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死的特別窩囊的皇帝?

無聊閒人293


據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算起,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長達2132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

另外柏楊在《帝王之死:歷史上死得最難看的二十七位帝王》中指出:中國從皇帝軒轅到清代溥儀,中國出現了三百九十七個帝和一百六十二個國王,這五百五十九個稱王稱帝的頭目中,約有三分之一死於非命。

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帝王的死形形色色,有日夜作樂死在女人肚皮上的,有掉進茅坑被淹死的,有被困餓死的,也有被政敵殺死的。

皇帝不同於咱們平頭老百姓,每個皇帝的死都在歷史中會留下一筆。由於書生只是有限,這裡就簡單舉幾個自秦王嬴政稱始皇帝以後,死的比較奇葩的幾任皇帝吧,以供大家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的談資。

第一位:晉孝武帝司馬曜

東晉王朝的第九任皇帝,晉簡文帝司馬昱的第六子。

東晉王朝自立國以來便在門閥士族的控制之下,司馬曜在11歲的時候,就在當時最大權臣大司馬桓溫的掌控下以皇太子身份繼承皇位。後來桓溫去世,門閥政治格局依然延續,實權由以謝安為代表的陳郡謝氏掌握。淝水之戰勝利後,門閥士族之間發生內訌,出現了人才斷層的空檔期,司馬曜乘機恢復司馬氏皇權,成為東晉開國以來最有權利的皇帝。

然而在嚐到權利滋味後的司馬曜,又很快耽於享樂,沉迷酒色,朝政日漸昏暗。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九月二十日,皇帝司馬曜在與自己寵妃張貴人在後宮清暑殿一起喝酒。酒過三巡,司馬曜已經喝的暈暈乎乎,看著面前心愛的女人,就開玩笑的說到:"你看你都快近三十的人了,臉蛋也沒有以前漂亮了,又不下蛋,還白佔著一個貴人的位子,明天我就要廢了你,另找個年輕漂亮的姑娘。"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張貴人就在司馬曜酒醉熟睡之際,讓心腹宮女用被子把睡夢中的司馬曜給活活捂死了,然後對外宣稱其在睡夢中魘崩。這年司馬曜年僅三十五歲。


第二位:梁武帝蕭衍

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出身蘭陵蕭氏,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南齊時,蕭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間兩次參與抵禦北魏,頗受齊明帝寵待。後來,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稱帝,又讓蕭寶融“禪位”,建立南梁。蕭衍在位期間,留心政務,糾正宋、齊以來種種弊政,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

然而在蕭衍晚年,隨著年事增高,開始怠於政事,又沉溺佛教。侯景在北齊、西魏混不下去了,前來投奔南梁,當初就有人知道侯景的為人,進行反對。但是蕭衍很高興,封其為河南王、大將軍,並派軍北上迎接侯景。後來侯景發動叛亂,將梁武帝蕭衍控制起來,並減少日常生活供應,最後在憂憤中一病不起。太清三年(549年)五月初二,蕭衍躺在臺城皇宮淨居殿,嘴裡發苦,索要蜂蜜不得,便在飢渴交加中逝世,享年八十六歲。


第三位:明光宗朱常洛

大明王朝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長子。

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鈞偶然臨幸宮女所生。明神宗專寵鄭皇貴妃,對自己的這位長子不怎麼待見。從小不得父愛的朱常洛,身陷黨爭和皇權交替問題,經歷了國本之爭、梃擊案等重大歷史事件。明神宗駕崩後,朱常洛本來以為新君繼位,開始任用賢臣,革除弊政,積極改革,罷除礦稅、榷稅,撥亂反正,重振朝廷綱紀。朝野對於這位新君頗為感動,都認為會有一番作為。

然而剛坐上皇帝寶座的朱常洛,可能之前壓抑的太厲害了。在個人生活上,開始沉湎酒色,縱慾淫樂,導致身體日益羸弱。後來有人進獻紅丸,稱為仙藥,本就虛弱的朱常洛服用後,本以身體被掏空後,加之猛藥鞭撻。泰昌元年九月二十六日(1620年)五更,朱常洛駕崩,在位僅僅一個月,史稱“紅丸案”,時年三十八歲。


