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返崗復工,德吉康薩居民實幹創造新生活

隨著返崗復工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新市民”一一返崗復工,開始了城市生活,並播種下新一年致富增收、幸福和美的新希望。搬進新屋,時間已過去近兩年了,從村民變成城市居民,搬遷群眾的生活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護士在給我們免費發放藥物呢,疫情防控期間還給我們送藥上門呢!”近日,德吉康薩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內,居民們有序排隊等待領取藥品。今年22歲的扎永是昌都市貢覺縣雄松鄉夏亞村的一名搬遷群眾,聽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招志願者,便主動報了名。

“一方面可以為小區鄰居提供服務,一方面又可以鍛鍊自己的社會工作實踐能力。”扎永說,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好方式。

為了通過今年的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下了班,扎永便為考試做複習準備,學習之餘順便幫弟弟輔導一下功課。

“來拉薩將近兩年了,孩子就學方便,幼兒園就在小區裡,小學離家也很近,政府還幫我們解決了工作,現在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扎永的父親扎西羅布對現在的生活感到很欣慰,臉上展露出幸福的笑容。

走進德吉康薩社區裡,給人感覺總是那麼幹淨整潔,車棚、木椅、電動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嚴格值守的安保人員、兢兢業業的保潔員,小區裡內人人各司其職,共同守護著這個美麗家園。原籍在昌都市芒康縣戈波鄉支巴村的次鄧拉姆原是一名家庭主婦,現在則是社區裡的一名保潔員,她告訴記者,從沒想過自己能再就業,一個月還能拿到3700元的工資。寬敞明亮的新房、擦拭一新的液晶電視機、整潔的藏式木沙發,還有現代化的廚具,家裡也被次鄧拉姆收拾得井井有條,整潔一新,桌子上更是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飲料和食物。從落後山區石頭房搬進城市小洋樓,不僅是通上了電,更連上了網絡,如今的生活,次鄧拉姆做夢都沒想到。

“以前我們從鄉里騎摩托車到村裡要三個小時,村裡沒有通電和自來水,現在不僅我們入戶方便,群眾出門也坐上新能源汽車了!”昌都市芒康縣戈波鄉支巴村隨遷幹部江村鄧珠告訴記者。

次鄧拉姆的小兒子旺加今年23歲,在拉薩經開區工業中心當保安。旺加兩年前還是“放牛娃”,現在每天過著上下班車接車送的職工生活,不僅一個月能拿3700元的工資,還有四天休息時間。兩年來,旺加不僅學會了拉薩話,還基本能聽懂漢話,今年他對未來還有了自己的規劃。

“我自己也有駕照,我還年輕,等拉薩話再熟悉些,我想自己創業!”說到未來的規劃,旺加眼神裡充滿了憧憬。

德吉康薩黨群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平措旺堆告訴記者:“德吉康薩有683戶、2997人,目前已有1009人就業,今年在穩定已經就業人員的基礎上新增開發就業100人,繼續開展裝載、挖機、廚師等技能培訓,促進搬遷群眾勞動力轉移。”據瞭解,2018年7月以來德吉康薩黨群服務中心積極開展語言培訓和保潔、保安、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10餘項崗位技能培訓,共組織培訓8場次,完成1830人次技能培訓。

昌都三巖片區搬遷群眾中中青年文盲較多,在原籍人人都是以放牧實現自給自足,加上語言溝通上的困難,如何促進就業?如何融入城市生活?2019年11月,旺加參加了拉薩經開區保安培訓,並被評為“優秀學員”,弟弟仁增則參加社區組織的“國家通用語言培訓”獲得合格成績。次鄧拉姆將孩子的榮譽證書都擺放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這些都是她的驕傲,她說,因為易地搬遷,孩子們的未來也因有了多樣的選擇而變得更加精彩了。

信息來源:2020年3月18日拉薩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