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角度分析,秦国受益颇丰,最终成为战国霸主

导语:看芈月传,了解秦宣太后,她是如何让秦国成为战国霸主,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的角度分析,先后搞定楚国义渠国,重推商鞅变法,让巴蜀地区成为秦国粮草资源供应地

《芈月传》这部电视剧的上映,让秦宣太后这位女强人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当中,很多人因此才知道,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是出自战国时期的,正是这部电视剧当中的女主角孙俪扮演的芈八子。

事实上,秦宣太后为秦国一统六国所做的贡献是非常之大的,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正是她将秦国推向了战国七雄当中最强的地位,也正是她执政时期打赢的诸多场战争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执政四十一年,秦国从战国七雄之一打造成战国的霸主。

芈月平定了长达三年的季军之乱,重用秦惠文王之弟樗里疾为相,重新推行商鞅的变法,安定秦国内政;重新掌控巴蜀地区,并派李冰入蜀治理,修成沿用至今的都江堰;她先是下嫁义渠王,后又吞并了义渠之地。

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角度分析,秦国受益颇丰,最终成为战国霸主

为秦国东进打开胜利之门,并从义渠国得到了大量的战马资源,为后来屡战屡胜提供了基础;同时她又在军事上打败了韩赵魏等国家,吞并了楚国大部分土地,利用燕国和齐国的矛盾,削弱了齐国的实力,最终形成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格局……。

这些虽然在后世当中并没有很多的人知晓,可这位女子做过的事情,正是有了这些事情的奠基,秦国才能在后来一统天下,而我们今天就要来重点的看一下秦宣太后是怎么一步一步推行她吞并六国的计划的。

秦宣太后利用旧情与楚国建立友好关系

首先,她的目光投向了楚国,秦宣太后利用自己出身楚国这一点的旧情与楚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当时楚国的统治者是楚怀王,也是那位在屈原的故事里听信小人谗言的昏庸无能的君主。在楚怀王的心目当中,秦国执政的秦宣太后是楚国人,当时的秦昭襄王也是由楚女所生的孩子,因此在他看来,秦国与楚国联盟是相当的坚固的。

同时秦国的公主也是嫁给了楚怀王最宠爱的儿子子兰为妻,秦国与楚国可以说是双重亲家,这是几种政治联姻之下所达成的政治图谋,自然是非常可靠的。但楚怀王不明白的是,在当时的那个历史环境发展过程当中,政治上越是亲戚关系的联姻就越不可靠的。

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角度分析,秦国受益颇丰,最终成为战国霸主

因为在那样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里,纷争是整个中原地区的纷争,大家实际上是同属一源的,在这种基础之上,无论是楚国人还是秦国人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分别,都是在为整个天下进行图谋而已。所以在那个时候,亲戚之间的联姻并不等同于后来的和亲,是最不牢靠的一种联合方式。

秦楚联姻并不可靠

可是楚怀王却不明白这一点,更不知道秦国与楚国的联姻会激起韩国、魏国、齐国这三个国家的联合抵制,这三个国家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联合攻楚,楚国不得已以太子作为人质请求秦国发兵。这个时候的秦国已经解决了季君之乱,国家已经得以安定,开始磨刀霍霍向诸侯了。

楚国太子进入秦国之后,不久便失手打死了秦国的大夫匆匆潜逃,宣太后便以此为借口联合韩魏齐三国攻打楚国,楚国为了保住自己的宗庙社稷不得不接受秦国的条件,由楚怀王亲自入秦,重新和谈,虽然这种决策遭遇了屈原等人的联合阻拦,但楚怀王最终还是一脸信任的去了与他有着亲戚联姻关系的秦国,结果一到秦国便被秦宣太后扣押,连哄骗带威逼的让楚怀王割出了楚国将近一半的土地。

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角度分析,秦国受益颇丰,最终成为战国霸主

秦国扣押楚怀王,占据楚国近半领土

事到如今我们再来看楚国太子失手打死秦国大夫的这个事件,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陷阱。但是无论如何,土地已经成为了秦国的囊中之物,再反悔是来不及了,楚国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

