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可很多家長忽視

上二年級的琳琳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媽媽一看,其他科目成績都還不錯,唯獨數學,只有39分!這下把媽媽急壞了。關於琳琳的數學,媽媽總是有說不完的"苦":

"有一次讓她去數一下家裡的雞蛋還剩下多少個,也就是20多個的量,她還是可以算錯!"

"輔導她數學的時候,我說99可以是那幾個相同的數字的和,她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

"數學成績,就沒有及格過,關於'數學思維',我感覺這跟孩子完全不沾邊啊!"

對於數學,很多孩子確實是提不起來興趣,學起來也覺得困難。每當家裡的孩子對於數學把握不好的時候,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學不會的,而家長則會認為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些差,認為孩子的思維方式偏向文科方面的,而不是理科方面的。

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和孩子自己都有這樣的想法,那麼數學就註定成為一門永遠攻克不下的科目,也永遠不會去對它感興趣了。

其實,孩子對於數學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能力也可以提升的。關於"數學思維",大部分父母都是認為培養其邏輯能力很重要,也會用一些有名的方法來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但是,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最關鍵的,很多父母卻忽視這最重要的一點。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可很多家長忽視

"數感"——"數學思維"的關鍵

1、 懂得"數感"

"數感",也就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或自動地理解數和運用數的態度與意識,是人的一種基本的數學素養。它是建立明確的數概念和有效地進行計算等數學活動的基礎,是將數學與現實問題建立聯繫的橋樑。 

2、 "數感"有多重要?

(1) "數感"好的孩子可以有邏輯、多方法地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本身是很抽象的東西,"數學思維"如果沒有實質的物品作為依託,也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數學所反映出來的問題確實很實際的。那麼"數感"在這個時候的重要性就表現出來了。

比如,當我們提出一個數:99。"數感"好的孩子會將這個數看作是"100-1"、"3個33相加",而"數感"較差的孩子,基本不會去這樣想,或者可能只會想到"100-1"這一個。

在實際生活中,如果孩子對於99有自己的"數感",我們讓孩子去數99雞蛋餅的時候,他就可以將雞蛋數3份,一份33個,或者數10份,一份10個,最後再拿掉一個。這樣的算法可以避免在數的過程中被打斷,導致全部都要重新來數。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可很多家長忽視

(2) 提升孩子的計算能力,促進理解力的提升,和養成主動思考的積極態度。"數感"不僅表現在數學領域中,也體現在更多的方面。

在很多時候,"數感"好的孩子,對於問題的思考也會是多方面的,而不會單單從表面去看問題。因為"數感"會引導孩子從多個方面來分解同一件事,從而也就促進孩子對事物、問題的理解能力。當孩子思考的多了,他就更願意去思考,更願意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也能夠培養孩子的主導思考的習慣。

在生活與教育中存在很多破壞"數感"的行為

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不佳,或許父母和老師都有一定的責任。因為生活中存在一些破壞孩子"數感"的行為,但是我們卻沒有在意。

1、 機械性地背誦公式

有的數學老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會讓孩子去"背"。當然,數學公式背誦是沒問題的,但是背"組成99的算式則是有很多大問題了。有一次一位媽媽就說,老師讓孩子背誦並默寫"組成一個數的算式的合集",孩子很難背下來,並且媽媽認為這樣的作業沒有意義。

確實,這樣的作業,並沒有多大的營養,沒有邏輯關係,背誦起來也很難。很多老師也會犯這樣的錯,讓孩子機械性地去背誦一些簡單公式、一些問題答案合集等等。這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老師和家長都要重視這個問題,讓孩子的"數感"真正建立起來。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可很多家長忽視

2、 家長支持孩子用計算器

以前的孩子並不存在使用"計算器"這一環節,但是由於科技進步,每個孩子在計算不出來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去求助計算器。並且,有的孩子認為,現實生活中,我們有計算器可以用,為什麼還要那麼麻煩,偏要自己來計算呢?

孩子在小的時候,依賴"計算器"是嚴重破壞"數感"的行為。不僅僅是為了得出結果,重要的是讓孩子在計算的過程中懂得數理,懂得一些算法,而不是為了省事就用計算器。計算的過程也是培養孩子"數感"的重要環節。

但是有的家長不僅不阻止孩子經常使用計算器,還支持孩子使用,孩子算不出來的時候,父母會讓孩子用計算器來算。

"數感"可以這樣來培養

1、 情境教學很重要

華羅庚說過:"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測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學脫離實際。"培養孩子的"數感",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來進行是很有效的。

當孩子在家中玩玩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來感知這些玩具的數量:玩具的總和、玩具之一——小熊有幾條腿、兔子有幾條腿、一些玩具怎樣平均分配給幾個孩子,等等。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可很多家長忽視

當父母帶孩子去逛超市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感知商品的重量與價格。讓孩子感受250克與500克的差異,一千克與500克的差異,可以讓孩子來計算出商品的大瓶裝與小瓶裝哪個更划算。

帶孩子去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讓孩子感受50米,100米的差距,以及操場的長和寬以及面積大小,活動地域家的距離,等等。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可很多家長忽視

總之,父母要讀讓孩子感知"數"的存在,以及"數"與"數"之間的聯繫,建立孩子對"數"以及邏輯關係的感知。

2、 讀懂數理才是最本質的

數理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光靠背誦來解決數學問題是不可能的。

比如,有這樣一個算法"25x44",通過對數字的感知,我們可以拆分開來,用"25x4+25x40"來解決,這樣就比直接用豎式乘法來一步一步算容易的多。所以,在數學這一領域包括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都要讓孩子懂得其中的理論,在數學中也稱為數理,數理能夠為"數感"提供理論依據。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可很多家長忽視

3、 多聽的同時也要多練習

孩子在課堂上聽完課之後,最重要的還是練習,在練習中找到這種感覺,加強邏輯關係的認定。在家中,父母在教孩子相關數學的問題或者讓孩子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時候,要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時為孩子提供練習的機會。

比如,如果讓孩子去數大量的雞蛋,如果他在這個過程出現困難,父母可以幫助孩子來解決,但是不要將自己的計算方法直接教給孩子,而是跟孩子講清楚這些數量中的邏輯關係。比如,可以告訴孩子100個雞蛋,可以分為幾個雞蛋託來裝。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先將雞蛋裝在雞蛋托里面,再去數總共有幾個雞蛋託。

4、 能自己算出來的,就不要用計算器

當前的科技發展,計算器確實高效又準確,但是我們讓孩子計算主要是要培養其計算能力,而不是想要計算結果。所以,在家中包括在學校,要鼓勵孩子多進行心算以及一些利用邏輯關係來計算的方法,讓孩子少用計算器。

我是小B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