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廊房二條是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的一段區域,歷史上以經營古玩,玉器為名。自打前門有了北京坊之後,很多老胡同就已經失身了,比如頭條。現在再逛前門,更多的是北京坊這樣繁華,高大上的店鋪,現代感十足。像廊房二條這樣細細小小的古樸老胡同已經不多了。早些年晚上去的話,路燈不一定全都亮著,前門這樣深長鬍同特別多,四通八達怎麼走都能連上,就看你會不會走了。

文中照片均為當年拍攝,沒記錯的話,應該是蘋果4的“傑作”吧,那時候清晰度不高,但原汁原味,這麼多年過去了,廊房二條早已重新治理,爆肚馮也進行了新裝修,但小編此文追尋的就是裝修前老爆肚馮的樣子,味道和情懷。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別看衚衕窄小,裡面各種老北京吃食餐館林立,百年老店爆肚馮就藏身其中,前幾年每次去吃爆肚馮,進了衚衕,這一路上都是各種吆喝聲:“您幾位啊,裡邊請”,“正宗老北京烤鴨”,“老北京炸醬麵”,得從窄小的衚衕一路穿過人群,往深了走,才到爆肚馮。我第一次找爆肚馮的時候還露了個怯,雖然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但是北京的變化日新月異,一個地方很長時間不去,到了都不一定能再找著。我那次就把自己“丟”在大柵欄眾多的小衚衕裡了,半路上向一個外地保安問路,“勞駕問一下,爆肚馮怎麼走?”,記得特別清楚,保安說“這是前門大柵欄知道不?這街上沒有爆肚馮,有的話也是外地人開的不正宗,來北京去別處找正宗的吧”,瞬間我有點恍惚。。。。快速離開,絕不再走小黑衚衕,從大柵欄牌坊進去陽光大道,找廊房二條的牌子,一直往深了走,柳暗花明老字號爆肚馮赫然在目。下圖是當時拍的衚衕牌子,現在已經不長這樣了。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廊房二條兩邊很多二層小樓,陽臺上圍著欄杆,有點西洋風,透著之前是賣珠寶玉器的。爆肚馮就是這麼一座小二樓的老房子,門框,窗稜,匾額,充滿著歷史的沉澱,歲月斑駁,房頂上長滿了枯草,別看破舊,但就是這座雕刻著木花廊子的小樓前不管飯點還是其他時間,永遠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很多老北京和外地遊客就專門奔這一口來的。這就是中華老字號,百年老店的魅力所在。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店面不大,基本沒有裝修,環境的話,如果不是老字號又加上就好這一口,一般年輕人進門環顧一週就走了,上下樓,方桌木凳,古樸簡單,到處透著老北京的氣息,一層收銀臺,老闆娘親自坐鎮,那時候好像算賬還是撥拉算盤珠子。有一面牆上掛著爆肚馮的傳人與到店的明星或者領導合影的照片,還有關於爆肚馮的傳說。要到二樓,得爬一條特別陡又窄的樓梯,二樓空間更顯逼仄,房頂不高,只有幾張桌子,如果趕上吃銅鍋涮肉的,滿屋子羊肉味兒,一般窗戶都會開著,也不覺得涼。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不過冬天來的時候,挺佩服坐門口吃爆肚的人,雖然有門簾子擋風,但是食客進出的話也多少有些影響吧,就是因為生意太好了,排隊人多,所以趕時間的人顧不上挑選座位了。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爆肚馮的爆肚分羊肚,牛肚兩種,羊肚有肚領,肚板,葫蘆,食信、肚仁,散丹、蘑菇和蘑菇頭,牛肚有牛肚仁、百葉、牛百葉頭。另外還有拼盤,就是幾個不同部位的組合。老北京爆肚指的是水爆肚,熱水裡焯一下幾秒鐘出鍋,之後蘸著小料吃,焯的火候是關鍵,爆肚撈出來要鮮嫩脆爽,不軟不老,蘸著麻醬小料,配著燒餅,那叫一個香。除了爆肚之外,還有涮肉,主食肯定是燒餅,也有炒餅,炒疙瘩,羊雜湯。涼菜類有拌菠菜,拍黃瓜,炸花生米。飲料的話肯定是北冰洋啊,也有鮮橙多,可樂之類。老北京喜歡吃爆肚,尤其秋天有咬秋吃秋的說法,要吃秋有爆肚,這個時候來盤肚仁,牛百葉,焯個白菜粉絲,就著燒餅,再點倆涼菜,來瓶北冰洋,或者小二,趁熱吃,吃完一盤上一盤,那叫一個爽。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麻醬小料是秘製,鹹淡適中,有淡淡的甜來回味。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那時候一盤百葉量不少,價格記不清了,25上下?裝修後沒去過了,聽說漲到50了?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肚仁是我的大愛。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大白菜,葷素搭配。

前門廊房二條沒裝修前的“爆肚馮”您去過嗎?裝修後的味道變了嗎

只要是涮,就得配芝麻燒餅。

各位吃友,爆肚馮,爆肚滿,金生隆,您喜歡吃哪家?原來菜市口那家爆肚馮是不是不在了?裝修後的爆肚馮感覺如何?味道變了嗎?喜歡街頭巷尾今天分享的裝修前的老爆肚馮的朋友點點關注,點點贊,我會不定期發佈探店信息和美食食譜,歡迎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