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古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是古代欧洲历史上一个横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多民族国家,其前身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在陆地上的扩张,使得“罗马”本身已经超出了一个城邦的范畴,成为了环地中海区域一个古代文明的标志。然而正是因为领土面积过于庞大,因此一旦遇到奴隶起义、外族入侵或者天灾等重要变故的时候,罗马城就无法向边缘的地区行省直接发号施令,为了便于管理,罗马需要在每个行省分派总督分管地区事宜。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早在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过渡时期,罗马帝国的开创者屋大维和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安东尼就分别管辖着罗马共和国的两部分地区:屋大维主要管辖以罗马城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包括意大利地区、高卢地区以及西班牙等地,这些地区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而安东尼主要管辖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等地,这些地区内有着不少流亡的希腊贵族,他们在当地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因此东部地区受到了希腊文化的深刻影响。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在军事上消灭了安东尼之后,屋大维成功建立起了统一的罗马帝国。但是罗马帝国在两种文化的影响之下却显得貌合神离,在罗马帝国兴盛的时候,它们还能维持相对的和平状态;但是一旦罗马帝国开始衰败,两种水火不容的文化就会产生激烈对撞,而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分裂局面。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衰败

公元3世纪中叶,罗马帝国陷入了长久的混乱之中,此时罗马帝国的帝位大多数被蛮横的军人所把持,而且外族人也开始频繁入侵外强中干的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之下,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继承罗马帝位之后,宣布将自己的朋友马克西米安授予奥古斯都(罗马皇帝)的荣誉头衔,并且让他负责帝国西部的管理,此后两位帝王又分别任命了自己的副手皇帝,缔造了罗马帝国的“四帝共治制”,这一政治制度使得罗马帝国表面上的统一又维持了将近一百余年的时间。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平定了罗马帝国境内的叛乱之后,因为16年以来的操劳过度终于病倒在了床榻。在临终之前,自知罗马帝国已经不可能维持和统一的狄奥多西一世下令,让自己的长子阿卡迪乌斯接掌帝国东部,次子霍诺留接管帝国西部。狄奥多西一世的这道命令正式宣布了罗马帝国的分裂,从此之后,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分道扬镳,而更大的危机首先爆发于西罗马帝国的境内。

5世纪初,西方的日耳曼人成为了西罗马帝国最大的威胁,其首领阿拉里克数次率领军队入侵意大利半岛。此时,西罗马帝国的肱股之臣——斯提利科将军几次率领西罗马帝国军队,在波伦提亚、菲耶索莱等战役中大败日耳曼人,将阿拉里克打得落花流水。然而正在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公元408年,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听说斯提利科打算将他自己的儿子立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因此下诏将斯提利科逮捕处死,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名将也因此如同流星一般陨落。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斯提利科死后,西罗马帝国的军队内部掀起了迫害外族士兵的高潮,在这次迫害浪潮之中,有将近3万名家破人亡的蛮族士兵转身投靠了日耳曼人首领阿拉里克,并且由于斯提利科的死亡,罗马皇帝拒绝承认和阿拉里克之间的停战条约,并且停止向阿拉里克输送黄金。公元410年8月,阿拉里克再次率领日耳曼人入侵意大利半岛,在罗马城内奴隶的帮助之下,这座罗马帝国的古都第一次被外族人所侵占,因为唯一让他们感到畏惧的罗马将领已经不复存在了。

随着罗马被攻陷,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帝位也如同走马灯一样,在数十年的动荡局势之中更换了好几茬。公元467年,西罗马帝国新皇帝安提莫斯加冕称帝,此时的西罗马帝国政治虽然趋于稳定,但是却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海外领土,安提莫斯心中很清楚要想彻底振兴西罗马帝国,那么就必须从外族人的手中夺回富饶的北非土地,因此他向东罗马帝国发出了求援信。

