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心悸


中醫內科學——心悸

一、概念

心悸是指氣血陰陽虧虛,或痰飲瘀血阻滯,致心失所養,心脈不暢,心神不寧,引起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不能自主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心悸發作時常有氣短、伴胸悶,甚至眩暈、喘促、暈厥;脈象或數,或遲,或節律不齊。心悸包括驚悸怔忡

二、病因病機

1.體質虛弱

中醫內科學——心悸


2.飲食勞倦

中醫內科學——心悸


3.情致所傷

中醫內科學——心悸


4.感受外邪

中醫內科學——心悸


5.藥物中毒

藥物過量或毒性較劇,損傷於心,可致心悸。如附子、烏頭,或西藥銻劑,洋地黃、奎尼丁、腎上腺素、阿托品等用藥過量或不當時,均能引發心動悸、脈結代一類證候。

6.病機轉化

心悸以虛為主,亦由虛致實,虛實夾雜。且虛實可相互轉化。如脾失健運,則痰濁內生,脾腎陽虛,則水飲內停,氣虛則血瘀,陰虛常兼火亢或夾痰熱,陽虛易夾水飲,痰溼氣血不足者,易見氣血瘀滯,瘀血可兼見痰濁;而實證日久,可致正氣虧耗。此外,老年人心悸多病程日久,往往陰損及陽,陽損及陰,而成陰陽俱虛證候。

中醫內科學——心悸


三、診斷要點

1.症狀:自覺心慌不安,心跳劇烈,不能自主,常伴有胸悶不適,氣短,乏力,頭暈,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見暈厥。

2.聽診:心搏或快速,或緩慢,或忽跳忽止,或伴有心音強弱不等。

3.脈象:可有數、疾、促、結、代、沉、遲等變化。

4.誘因:發作常由情志刺激、驚恐、緊張、勞倦過度、飲酒飽食等因素而誘發。

5.輔助檢查:測血壓、X線胸部攝片及心電圖等檢查有助於明確診斷。

四、鑑別診斷

1.胸痺心痛

除見心慌不安,脈結或代外,必以心痛為主症,多呈心前區或胸骨後刺痛、悶痛,常因勞累、感寒、飽餐或情緒波動而誘發,多呈短暫發作。但甚者心痛劇烈不止,唇甲紫紺或手足青冷至節,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直至暈厥,病情危篤。胸痺心痛常可與心悸合併出現。

2.奔豚

奔豚發作之時,亦覺心胸躁動不安。

《難經·五十六難》曰:“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稱之為腎積。

《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故本病與心悸的鑑別要點為:心悸為心中劇烈跳動,發自於心;奔豚乃上下衝逆,發自少腹。

3.卑惵

《證治要訣·怔忡》描述卑傈症狀為“痞塞不欲食,心中常有所歉,愛處暗室,或倚門後,見人則驚避,似失志狀”。

卑惵病因為“心血不足”,雖有心慌,一般無促、結、代、疾、遲等脈象出現,是以神志異常為主的疾病,與心悸不難鑑別。

五、辨證要點

1.分清虛實

(1)心悸證候特點多為虛實相兼,故當首辨虛實。

虛——臟腑氣、血、陰、陽之虛。

實——痰、飲、瘀、火之邪實。

(2)分清虛實之程度,正虛程度與臟腑虛損情況病情輕重有關。

一髒虛損——輕, 多髒虛損——重。

(3) 邪實方面。

單見一種夾雜——輕,多種合併夾雜——重。

2.詳辨脈象變化(括號內容為脈率,單位:次/分)

脈搏的節律異常為本病的特徵性徵象,故尚需辨。

(1)脈率快速型心悸——陰虛火旺,肝鬱化火,痰火擾心。

數—— 一息六至(108) 疾——一息七至(126)

極—— 一息八至(144) 脫——一息九至(162)

浮合——一息十至(180)

(2)脈率過緩型心悸——心氣虛,心陽不振。

緩——一息四至(72) 遲——一息三至(54)

損——一息二至(36) 敗——一息一至(18)

奪精——兩息一至(9 )

(3)不整型心悸

促——數時一止,止無定數。

結——緩時一止,止無定數。

代——緩時一止,止有定數。

促——陽盛。

數——陽。

數、促而沉細、微細,伴面浮肢腫,動則氣短,形寒肢冷。

舌淡——虛寒,脈證不符,舍脈從症。

遲、結、代——虛寒。

遲而無力——虛。

結——陰盛,氣血凝滯。

代——元氣虛衰、髒氣衰微。

久病體虛,脈弦滑搏指——逆;脈證不符,舍脈從症。

病情重篤,脈散亂模糊——病危。

3.結合辨病辨證

功能性——快速型心悸——心虛膽怯。

冠心病——陽虛血瘀,痰瘀交阻。

風心病——風溼熱邪雜至,合而為痺,心脈痺阻。

病毒性心肌炎——初起多為風溫犯於肺衛,繼之熱毒逆犯於心,隨後呈氣陰兩虛,瘀阻脈絡。

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心陽不振,心搏無力所致。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腎陽虛為本,水飲內停為標。

