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她是民国的著名才女,旷世美人,是胡适眼中“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是郁达夫赞叹的“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她与林徽因的家世、才华不相上下,但她的人生,远没有林徽因那般幸运——有幸福的家庭,有可爱的儿女,有骄傲的事业,有世人的赞誉和尊敬。


虽然几经挫折,她得到了理想的爱情,但她的这份爱情,却不被世人和苍天祝福。挚爱与她相伴七载即驾鹤西去,只留下她一个人,在波涛汹涌的尘世中枯寂、凋零。 


她的前半生,光芒四射,十里洋场,声名远播。但她后半生的剧情,急转直下,凄凉落寞。 


她是不可复制的孤品,她的女神风采,令无数男子追慕倾心。她,就是一代名媛,特立独行,独一无二的陆小曼。

豪门千金,风华无限


1903年,陆小曼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官宦之家。


她的父亲陆定,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前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后为国民党高官,任财政部司长和赋税司长多年,并且创办了中华储蓄银行,家财颇丰。


其母吴曼华,是江南名门闺秀,典型的文艺女青年。她不但古文功底深厚,而且擅长笔墨丹青。


无比优渥的出身,使陆小曼从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加之陆定夫妇生育的九个子女,前面的八个相继夭折,所以父母对陆小曼,百般骄纵和宠溺。


陆小曼遗传了母亲的美貌,也继承了她的才华。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之下,小曼聪慧颖悟,写得一手蝇头小楷,会弹钢琴,会写作,尤长绘画。


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陆小曼绘画作品

1918年,陆小曼进入北京圣心学堂读书。在俊男靓女比比皆是的贵族学校里,她鹤立鸡群,备受瞩目。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17岁时,因为精通英语和法语,陆小曼被聘请为外交部的兼职翻译,接待外国使节。虽然小曼当时年纪很轻,但在外交工作中,她表现得镇定从容,机智过人。


凭借出色的外交本领和难以模仿的风华气质,陆小曼成为和上海的唐瑛并驾齐驱的名媛,一时声震全国,人称“南唐北陆”。


当时的好莱坞电影公司,闻知陆小曼的大名,诚邀她去美国拍片,还汇来5000美元的巨款。但陆小曼不忍离开亲人,也不愿为外国人拍戏,于是退款婉拒了好莱坞。

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陆小曼

花落王家,貌合神离


1922年,在母亲的安排和撮合之下,陆小曼离开圣心学堂,与京城的青年才俊王庚结婚。


王庚是踩着七朵祥云,从西方取经回来的至尊宝:他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是艾森豪威尔的同学,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和文学学士。八年留洋结束,王庚一回国,便被任命为巴黎和会专员兼翻译官,航空局委员和陆军上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郎才女貌的结合,本应羡煞众人。但是这桩看上去完美无缺的婚姻,却没有为陆小曼带来幸福。


陆小曼生来浪漫,自由随性,她渴望的婚姻生活应该是灵犀相通,卿卿我我。但是军人王庚,他身上的铁血永远比柔情多。加之他的职务需要调动,他又将仕途当成生活的重中之重,在经营家庭时,还会时常显示出军人的强硬作风。


因而对于这段婚姻,陆小曼既后悔又痛苦。她说:“婚后一年多才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在性情与思想上不能得着安慰,我就改变了常态,埋没了自己的意志,葬身在热闹生活中,忘记我内心的愁苦。又因为我娇慢的天性不允许我吐露真情,于是直着脖子在人面前唱戏似的唱着,绝对不肯让一个人知道,我是一个失意者,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王庚

对于妻子的不快和失意,粗心的王庚竟然毫无察觉。他没有时间陪伴陆小曼,后来干脆委托徐志摩闲暇时,带陆小曼去玩耍游乐。


有了和徐志摩的接触,陆小曼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伴侣。她所向往的佳偶,不但要有供养她的奢侈生活的能力,而且要爱她如命,尤其要和她的心灵匹配。


徐志摩,无疑是她眼中的最佳人选。


彼时,徐志摩刚刚离婚,并且遭遇了追求林徽因的失败,情绪正值低落。在感情无处寄托之时,突然出现的陆小曼,就像一缕春风,立刻驱散了徐志摩满心的惆怅和忧郁。


在茫茫的人海里,他们彼此确定了眼神,不可救药地相互爱上了。


徐志摩说:“我再不能放松你,我的心肝,你是我的,你是我这一辈子唯一的成就,你是我的生命,我的诗。你完全是我的,一个个细胞都是我的。”