东罗马帝国的倾力相助

东罗马帝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为了维持西罗马帝国的政体,他们为此次远征耗费了极大的人力财力。利奥一世将前不久刚刚战胜阿提拉的儿子巴西利斯库斯征召回来,将其亲自任命为东罗马帝国海军的统帅,并且将1100余艘船只以及3万人的部队交给了他。由于改造十分仓促,因此这只舰队的大部分船只都是由没有战斗能力的商船改造而来的,因为罗马人的意图是尽快渡过地中海在北非强行登陆,并没有考虑过太多的海战问题,而正是这种思维酿成了后来地中海上的惨烈失败。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为了配合东罗马帝国海军的行动,埃及行省派出了执政官之子赫拉克利乌斯,以及伊利里亚将领马塞里努斯所率领的海军一起参加了这次战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舰队人数加起来大约在5万人左右,而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收复被异族汪达尔人所侵占的阿非利加行省,从而保障西罗马帝国的立国之本。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在战争初期,形势一度对罗马海军有利。首先,马塞里努斯率领部队收复了萨丁尼亚岛和西西里岛,将长期侵占此地的汪达尔人通通撵了出去;其次,赫拉克利乌在埃及的作战也初见成效,他们率领海军在利比亚西北部地区成功登陆,对汪尔达人形成了两面夹击的局面。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公元468年夏天,巴西利斯库斯率领东罗马海军主力从意大利港口出发,乘着顺风来到了和意大利西西里岛隔海相望的卡本半岛附近,准备一举收复阿非利加行省。

地中海上爆发的欧洲版“赤壁之战”

在当时,卡本半岛距离汪尔达王国的首都迦太基只有60公里的距离,如果巴西利斯库斯能够抓住战机的话,汪尔达人本来应该没有任何机会。但是由于迦太基附近的铁链封锁,在加上情报不足的原因,因此巴西利斯库斯打算先停留在卡本半岛附近,打算获得进一步的情报之后再进行行动。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此时汪尔达人的国王是臭名昭著的盖萨里克,他在欧洲历史上以狡猾无情著称。此时,汪尔达人的海军不足万余人,盖萨里克自然知道如果和罗马海军硬碰硬的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和中国的周瑜一样,盖萨里克只能筹划使用火攻来击溃罗马海军,但是他也和中国的周瑜一样遇到了一个难题:即使火船准备好了,但是如果没有顺风的话,即使再优秀的火攻计划也无法实施。

因此面对罗马海军,盖萨里克只能选择隐忍等待,等到海面风向发生改变的那一天。首先,盖萨里克向罗马统帅巴西利斯库斯派遣使者,表示如果罗马海军愿意延后5天攻打迦太基的话,那么他每天都会为巴西利斯库斯送上大量黄金。罗马统帅很高兴地答应了这一条件,他怎么也想不到,就在5天之后,海面上将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故。

果然,让盖萨里克苦等的风向变化真的发生了。5天之后,地中海沿岸的风向忽然发生剧烈变化,海面上骤然刮起了强烈的西北风,导致原本停泊在卡本半岛的罗马海军被强风吹到了岸边动弹不得。趁此机会,汪尔达人的战船顺风而起,驱使10条燃烧的火船向罗马海军发起了猛攻。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其实按照地中海的广阔程度,以及当时古罗马帆船的大小来说,罗马军队的单桅帆船完全可以凭借短小灵活的特点,及时规避汪尔达海军的火攻。但是问题在于,此时大量罗马海军的船只都被聚集在附近的海港之中,并且由于极其恶劣的风向,即使罗马水手们拼命划桨,也无法使得船只脱离沿岸。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在西北风的帮助之下,东罗马帝国的木质战船一艘接一艘的燃起了大火,其场面堪称欧洲版的“赤壁之战”。趁着罗马军队的战船陷入火海的时候,汪尔达人的战船在盖萨里克的统一指挥之下,对着那些正在准备冲出火海的罗马战船猛烈撞击而去,罗马军队的战船不是被烧毁就是被汪尔达人的战船撞毁,漫天的火势让巴西利斯库斯根本无计可施。等到黄昏时分,罗马海军已经有超过100艘木船被大火烧毁,上万名罗马士兵战死或者被俘,由于士气低落,因此巴西利斯库斯再也无力通过卡本半岛攻占迦太基了,只好收拾残兵败将心灰意冷地回到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镇魂曲,卡本半岛海战为何被称为欧洲的赤壁之战

而卡本海战也为西罗马帝国吹响了灭亡的镇魂曲。由于此次东罗马帝国的海军损失惨重,使得东罗马帝国再也无暇帮助西罗马帝国渡过难关,而失去了东罗马帝国支持的西罗马帝国很快又陷入了内斗争权之中。就在帝国内部为了争夺皇位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日耳曼人早已悄悄崛起,并且数次攻打到罗马城之下。公元476年,日耳曼人领袖奥多亚克废掉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二世,这也宣告了欧洲中世纪的正式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