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富豪兄弟“複合” 永輝超市如何突圍生鮮到家

福建富豪兄弟“複合” 永輝超市如何突圍生鮮到家

張軒松重任董事長

一年多前,永輝超市(601933.SH)的張軒松、張軒寧兄弟“分家”,張軒寧帶永輝雲創“出走”,張軒松辭任上市公司董事長。但最新跡象顯示,兄弟二人在生鮮到家業務爆發之際,已彌合分歧,意圖合力重振永輝。

張軒松最近在董事會全票支持下,重新出任永輝超市董事長,向外界釋放出兄弟重歸於好的信號。此前市場傳言稱,張軒松和張軒寧已就各自的到家業務整合達成共識。

與此同時,永輝超市晉升“老將”、總裁李國為CEO(這一職位在張軒寧離任後已空缺一年多),去年“空降”的前聯合利華財務高管吳莉敏為CFO,新的管理層已形成。

今年是永輝超市成立20週年、上市10週年。這家起步於“農改超”的生鮮零售公司,由福建人張軒松和哥哥張軒寧聯合創辦,兩人在公司上市後分別長期擔任董事長、CEO。但2015年後永輝試水新零售的過程中,雙方戰略分歧日益加劇,特別是圍繞連續虧損的新零售業務永輝雲創頻現不同思路,“在公司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對永輝雲創的定位、發展方向和路徑也有不同意見”。

2018年12月,雙方公開“分家”,解除了長期綁定的一致行動關係,導致張氏家族失去永輝超市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地位——香港怡和集團旗下的牛奶有限公司(2015年戰略入股永輝)持股19.99%為第一大股東,張軒松、張軒寧分別持股14.7%、7.77%——張軒松也“被迫”卸任董事長,改以執行董事身份繼續領導公司。

張軒寧主導的永輝雲創也從上市公司剝離獨立發展。永輝雲創早期推出“超市+餐飲+到家”的超級物種,對標阿里的盒馬鮮生,後期重點佈局永輝生活、衛星倉業務,三年累計虧損超過13億元,特別是2018年虧損高達9.45億元,導致永輝超市在上市後首次出現淨利下滑,這也成為張軒松不得不與哥哥“分手”的重要原因。

當時,永輝超市向張軒寧出讓永輝雲創20%股權,讓出了第一大股東地位。最新股權結構顯示,張軒寧持有永輝雲創34.4%股權,永輝超市持有26.6%,戰略投資方騰訊持有15%股權,如果加上團隊持股,張軒寧實際控制的永輝雲創股權接近50%。

但過去一年多,分手之後的張氏兄弟皆未能取得預期的突破,反倒陷入到家業務互博的尷尬。

張軒松主導永輝超市戰略轉型,重新聚焦傳統生鮮超市“雲超”,並佈局MINI店、“永輝買菜”等到家業務。甩掉永輝雲創的包袱後,永輝超市去年三季度實現淨利15.38億元,同比增長51%。

但是,永輝超市的營收增長不如預期,按照前三季度數據推算,2019年無法實現千億營收規模的目標。此外,永輝超市雖然大力變革,加速佈局更社區化的生鮮新業態MINI店,但MINI店雖然已有500多家,但收入貢獻仍較小、盈利情況不佳。

張軒寧的永輝雲創早期對標阿里系的盒馬鮮生,力推精品旗艦店超級物種,但虧損嚴重,不得不關店收縮,進而將重心放在永輝生活為核心的到家業務上。繼2018年鉅虧後,2019年永輝雲創預計仍將虧損超過10億元。

更重要的是,永輝雲創到家業務目前面對群雄環伺的競爭格局,特別是與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等互聯網競爭對手相比,流量劣勢明顯。2019年底,其最核心的永輝生活App月活不到300萬,僅為每日優鮮的約1/4。

值得一提的是,剝離永輝雲創後,永輝超市去年下半年乾脆也推出了“永輝買菜”,相當於兩個團隊同時在做類似業務,張氏兄弟內耗嚴重。

在此背景下,市場傳聞張軒松和張軒寧去年底經過協商已決定對到家業務進行整合,減少家族內耗,共同面對外界的競爭。

永輝超市的優勢在於其起步就在生鮮賽道,生鮮是其主要銷售產品,且擁有完善的生鮮供應鏈佈局,年採購規模高達300億。過去20年,永輝超市在全國佈局了密集的線下網點,全國僅大店就擁有約800家,能夠提供超市到家服務的超過500家。

最近疫情期間,線上線下結合的生鮮到家零售爆發式增長,這給張氏兄弟提供了再度聯手出擊的絕好市場機會。

此前,兄弟分家後的新股權結構下,永輝超市以改善治理的名義,由怡和集團行政總裁班哲明·凱瑟克出任輪值董事長。此番,張軒松終止輪值董事長制度,重新歸位,彰顯了創始人家族對永輝超市再度改革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