馬的意思。

岳飛《滿江紅》提到的賀蘭山,在哪裡?


唐朝定都於長安,而賀蘭山以東的寧夏平原距離長安並不算很遠,可以說是長安的西北屏障之一。唐朝在賀蘭山以東設有很多軍事重鎮,比如定遠城、懷遠、靈武、靈州、鳴沙,設有朔方節度使以鎮之。靈州在黃河東岸,也就是現在的靈武縣,而唐時的靈武則在今黃河西岸的永寧西南。

岳飛《滿江紅》提到的賀蘭山,在哪裡?


唐玄宗天寶十六載(756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反,天下大震。李隆基為了逃命,帶著七大姑八大姨逃入成都,但皇太子李亨卻沒有跟著老爹狼狽逃難。在群臣的勸說下,李亨在靈武稱帝,改元至德,就是唐肅宗。唐肅宗敢在靈武即位自然有很多原因,但有賀蘭山作為靈武屏障,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唐德宗時天下崩壞,吐蕃勢勝,唐廷與吐蕃劃界,就是以賀蘭山為界。

岳飛《滿江紅》提到的賀蘭山,在哪裡?


到了北宋初期,西夏建國於寧夏、甘肅一帶,國都就在現在的寧夏銀川,時稱興慶府。有賀蘭山為地理屏障,又可利用黃河水進行灌溉,寧夏平原稱為塞上江南,就是這麼來的。興慶府東依黃河,西依賀蘭山,在軍事上比較安全。西夏面積狹小,人口較少,經濟不發達。但就是這樣的條件,西夏還能北宋、遼、金三大強國中存在二百年(含李繼遷、李德明時代),離開賀蘭山的屏障,是不可想象的。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