陆小曼说:“自从见着你,我才像乌云里见了青天,我才知道自埋自身是不应该的,做人为什么不轰轰烈烈地做一番呢?我愿意从此跟你往高处飞,往明处走,永远不再自暴自弃了。”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冲破阻力,终成眷属


陆小曼告诉母亲,她想和王庚离婚,母亲非常不解,认为她是看多了外国小说,在模仿那些人离经叛道的行为。


徐志摩告诉父亲,他要娶陆小曼,徐申如大为光火,坚决反对宝贝儿子娶一个婚内出轨的再婚女人。


但是徐志摩说:“爱情是我甘愿为之献身的宗教”。


陆小曼说:“我要往前走,不管前面有几多的荆棘,我一定直着脖子走,非到筋疲力尽,我是绝不回头的。”


最终,他们胜利了。


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婚礼合影

1926年10月,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他们俩怀着虔诚的心情,请梁启超来做证婚人,希望恩师能给予自己新婚祝福。不料在高朋满座的婚礼上,梁启超说: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致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行,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但愿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结婚!”


面对恩师的惊人之语,陆小曼和徐志摩颜面尽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尽管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被世人接纳和看好,但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彼此真心相对,尤其是徐志摩对陆小曼无条件地好,他对她的呵护和爱,让陆小曼重新找回了在少女时代被父母万分珍宠的感觉。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白头吟》


陆小曼从小金枝玉叶,挥金如土,追求物质享受是她生活的第一要义。结婚后,为了健康和美容,陆小曼要喝人奶,徐志摩二话不说,在家中养了奶妈,还有厨子、车夫等十多个仆人。  


陆小曼冬天要吃新鲜的水果,徐志摩一天十几样,不重复地给她四处淘换。除此,陆小曼还要抽鸦片,看戏,跳舞,置华服,频繁出入交际场合。


对于爱人的奢华排场和巨额消费,徐志摩从无意见,他所要做的,是使出十八般武艺来赚钱。他同时在几所大学授课,晚上还要在灯下辛苦写稿。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徐志摩和陆小曼

爱人罹难,洗尽铅华


徐志摩大多数时间在北京教书,他屡劝陆小曼随他北上,但陆小曼一则留恋大上海的纸醉金迷,二则徐志摩的朋友多在北京,他们对她均不友好。所以陆小曼不愿赴京,徐志摩只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回奔走。


为了节省开支,徐志摩通过自己的关系,经常搭乘那种不要钱的小飞机,仅1931年上半年,他就坐了8次这种免费飞机。  


生活表面的光鲜之后,不知何时已经有了虱子;曾经的神仙眷侣,因为经济的拮据,不断生出龃龉和罅隙。


在最后一次和陆小曼争吵之后,徐志摩负气离去。为了要听第二天林徽因在北京关于建筑学的演讲,他再次坐上了那种安全系数很低的飞机。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终于,徐志摩出事了,是空难。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陆小曼哭得死去活来,不省人事。但她的悲哀,换不来任何人的同情,人们纷纷认为她是杀死徐志摩的罪魁祸首。她的公公徐申如连徐志摩的葬礼,都不让她参加。陆小曼只能以未亡人的身份,和泪写下挽联: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徐志摩在世时,陆小曼是爱人掌心里的宝;徐志摩突然罹难,陆小曼犹遭当头棒喝,猛然惊觉。短暂地消沉之后,她一改从前喜欢热闹繁华的天性,缁衣素服,闭门不出。


她开始反省,反省她嫁给徐志摩的这几年,志摩对她的倾情付出。她恨以前的自己,恨自己的任性和自私,恨她只顾自己舒适安逸 ,却不知志摩因为爱她,才一直风尘仆仆地负重前行。

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陆小曼

心如古井,整理遗作


陆小曼新寡之时才29岁,一些恋慕她的男子,纷纷向她表白,愿意供养她的后半生,这些人之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胡适。但陆小曼已不能再爱,她的爱,在徐志摩从高空陨落的那一刻,随着那些飞机的残骸,已经永逝于碧海青天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其四》