不仅如此,楚怀王被秦国扣押,秦宣太后趁着楚国无主派兵攻打楚国,打了楚国一个措手不及,尤其是在启用了白起之后,楚国的遭遇变得越来越惨,在秦国的攻打之下,不仅是血流成河,更是迁都再迁都,从一个地大物博的诸侯大国变成了一个弱小的国家。著名的诗人屈原就是在看到楚国都城被攻破不得不用迁都来保障国家宗庙社稷的时候绝望自尽的。而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占据了楚国将近一半的土地,国家实力更上一个台阶。

秦宣太后善打硬仗,启用白起为秦国开疆拓土

其次,是启用白起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开疆拓土,增加秦国的常住人口数量。实际上,秦宣太后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外战争,也可以说秦国历史上最能打仗的统治者莫过于秦宣太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前所有的硬仗,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秦宣太后执政的四十一年当中打下的。

秦宣太后最开始是启用她的舅舅向寿,后来是她的弟弟魏冉和芈戎,再后来,魏冉在军队当中发现了军事天才白起,启用白起之后,秦国真正昏天黑地的日子才正式到来。在白起做秦国上将军的这段时间里,秦国的疆域面积不断的扩大,可以说是在不断地压榨其他诸侯国的领土。

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角度分析,秦国受益颇丰,最终成为战国霸主

秦国攻陷近二百多个城市,杀敌百万

在冷兵器时代,土地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重要的衡量,秦国占领的土地也就等同于有了发展的命脉。在此基础之上,秦国国内的发展逐步走上正轨,综合国力迅速的提升,很快就将山东六国狠狠的甩在了后面。

据不完全的统计,在那四十一年当中,由向寿、魏冉、芈戎、白起这些秦宣太后的嫡系带兵,先后攻陷山东六国将近两百多个城市,杀死六国军队一百多万人,为秦国与山东六国实力拉开差距做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后来秦国能够在灭国之战当中以一敌六铺平了道路。

秦宣太后下嫁义渠王,秦国获利巨大

为秦国获得战马资源

再者是吞并义渠国,吸收义渠人作战方式的特点训练秦国的新兵,实际上白起之所以能够在战争当中所向披靡,除了自身的军事天才和秦宣太后的破格重用之外,更重要的是白起有能够作为奇袭之最的骑兵作为杀手锏,而当时山东六国的作战主力还是以步兵为主,只有少量的马车作为战争的指挥。

而白起之所以能够训练出骑兵来,这其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秦宣太后以嫁给义渠王为条件吞并了义渠国,让西北少数民族源源不断的战马,成为了秦国作战的必备,也正是这些成就了白起不败战神的美名,也成就了秦国打垮六国一统天下的万事基业的基础。

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角度分析,秦国受益颇丰,最终成为战国霸主

虽然在秦宣太后和义渠王这段关系当中,人们多有非议,但却不得不说秦宣太后一嫁给义渠王这样的方式吞并义渠国是真正的为秦国谋取了实际利益的。

吸收义渠人作战方式,极大地提高秦军战斗力

那个时候的赵国人之所以能够在军事方面与秦国相抗衡,就是因为吸收了胡人作战方式的特点进行了胡服骑射变法,胡服骑射变法之后的赵国军队可以说实力迅速的提升,更是在战国中后期成为了山东六国抗击秦军的主力,能够在长平之战损失40万士兵的基础之上依旧能和秦国打一场邯郸之战,依旧能够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之后一举击败燕国的奇袭之兵。

可以说,胡服骑射变法是赵国军事实力发展起来的基础,而吸收义渠人作战方式的特点也是白起时期秦国部队战力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义渠国天然的优势所培育出来的战马也是秦国骑兵之所以战力强盛的一个原因,所以吞并义渠国在秦国一统天下的道路上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的,可以说是一个战略意义极大的决策。

因为在那个时候,秦国的东进实际上是有着很多后患的,除了北方的赵国和南方的楚国对其虎视眈眈之外,义渠人治下的少数民族部队对于秦国也是一种威胁,一旦秦国处理不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就很容易后院起火,所以秦宣太后吞并了义渠国不仅是为秦国的军事实力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更是秦国东出天下的一种保障。

