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赫赫有名的第一丞相胡惟庸,是個人才,下場卻令人搖頭嘆息

春秋戰國以來,為了輔佐皇帝更方便的處理政務,設有宰相一職,而宰相之間也有忠奸之分,直到明朝時期這一職位才被廢除。

宰相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職務,處於比較特殊的地位,往上要輔佐君王(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下要安撫百官。責任巨大許多人費盡心機只為了爬上宰相之位,也有少部分人臨門一腳前犯了錯誤結果不得善終。所以是宰相這個職務不僅僅需要能力卓越,有膽識有才能之外,還要在為人處世方面做的圓滑。


明朝赫赫有名的第一丞相胡惟庸,是個人才,下場卻令人搖頭嘆息

胡惟庸,漢族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也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因為疑似叛亂,被明太祖朱元璋誅殺,此案牽連明朝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等一大批開國元老甚至疑似相關三萬餘人。

胡惟庸在朱元璋攻克和州時,歸附紅巾軍,受到了朱元璋的賞識。之後朱元璋登基稱帝,當初跟誰他身後一起打天下的老臣自然不會拋棄,任命李善長為左丞相;徐達為右丞相,李善長本是朱元璋攻下滁陽後收服的謀士,指揮作戰,管理兵糧等皆能處理的完美,在朱元璋還在稱吳王時,李善長邊出任右相國,一直以來李善長都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如果說李善長是明朝開國第一謀士那麼徐達便是明朝開國第一名將;用兵如神,生前被封公,死後被封王,對朱元璋可謂是忠心耿耿,每次與敵軍交戰不管什麼戰略都先上報朱元璋,但是最終也難逃一死。


明朝赫赫有名的第一丞相胡惟庸,是個人才,下場卻令人搖頭嘆息

徐達常年在外帶兵作戰,朝中的實權基本掌握在李善長手中,之後李善長的兒子被朱元璋招為駙馬,這更讓李善長的權勢顯赫,成為朝廷中少數掌握實權的淮西首領。隨著李善長手中的實權越來越大,也讓朱元璋感到了危機。

朱元璋手底下有三名大將聞名天下分別是:邵榮、徐達、常遇春。其中邵榮資歷最老但是有叛逆之心被朱元璋發現後革了職。常遇春是明朝開國第二武將,戰場上勇猛無比殺敵無數。本來朱元璋用徐達和常遇春牽制住朝堂上李善長黨派的發展,可惜的是在攻克北京後常遇春身亡,徐達又長期在外帶兵只好放任李善長的發展。

早年間朱元璋因為邵榮的叛逆,對大臣們都有著戒備之心,於是把自己的外甥、侄子、義子等放進領導高層,其中李文忠就是這些人中最傑出的一個。


明朝赫赫有名的第一丞相胡惟庸,是個人才,下場卻令人搖頭嘆息

淮西黨派的權利日漸增長,已經是威脅到皇權的存在了。朱元璋對此頗存忌憚,於是以年事已高為由,讓李善長告老還鄉,其實朱元璋早有意向撤換李善長,也曾在李善長沒有還鄉之前問過,朝中有誰可以擔任此職位。李善長推舉了胡惟庸,而劉基連忙阻止:胡惟庸區區小卒,一旦重用,必能擾亂朝廷禍害無疑。聽這話的朱元璋雖然沉默了,但是他根據李善長的推舉,還是任用了善於交際的胡惟庸。這也是後來為什麼胡惟庸憎恨劉基的緣故。

因為李善長的推舉,胡惟庸順利的進入中書省,位居左相一職。胡惟庸入相以來做事精明能幹,博得朱元璋的賞識,為了讓胡惟庸手中權利更上一層樓,把自己的侄女下嫁給李善長弟弟的兒子。雖然李善長已經告老還鄉,但是他留下的淮西集團還在朝中,這一聯姻更加促使了胡惟庸和李善長的關係。

胡惟庸有著朝中老臣作為後盾,大展身手清除異己。加上李善長的舊部輔佐,在朝堂上更是如魚得水。幾年後胡惟庸的做人有術,處事有方深受朱元璋喜歡,地位更升一層獨攬丞相大權。