4、辨驚悸與怔忡

(1)驚悸與怔忡的區別

中醫內科學——心悸


(2)驚悸、怔忡的聯繫

驚悸日久轉化為怔忡。

1.由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心神失養所致——治當補益氣血,調理陰陽,配合應用養心安神之品。

2.由痰濁、水飲、瘀血等實邪所致——治當化痰,滌飲,活血化瘀,配合應用重鎮安神之品。

3.虛實夾雜時,當根據虛實輕重之多少,靈活應用益氣養血,滋陰溫陽,化痰滌飲,行氣化瘀,養心安神,重鎮安神之法。

4.臨床上心悸表現為虛實夾雜時,當根據虛實輕重之多少,靈活應用益氣養血,滋陰溫陽,化痰滌飲,行氣化瘀,養心安神,重鎮安神之法。

七、分證論治

1.心虛膽怯

主症:心悸不寧,善驚易恐,稍驚即發,勞則加重,自汗,坐臥不安,惡聞聲響,少寐多夢而易驚醒,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動數,或細弦。

治法:鎮驚定志,養心安神。

方藥: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硃砂。

龍齒、琥珀、磁石——鎮驚寧神;

硃砂、茯神、菖蒲、遠志——安神定驚;

人參——益氣養陰。

2.心脾兩虛

主症:心悸氣短,失眠多夢,神疲乏力,納少腹脹,大便溏薄,眩暈健忘,面色無華,口唇色淡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血養心,益氣安神。

方藥:歸脾湯。

當歸、龍眼肉——補養心血;

黃芪、人參、白朮、炙甘草——益氣以生血;

茯神、遠志、酸棗仁——寧心安神;

木香——行氣,使補而不滯。

3.肝腎陰虧

主症:心悸失眠,眩暈耳鳴,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腰膝痠軟,視物昏花,兩目乾澀咽乾口燥筋脈拘急,肢體麻木急躁易怒舌質紅少津,苔少或無,脈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養心安神。

方藥:一貫煎合酸棗仁湯加山萸肉。

山萸肉、熟地、枸杞子——滋補肝腎;

沙參、麥冬、知母——滋陰潤燥;

酸棗仁、茯神——寧心安神;

川楝子——疏肝理氣,使滋而不膩;

甘草——調和諸藥。

4.心陽不振

主症:心悸不安,形寒肢冷,動則尤甚,胸悶氣短,面色晄白,畏寒喜溫,自汗,心痛時作。舌質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心陽。

方藥: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炙甘草——溫補心陽;

生龍齒、生牡蠣——安神定悸。

5.水飲凌心

主症:心悸,眩暈,肢面浮腫,下肢為甚,甚者咳喘,不能平臥,胸脘痞滿,納呆食少,噁心嘔吐,渴不欲飲,形寒肢冷,小便不利。舌質淡胖,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細而滑。

治法:振奮心陽,化氣利水。

方藥:苓桂術甘湯。

茯苓——淡滲利水;

桂枝、炙甘草——通陽化氣;

白朮——健脾祛溼。

6.血瘀氣滯

主症:心悸,心胸憋悶,心痛時作,兩脅脹痛,善太息,形寒肢冷,面唇紫暗,爪甲青紫。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結,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方藥:桃仁紅花煎。

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活血化瘀;

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氣通脈;

生地、當歸——養血和血。

7.痰濁阻滯

主症:心悸氣短,胸悶脹滿,食少腹脹,納呆,噁心嘔吐,或伴煩躁失眠,口乾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

治法:理氣化痰,寧心安神。

方藥:導痰湯。

半夏、陳皮、制南星、枳實——理氣化痰;

茯苓——健脾祛痰、安神;

遠志、酸棗仁——寧心安神。

8、邪毒犯心

主症:心悸,胸悶,左胸隱痛,氣短,發熱,惡寒,咳嗽,神疲乏力,口乾渴,舌質紅,少津,苔

薄黃,脈細數,或結代。

治法:清熱解毒,益氣養陰。

方藥:銀翹散或生脈散加減。

金銀花、連翹——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薄荷、牛蒡子——疏風散熱;

蘆根、淡竹葉——清熱生津;

桔梗——宣肺止咳;

人參——益氣生津;

麥冬——益氣養陰生津;

五味子——生津止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