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角度分析,秦国受益颇丰,最终成为战国霸主

秦宣太后重新推行商鞅变法,彻底将秦国推向辉煌

事实上,秦宣太后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执政者,她能够看到贵族的存在对国家发展的阻拦,同时也能清醒地认识到商鞅变法的先进性,可以说正是在她执政时期,商鞅变法才彻底的在秦国被推向了一个辉煌的高度。

如果没有秦宣太后后来为秦国主持大局的话,那么商鞅变法很有可能在中途被打断,秦国也就不会有后来一统天下的辉煌。在秦宣太后的主持之下,贵族对于国家发展的阻拦基本上被革除,军队的战斗实力得到了提高,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巩固,国家的发展也开始变得更加的完美,秦国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商鞅的变法能够在秦国得以完成,不仅依靠秦孝公和秦惠文王这两任君主,身为女子的秦宣太后对此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秦宣太后重新控制巴蜀地区,使之成为秦国粮草资源供应地

秦宣太后芈月对于巴蜀地区的看重,在她的丈夫秦惠文王执政时期就曾派遣司马错拿下了巴蜀地区,但因为后来的季君之乱,秦国对巴蜀地区的掌控不再强硬,巴蜀地区隐隐有脱离秦国掌控的势头,在秦宣太后平定了季君之乱之后又重新安定了巴蜀地区,将其牢牢地掌控在了秦国治下,并且派遣李冰入蜀治理巴蜀内政,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才让巴蜀真正的成为了秦国的后盾,让秦国在后来的灭国战争当中有了粮草上的保证,也有了胜利的保证。

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角度分析,秦国受益颇丰,最终成为战国霸主

如此看来秦宣太后还是非常具有政治远见的,在电视剧当中说秦惠文王曾经将自己的治国之道传授给还年轻的秦宣太后,这一点虽然是电视剧当中的艺术刻画,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秦宣太后确确实实秉承了秦惠文王的执政风格,无论是秦惠文王对于巴蜀地区的看重也好,还是秦惠文王对于商鞅变法的推行也好,在秦宣太后这里都没有断绝。

综述

笔者认为,秦宣太后芈月利益自己旧情先后几次改变秦国命运,先是用旧情结好楚国,后又下嫁义渠王,这些都使秦国受益颇丰。在后世的男权社会当中,很多人对于秦宣太后大肆的批判,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后世那些老夫子的口水其实伤不到秦宣太后一根头发,也并不能够对已经作古的她有着什么其他的影响,他们再怎么去批判也改变不了她为中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事实。

我们在想,为什么作为一个女子,秦宣太后就要承受比男性更多的非议呢?这或许是历史的不公平,就像是吕雉和武则天一样,所有的人都认为她们是站在鲜血上的胜利者,是踩着尸体,戴着枯骨变成的花环走向权力巅峰的。

在古代历史当中,所有的男性掌权者又岂不是如此呢?事实上,所有人的肆无忌惮都是要建立在自身工业和权威上的,无论是女子也好还是男子也好,只要有着能够足以让自身自豪和骄傲的功绩,那么又何需去管千百年后的后来人是如何评说的呢?历史本来就是残酷的,每一个人的探索都是一场革命,每一次统一之前的准备都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秦宣太后利用感情角度分析,秦国受益颇丰,最终成为战国霸主

笔者感慨,其实,很多时候历史都是由毁灭英雄的人写成的,经历了几千年的风沙,我们已经不能够百分百地去还原当时的历史,我们无从知晓我们的先祖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将中原地区的文明发展到辉煌的?

我们也不知道秦宣太后在执政的四十一年当中到底做过什么,但是无可非议的是作为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作为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女性掌权者,秦宣太后为秦一统天下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无论史书上对她的评价如何?无论史官们怎样去抹黑她,无论那些所谓的儒学弟子怎样去编排她,她的功绩都是切切实实摆在我们面前的,无论经历多少年的历史风沙都依旧熠熠生辉。

我们今天能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华夏,与两千多年前的秦宣太后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忘记前辈们的所作所为的,与其去纠结他们在经历当中的是是非非,倒不如更多的将目光投向他们谋取实际利益的方式上,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我们的文明。

参考文献:《史记》、《过秦论》、《左传》、《汉书》、《国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