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三种碰撞,让名满京都的才女,最终成为孤独旅人

陆小曼是一缕自由无羁的风,是一池岁月不惊的春水,是阴晴变幻的月。—— 白落梅 《光阴似水 待你如初》

陆小曼:三种碰撞,让名满京都的才女,最终成为孤独旅人

陆小曼

一百年多前,她是美貌与才华并存的女子,是男慕女仿的京都名媛,胡适曾评价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陆小曼出生于1903年11月7日,那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民间传言这天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因此陆小曼也被大家称为“小观音”。

以陆小曼的美貌、才华和傲人的家世,她本该一生无忧,安逸地过完一生,但这个名满京都的才女,却因为三种碰撞,一步步踏入不幸的深渊。

传统与前卫的碰撞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道:在婚姻中,没有任何悬殊差异能超过思想和信念的差异。

陆小曼从小家境优越,父亲陆定是国民党高官,母亲吴曼华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这样的家庭环境,让陆小曼从出生起就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宠爱,让她不像其他女子那样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地生活。她骄傲、有个性、有才情,是一个追求时尚和浪漫的前卫女子。这样的陆小曼,从容地在上流社会的交际圈中肆意展现着自己的才华。

陆小曼:三种碰撞,让名满京都的才女,最终成为孤独旅人

名噪一时的陆小曼,身边有无数的追求者。为了宝贝女儿的幸福,母亲吴曼华反复筛选,最终,她相中了时任陆军上校的王赓。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方面,王赓可以说着实是良配。

在那个年代,王庚是典型的优秀青年。1911年,王庚在清华毕业后被保送至美国,并先后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进修。1915年,王赓进取西点军校学习军事理论,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学成归国后,王庚任职于北洋政府陆军部,并以中国代表团武官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1921年,年仅二十六岁的王赓,就已成为陆军上校。

在很多人眼里,王庚是一个完美的婚姻人选,成熟稳重,工作认真,有责任感。但他却不是陆小曼的良配,陆小曼接受了现代的教育,是典型的前卫女性,她浪漫多情、和现在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一样,渴望甜蜜的恋爱和出其不意的惊喜。

但王庚确是一个思想传统的男人,他踏实沉稳、做事一板一眼,虽然也曾去西方留学,但骨子里仍是一个传统、保守的男人,每天只知道埋头拼事业,不懂得陪伴妻子。

他不喜欢陆小曼每天出去跳舞、聚会,不喜欢她过五光十色的夜生活,甚至在一次朋友邀请陆小曼出去玩时,他严肃地告诫陆小曼:“只能吃饭,不能跳舞。”当朋友强拉着陆小曼离开时,王庚更是当场发起火来,他骂陆小曼:“你是不是人?说定了的话不算数?”这样强硬的态度,让陆小曼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

即使王庚是爱陆小曼的,但他骨子里却仍被传统思想束缚着,不会站在陆小曼的立场上,以平和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样的丈夫,给不了陆小曼想要的浪漫、惊喜和爱情。

从订婚到结婚,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尚不懂婚姻意义的陆小曼便已经成为人妻了。她曾说:“婚后一年多才稍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和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

传统刻板的王庚和思想前卫的陆小曼,无论是性情和思想上都是无法契合的,而这样的碰撞和矛盾,也为两个人婚姻的破裂埋下了导火索。

存在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碰撞

自由主义强调追求个体自由,反对世俗观念和权利的制约。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人只有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才能拥有意义。

王庚与陆小曼结婚后,两人的差异日渐显露出来。王庚勤于工作,打拼事业,陆小曼则热衷于浪漫交际,沉迷于五光十色的夜生活,这种差异,让两人本就薄弱的感情更显脆弱。1921年,浪漫多情的陆小曼和风流才子徐志摩因为一场《春香闹学》相识了,两人在思想上的契合让他们一见如故,关系也越来越亲近。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火,即使两人再隐蔽谨慎,王庚终究还是察觉了两人的感情.初次发觉两人的婚外情,王庚像每一个发觉妻子出轨的丈夫一样,暴跳如雷、怒火中烧,还扬言要杀了徐志摩,但冷静下来,他还是割舍不了对陆小曼的爱,也无法放弃两人的婚姻。所以王庚包容了陆小曼,但却更加严厉地看着陆小曼,不允许她再做出格的事。

但此时,陆小曼的心里已经没有王庚,她渴望追求浪漫的爱情、追求婚姻的自由,而不是困在一个沉闷乏味的婚姻牢笼中,为了离婚,陆小曼对王赓说:“我已经把生命的躯壳给了你,你就让我活一回吧!”