当年跟王庚离婚时,陆小曼已有王庚的骨肉,为了跟徐志摩结合,她狠心打掉了孩子。由于手术做得很不成功,导致陆小曼从此不能生育,并且落下了一身病痛。


翁瑞午是徐志摩费尽周折,为陆小曼找来的按摩师。每当陆小曼的病痛发作,疼得呼天抢地之时,翁瑞午的一番祖传按摩功夫,总会手到病除,让陆小曼轻松很多。


徐志摩去世几年后,陆小曼的心情渐趋平静,她选择委身翁瑞午,和他同居。翁瑞午希望和陆小曼结婚,但她根本不需要这个名分,与做翁瑞午的太太相比,陆小曼更看重徐志摩遗孀的这个身份。

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晚年的翁瑞午与陆小曼

陆小曼从来不是轻率的,不管做出什么决定,她都听从于她的内心。在余下的年月里,陆小曼已从天上跌落人间,她不谈情爱,不需风月,她只要一种散发着烟火气息的寻常生活。


而支持她将这份寻常生活过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


陆小曼咬着牙,一边忍受着身体的病痛,一边战胜着重温那些文字时情感的折磨,她用了五年的时间,以蝇头小楷,一笔一划地将徐志摩的全集,全部整理誊写完毕。


在后来出版的过程中,没想到出现了很多的波折,徐志摩的全集文稿在战乱之中,被商务印书馆差点丢失,后来终于有幸找到,因为时局,又一度不能出版。直到二十多年后,《徐志摩全集》才隆重面世。


历经艰辛,陆小曼终于为亡夫做了她所能做的,她终于成为徐志摩生前希望她所能成为的那种人,她终于做了一点事业。在他们将来相见的时候,陆小曼必能对徐志摩含泪微笑了。

痴爱一生,寂寞而终


陆小曼说:“我和徐志摩的爱情得不到世人的认可,我追求的现世安稳也未有过,但我从不在意世人如何评价我。”


自从徐志摩离世,陆小曼就陷于舆论的中心,对她的指责和谩骂如潮水汹涌而至,但陆小曼从不做任何辩解。她已经辜负了徐志摩的深情,她只能用寂寞孤独的姿态,来表达她心中的愧疚和感恩。


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

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

——陆小曼


《徐志摩全集》出版以后,陆小曼最大的心愿已经了结,晚年时受国家和政府的关怀,陆小曼受聘于中国画院和文史馆,从而走上专职画家的道路。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巨变和风风雨雨,陆小曼此时才真正地站了起来。


陆小曼本来才情极高,有着多方面的专长,但因从小被父母畸形富养,她只知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构建。所以她一任自己的才华荒废沉睡,只要日子能过下去,她绝不去外面打拼,追求事业那更是别人的事。


有时想来,或许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有不同的使命。有的人为名而生,有的人为利而生,有的人为情而生,还有的人只是为了活着而生。


陆小曼当然是为情而生,“情“字在她的生活中比天还大。


情和爱是陆小曼的信仰,是她生活的第一需要,如果没有心心相印、可以共赴生死的爱情,陆小曼是没有办法活下去的。


徐志摩在世时,陆小曼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她得到了世界上最真诚、最炽烈、最完美的爱情。虽然苍天很快将徐志摩带走,但徐志摩将他对陆小曼的爱,全部写在了文字中,永远地留在了光阴里。


凭着那些文字,凭着对往日柔情缱绻的回忆,陆小曼获得了面对残生的勇气。


虽然陆小曼的后半生,翁瑞午给了她最妥帖的照顾,但陆小曼对翁瑞午说:“我对你只有感情,没有爱情。”

陆小曼:永不凋谢的爱

▲晚年的陆小曼

是啊,爱情和感情怎能一样,陆小曼对徐志摩的爱,那是倾尽一生的爱,是世界上最专一的爱,是欲将自己烧成灰烬的爱,它怎么能够被轻易代替?!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秋风词》


徐志摩曾经浪漫地写道:“案上插了一枝花便不寂寞,最宜人是月移花影上纱窗。”


妩媚多姿、顾盼生情的陆小曼,就曾是徐志摩案头的那枝花,在爱人的深情注视和精心浇灌下,恣意地盛放,散发迷人的幽香。


随着徐志摩的离世,美艳无比的陆小曼,渐渐消失了往日的颜色,最终凄凉地萎谢。


但是随着时光萎谢的,只是她的美貌和年华,陆小曼对徐志摩的爱,绵绵无绝,永不凋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