安定郡小書生


三國時期曹魏第四個皇帝——曹髦。

眾所周知,曹魏亡於司馬家族,就是被曹操稱作有“狼顧之象”的司馬懿的家族。不過司馬懿在曹丕在位期間還是忠心耿耿,毫無二心的(至少表面上如此)。趕時髦的是他的兒子——司馬昭。

此時司馬家在朝中勢力龐大,想篡位的心思可謂“路人皆知”,而魏帝曹髦自然清楚。於是這曹髦就打算先下手為強,直接辦了司馬昭,可大臣都怕得罪了司馬昭,最後只有幾個從小跟著他都的太監願意幫忙,曹髦新一橫,太監就太監吧!

這邊曹髦帶著這群太監隊伍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另一邊司馬昭卻早早得到消息,皇帝要辦我?

他怕嗎?當然不!只是現在篡位的時機還不夠成熟而已,於是司馬昭吩咐收下:你把皇帝弄回去吧,來了也不能把我怎麼樣,還很沒面子。

這收下得令,轉念一想,那皇帝雖然帶了群太監,可畢竟人多勢眾,我這光桿司令可不行,帶個幫手吧!誰呀?一個車伕。

不過,這車伕是司馬昭的鐵桿粉絲,容不得其他人說司馬昭半個“不”字兒。

二人得令出發,迎面就碰上了那群太監隊伍,曹髦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走在最前。

“司馬昭!王八蛋!我要殺了你!”

這邊司馬昭的手下剛開口欲勸,可這車伕不高興了!

“呔!你是什麼人!敢罵我家司馬大人!”

曹髦也愣了,我堂堂一國之君,你個車伕敢跟勞資大呼小叫的?!

“我可是當今……”

“呸!我不管你是誰!罵我家司馬大人,就!不!行!”

“我可是當今聖……”

“你愛剩啥剩啥!罵我家司馬大人,我就打死你!”

曹髦一聽也怒了,本來活得就窩囊,一個車伕也跟我囂張。

結果就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場景,一個皇帝,九五之尊;一個司機,鄉野村夫,倆人就這麼在大街上你一拳我一腳的打起來了。

更巧的是這車伕,一不小心就把曹髦給打死了。

“讓你罵我家司馬大人,活該!hetui~”

曹魏第四帝曹髦可能不是死的最慘的皇帝,但應該算死的最奇葩的皇帝了。

#青梅煮酒ace#



青梅煮酒ace


歷史上死的最窩囊的當屬東晉孝武帝了!

四歲時被封為會稽王,十一歲被封為太子繼承皇位、但孝武帝耽於享樂,沉湎酒色,又與司馬道子爭權,形成“主相相持”的局面,造成朝政日趨昏暗。最後孝武帝與寵姬張貴人酒後戲言,導致張貴人一怒之下叫來心腹宮人將熟睡中的孝武帝用被子捂死,對外宣稱其在睡夢中魘崩。孝武帝駕崩時年僅三十五歲。死後廟號烈宗,諡號孝武皇帝,葬於隆平陵

睡夢中就被人整死了,你說窩囊不窩囊[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大頭微視界


公元549年五月初二這一天,南朝梁的皇宮淨居殿中,一位耄耋老人正躺在床塌之上,微微睜開雙眼,嘴裡不由得一陣發苦,他用力撐了撐身子,對外面喊道:“蜂蜜!蜂蜜!”片刻之後,竟無人應答。

這時,他才想起,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一口食物、喝過一口水了。他的嘴角早已因為乾涸而裂開了,一生之中的點點滴滴在他的腦海中略過,還記得47年前,他接過禪讓而來的傳國玉璽,成為一朝天子,恍如隔世。