陆小曼:三种碰撞,让名满京都的才女,最终成为孤独旅人

存在主义创始人海德格尔曾说:“我们绝不应该让恐惧过别人的期望划分我们命运的边界,你无法改变命运,但你可以挑战它”。陆小曼就是如此,面对父母为自己安排的婚姻,她没有按部就班的生活,而且执着地追求自己对浪漫和自由的热爱,为此,她挑战世俗的观念,勇敢告别旁人眼里幸福美满的婚姻。

而王庚也已经明白自己给不了陆小曼幸福,所以他选择为了爱放手。他对陆小曼说:“我想了很久,如果你认为和我在一起生活已经没有乐趣可言,只有和徐志摩在一起才能得到幸福的话,我愿意离婚。”王庚是大度的,他深爱陆小曼,但当自己无法让她幸福时,他选择放开手,让陆小曼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对陆小曼而言,作为王庚的妻子,本应该坚守本分、做一个尽职的妻子,但陆小曼却不愿被世俗观念绑架,即使婚内出轨,即使是一个有夫之妇,她仍选择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许对这幸福的追求,就是陆小曼存在的意义。

但人毕竟活在现实的枷锁中,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结合注定不被世俗所认可,就连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也在婚礼上说:“我来这里做这场婚礼的证婚人,我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徐志摩,你的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希望你以后恪守妇道。”

梁启超尖锐的斥责和教诲,也表明了他对这场婚姻的态度,而徐志摩和陆小曼这场不被世人看好的恋爱和婚姻,也最终没有得到好结果。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从没有真正可以摆脱一切束缚的自由。我们每个人有想赋予我们的存在以意义,但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反叛,而在于成就。

倘若陆小曼懂得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不可能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可以不那么执着的追求浪漫和多情,懂得感觉始终不如感情来的靠谱,可以安稳的做王庚的妻子,渐渐彼此理解、彼此包容,深爱着陆小曼的王庚未必就不能给她真正的幸福。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 —— 巴法利·尼克斯

陆小曼:三种碰撞,让名满京都的才女,最终成为孤独旅人

徐志摩和陆小曼

即使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不被世人看好,但两人还是幸福地生活着。陆小曼曾这样描述两人结婚后的场景:“我们从此走入了天国,踏进了乐园,一回到家乡,度了几个月神仙般的生活。”

但陆小曼忘了,婚姻从不只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和幻想,还有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现实。陆小曼嫁给徐志摩后,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徐家父母的不认可,他们心里中意的,还是那个温婉贤淑的儿媳张幼仪,而陆小曼不懂礼数、对歌舞交际的喜好更让徐家父母厌恶。

此时沉浸在幸福甜蜜婚姻的陆小曼并没有想办法改变徐家父母对自己的成见,而是继续我行我素,甚至当着徐家父母的面肆无忌惮地和徐志摩秀恩爱,这样的儿媳,即使是当今社会也无法获得家长的认可,何况是思想并未完全解放的民国时期。

如果陆小曼懂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能够收敛自己的秉性,学习礼仪规矩,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儿媳,获得公婆的认可,或许两个人短暂的幸福能维持的更久一些。

就像安妮宝贝曾说: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并非结局。爱情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理想。

两个幸福甜蜜的时光维持不久,徐志摩和张幼仪就因为战乱逃到了上海。但这时的陆小曼并没有意识到形势严峻,依然醉心享乐,追求物质享受,继续做着她的名媛交际花,为了满足妻子的物质需求,徐志摩身兼数职,想尽各种办法赚钱,却依然无法满足妻子。

由于陆小曼曾经打胎患上了很多妇科疾病,徐志摩为她请来了擅长推拿的师傅翁端午,翁端午有才华,精通医术,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瘾君子。翁端午利用徐志摩夫妇对他的信任,不仅引诱陆小曼,还使她染上了鸦片。

就这样,陆小曼又一次出轨了,面对染上毒瘾和背叛自己的妻子,徐志摩是心痛的,在一次冲突后,徐志摩踏上了去北平的飞机,而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徐志摩离开后,陆小曼独自一人面对生活,被贫穷和病痛折磨,晚年也在孤寂凄凉中度过。

如果陆小曼不沉迷于交际享乐,而是脚踏实地和徐志摩安稳的生活,徐志摩也许就不会赌气出走,不会将生命永远的停留在34岁,陆小曼的晚年也不会如此凄凉。

曾几何时,陆小曼理想的生活,是与徐志摩一起浪漫地走下去,过着神仙眷侣般的日子,不受世俗伦常的束缚,不顾世俗的指指点点,逍遥快活的过完一生。

但现实却是他们的生活为世俗所不容,徐家父母弃他们而去,陆小曼奢侈无度的生活让他们一度经济拮据,徐志摩也在一次事故中永远地离开了。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缺乏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纵然心中有理想,也应该植根于现实的土壤。陆小曼想要的婚姻生活太理想化了、太脱离现实了,但她不知道,即使浪漫多情如徐志摩,也渴望温柔体贴的妻子,渴望温暖的家庭生活。

写在最后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回顾陆小曼跌宕起伏地一生,她是名满京都的才女,本应一生无忧,却一步步踏入了不幸的深渊,最终孤独终老。

陆小曼:三种碰撞,让名满京都的才女,最终成为孤独旅人

陆小曼父母包办的婚姻让思想前卫的陆小曼与传统刻板的王庚走到一起,两个人思想上的差距也为两个人不幸的婚姻埋下了隐患。婚后,两人的冲突日益加剧,陆小曼为了追求自己心中浪漫、理想的婚姻,毅然决然地告别了王庚,和徐志摩走到了一起,但充满理想和浪漫情怀的她,却不懂所有的婚姻都会归于平淡,最终败给了现实,在孤单寂寞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正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写道:“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要知道,生活从不只有浪漫和感性,还应该有细水长流的理智和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