明朝赫赫有名的第一丞相胡惟庸,是個人才,下場卻令人搖頭嘆息

一個人手中掌握大權之後性格難免會出現一些改變。漸漸的胡惟庸手中的權利不斷的增大,而胡惟庸本人也開始驕橫跋扈,為所欲為。內外大臣所有上奏的奏章,都會經過胡惟庸過目,對有利於自己的胡惟庸會將奏章呈獻給朱元璋,而那些不利於自己的都會被胡惟庸扣下。他肆意提拔自己的人進入領導層,一時間無數大臣們送來金銀財寶、寶馬、玩物。為了謀取一個好的前程朝中武將紛紛投入胡惟庸門下。朝堂上胡惟庸權傾朝野大部分大臣幫助胡惟庸說話,一時間相權直逼皇權地位。

徐達對於胡惟庸這種,擅自搞起小團體,權傾朝野感到痛恨,一紙奏書上報了朱元璋,將他的所作所為一一列出。

對於損害自己利益的人胡惟庸一向不會心慈手軟。入相之前的劉基因為阻礙朱元璋立胡惟庸為相,被胡惟庸記恨上,他慫恿刑部尚書彈劾劉基,在朱元璋面前說劉基想要奪取王氣,為自己以後修墓,以來保佑自己的子孫後代榮華富貴。朱元璋聽到龍顏大怒,貶官了劉基,劉基因為此事憂憤成疾,幾年後就去世了。

而徐達曾經以為上過奏書,批判過胡惟庸。被胡惟庸記恨,利誘徐達家管家陷害徐達,但是管家沒有這麼做,胡惟庸的奸計沒有得逞。


明朝赫赫有名的第一丞相胡惟庸,是個人才,下場卻令人搖頭嘆息

對於胡惟庸的所作所為,朱元璋也察覺到了自己皇位的危險。開始對胡惟庸的行為感到不滿。

之後胡惟庸以宅中井裡無緣無故噴出甘泉為由,是上天給大明王朝的福瑞,邀請朱元璋一同觀賞。感到稀奇的朱元璋命人備好馬車,前往胡府觀賞福瑞。剛出西華門一個宦官衝到馬前,驚的馬受到驚嚇。又以為疾跑過來氣喘吁吁,說話不清楚,被侍衛亂棍打死。死之前還不忘手指胡惟庸的府邸。朱元璋憑藉多年以來的敏銳,察覺出了異樣,馬上回宮帶領少量的部隊。小心翼翼的潛伏在胡府附近,朱元璋站在胡府附近高樓上,看見府中暗藏士兵,刀槍林立,造反之心已顯然。

面對一個有著造反之心的權臣,朱元璋早已經忘記當年征戰天下的歲月。取而代之的是被背叛的怒火,立刻命人衝擊胡府斬殺胡惟庸。但是胡惟庸死並沒有平息朱元璋的怒火,他把朝廷上是凡與朱元璋有絲毫瓜葛的人都殺了,其中包括胡惟庸好友親人、胡府的下人鄰居、朝中的重臣、之前向胡惟庸諂媚的武將等,他們致死都不敢相信如日中天的胡惟庸突然間會被斬首。共計三萬餘人,這也是大明王朝朝堂上的大洗理。


明朝赫赫有名的第一丞相胡惟庸,是個人才,下場卻令人搖頭嘆息

有學者認為當初衝出來的那個宦官名叫“雲奇“有的學者卻不認為,就這樣:“雲奇之事,國史野史,一無可考”我至今不明白,胡惟庸為何不把士兵藏起來,而是站在庭院中。難道是想朱元璋一進門就把他殺害嗎,那麼難度是不是太大了些。再者胡惟庸手中沒有兵權,就算他殺了朱元璋,難道就不怕近衛軍殺掉他嗎!更何況朱元璋的兒子、義子等都是手握兵權掌管四方將軍。他難道就不怕被朱元璋這些兒子殺進來嗎!

小編覺得胡惟庸沒有擺正自己的地位,沒有把朱元璋放在眼裡行事威脅到了皇權的地位,他自高自大覺得自己比朱元璋有能力,很多事情沒有上報自己就處理了,可他沒有意識到朱元璋早已經不是曾經起義的老百姓了,就這樣激化了胡惟庸和朱元璋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不斷的累積,使相權和皇權摩擦出了火花,胡惟庸只是一介丞相手裡沒有兵權,怎麼可能鬥過朱元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