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老了之后,终于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的那样

1956年4月的一天,陈毅市长参观上海美协举办的画展,看到一幅画上署名是“陆小曼”,就问身边的人:“这画很好嘛!她的丈夫是不是徐志摩?徐志摩是我的老师。”

陈毅市长听过徐志摩的课,一直认为徐是自己的老师。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陈毅诧异沉寂多年的陆小曼居然还在,并且画如此出色的画,又问知陆小曼就住在上海,生活没有着落。

陈毅市长就说:“徐志摩是有名的诗人,陆小曼也是个才女,这样的文化老人应该予以照顾。”

陆小曼:老了之后,终于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的那样

这是陆小曼61年的画作《劈山引水》

不久,陆小曼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虽然是个虚职,但每月至少有几十块钱可拿,使陆小曼有了最低生活保障,也给了陆小曼鼓舞和信心。

就在这一年,她加入农工民主党,担任上海徐汇区支部委员。

1958年,陆小曼成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并参加了上海美术家协会。她的工作就是每年要交上几幅作品,工作不是很累,生活安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生活也感觉到很充实。

1959年,陆小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虽然是个闲职,但是给了陆小曼莫大的快乐。

这种全新的生活,对她来说新鲜而又充实。她工作的热情很高,工作也很积极。也就是这一年,她还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

陆小曼:老了之后,终于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的那样

你能相信,这幅画是陆小曼的作品吗?这是她63年的作品。健康、蓬勃、积极、向上的陆小曼。


一幅画,我们当然也可以从中看出作画人的精神风貌。看着这样的画,很难让人把画家和那个被人贴上的“淫荡”、“交际花”这样的标签的陆小曼联系起来。

和她相好的几个朋友,看着她的变化,也很高兴。

陆小曼经常爱念叨的是,如果志摩还在,也一定会和她一样,喜欢这个社会。

陆小曼:老了之后,终于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的那样

陆小曼的画

我想,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想法,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她有了自己的工作,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她戒掉了多年依赖的鸦片。

徐志摩在世的时候,也多次劝她戒掉这个,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她都没有做到。

年老的陆小曼,一再认为,没有这个新社会,她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陆小曼:老了之后,终于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的那样

晚年的陆小曼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去世前,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和丈夫徐志摩合葬在一起 。去世后,当她的几个朋友把她的这个遗愿传到徐家的时候,徐志摩的儿子一口拒绝了。

直到今天,很多人对陆小曼有着诸如“荡妇”“交际花”之类的负面措辞,这些对陆小曼来说真的太过严厉。

一个人活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所处的那个社会决定的。

有很多人夸大了对民国的渲染,似乎那时就是什么民主自由思想解放。其实你只要知道民国还是一个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时代,就知道它并不是一个什么进步的时代。

陆小曼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在大家小姐,她的家庭有钱有势。

陆小曼的父母一共生育了八个儿女,但是其他的都夭折了,只有她幸存下来,父母对她的娇宠可想而知。小曼的母亲对她的教育很严,一心要把她培养成“名媛“。

陆小曼:老了之后,终于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的那样

名媛,是一个源自古代、在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个称谓,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门、有才有貌、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美女。名媛们对社会的贡献就是用不是自己挣的钱做慈善。

也就是说,陆小曼的家庭,从小给她的社会定位就是希望她将来做阔太太而已,自食其力是不在考虑之内的。

那个时代大多是上层社会的女性都是这样的,所以对陆小曼后来的生活的指责,是不公平的。

一个孩子所受到家庭教育很重要。有人喜欢把陆小曼和林徽因相比较,这其实是民国时期两种典型的家庭教育的类型。

林徽因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女子也要参与社会,做个有用的人。

可是陆小曼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享受生活的人。这就决定了两人长大后不同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

陆小曼所受的教育,既有就是诗词字画这些东方文化的底蕴,又受这些西方思想的熏陶。

长大后的陆小曼成了民国时期有名的绝色美人。变成了自己父母希望的那样。她成了民国时期有名的“绝代双娇”:“南唐北陆”中的“北陆“。

陆小曼:老了之后,终于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的那样


陆小曼一炮打响,是她十七岁时,在外交部的口语翻译。那时的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叫顾维钧,和陆小曼的父亲是好朋友。

其实陆小曼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还擅长戏剧,熟悉昆曲,能演皮黄。放在今天,她完全可以凭借任何一个技艺很好的在社会立足,但是那个时代的她,只做个名媛就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什么不对吗?

胡适曾赞叹说: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陆小曼的感情生活,是最让人诟病的。因为她有三段感情生活,而且都搞得满城风雨。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王赓,是个前途无量的大好青年,由于家世背景和陆小曼相当,陆小曼19岁时,嫁给了他。满是文艺细胞的陆小曼和一心政治经营的王赓的确不是一场好婚姻。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婚姻是幸福美满的。有人老指责他们吵过嘴,打过架,试问从来没有吵过架的婚姻,你相信它还美满吗?

陆小曼:老了之后,终于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的那样

这是陆小曼和徐志摩在一起时候的画作。花鸟和仕女是她的常有素材。


徐志摩至死都是爱陆小曼的。不然,他也不会尽量满足陆小曼的要求。

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徐志摩评

和徐志摩只有短短的5年婚姻,但人们眼中的“荡妇”“交际花”陆小曼,用此后余生,只为徐志摩活着。

她整理了徐志摩的所有作品,并尽力让他们都出版。这是一个浩大工程,也是陆小曼活着的支柱。后来,她重新拜师,拿起了画笔。因为这是徐志摩希望她的样子。

只有一样,她还没有做到,那就是抽鸦片。

仅仅这一点,之前对她的那些称呼,都要脸红。

徐志摩之死,是个意外。那些怪罪陆小曼的人,和西周怪褒姒,大唐怪杨贵妃一样,就是男权社会给女人甩的锅。

我想成为你心中完美的爱人,请收下我给你的礼物;此生你可以轻轻的离开,来世请带我共赴黄泉。——陆小曼

至于在徐志摩死后,和翁瑞午的多年同居生活,可能让更多的人说三道四。

她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去世了,深爱她的徐志摩也去世了,特别是徐志摩的死,大家都甩锅给她,只有一个朋友,对她不离不弃,关键还是对她百般呵护。

是的,从小娇生惯养,受到的教育都是要靠人养着才能活的陆小曼,没有人呵护,简直没有办法活下去。这个时候,翁瑞午来了。

她只爱徐志摩,但是不能自立的他,又离不了翁瑞午的呵护。

解放后,特别是受到陈毅市长的特别关切后,陆小曼开启了新的人生。

一个人的人生和他的家庭有关,更和一个社会有关。在一个新的社会里,陆小曼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改掉了旧的社会遗留下的坏习惯,整个人都有了新生的感觉。

她的遗憾,就是徐志摩没有和她一起见证这个新社会,她总说,如果徐志摩活着,一定会和她一样,喜欢这个社会的。

陆小曼:老了之后,终于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的那样

我相信,这些都是她的真心话,从她的画作中,我们也能感受到。

陆小曼不幸生在了民国。如果是现在,以她的才艺,不知是怎样的一番人生,也不必为谁背锅。

陆小曼也是幸运的,她于1965年,那个山雨欲来的年代去世,带着所有的美好。

还有老天给了她有三个呵护自己的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