他便是“漢初三傑”之一蕭何蕭丞相的二十五世孫——梁武帝蕭衍,在84歲那一年,他接納了在北朝無處容身的侯景;85歲這一年,“侯景之亂”暴發,他自己引進來的狼親手奪走了原屬於他的權力。

在他一生之中的最後一刻,他依舊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一切都是真的。然而,這一刻,不要說蜂蜜,他連喝一口水的權力都沒有了。就這樣,中國古代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最後在飢渴交加中死去了,享年86歲。


水一白聊歷史


歷史上死的窩囊的皇帝還真是存在的,當然所謂窩囊並不是指的因為兵敗山倒而自殺的那種,而是指的這個人死法特別窩囊的那種。下面直接上乾貨。



司馬曜被宮女悶死

司馬曜就是司馬懿的後代,他是東晉的一位皇帝,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就是他主導的,他也是東晉皇帝裡面掌握實權比較多的一位皇帝了。

按說司馬曜也是有能耐的怎麼會死的那麼窩囊呢?原來都是喝酒惹的禍,這個人是個酒鬼,就是喝酒不要命的那種。有一天他喝了很多酒,他的妃子就勸他,結果兩個人就大吵起來,而且司馬曜揚言要廢掉這個妃子。這個妃子害怕了,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等到司馬曜熟睡的時候令宮女往司馬曜身上蓋了很多的被子,就這樣被活活悶死了。



北宋徽、欽二二帝被折磨而死

早說歷史上最窩囊的皇帝莫過於宋徽宗了,而宋欽宗是他的兒子,窩囊程度也隨他的父親,不過由於他在位時間太短,所以大家主要還是罵他的父親宋徽宗。

宋徽宗是一個非常有才的文人,但是卻不是一個好皇帝,他的才華都用到了舞文弄墨上面,因此他把國家治理的一塌糊塗,終於在靖康之亂中被金人擄走。

大宋兩個皇帝都被金人擄走了,而且不把他們當人看,若是他們兩個有骨氣的話必定不會遭那個窩囊罪的,但是徽、欽二宗卻可以忍受,終於被活活折磨而死,真的是歷史上最窩囊的兩個皇帝了。

晉景公

晉景公就有意思了,據說他做了一個噩夢,有惡鬼索命,他心中非常害怕於是就招人占卜。這個占卜師是個二貨,直接說晉景公吃不上今年麥子,這時候剛剛打春,再過半年就收麥子了,所以晉景公非常生氣於是將二貨占卜師逮捕入獄。

等到新麥子下來的時候晉景公肯定是想先嚐一下的,於是就高興的和群臣一起用膳,哪隻還沒有開吃的時候晉景公鬧肚子痛了,於是就去廁所了,結果掉在糞坑裡淹死了,這真的有點窩囊了。


唐朝的長老


要說古代的皇帝最窩囊的死法不是病死、不是累死、不是被敵人殺死,而是被自己的兒子篡位弒君。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英雄了一輩子,一輩子的高高在上,最後反而被自己的兒子給殺死了,你說得有多麼的窩心,所以這應該是古代皇帝最窩囊的死法。

這樣的皇帝在古代還不少,比如: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南北朝時期北魏政權的開創者拓跋珪,公元386年即位稱帝,在位24年。他勵精圖治開疆擴土,帶領弱小的鮮卑族創立了雄踞北方的北魏政權。

拓跋珪有一個兒子叫拓跋紹,此人“兇狠儉悖,不遵教訓”,他的母親賀氏原本是拓跋珪的姨母,後來被拓跋珪霸佔,接到宮中。

道武帝拓跋珪晚年性情大變,動輒就責罰別人,賀氏因犯錯險些被處死,拓跋紹為了營救自己的母親密謀闖入宮中殺死了拓跋珪。

不久拓跋紹也死在了拓跋珪的長子拓跋嗣手中。

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歷經苦難終於在581年2月代周稱帝,建立隋朝,他在位23年,攻滅了陳國,結束了分裂數百年分裂局面,創立了“開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隋文帝楊堅最初立的太子為楊勇,但是在楊勇當太子期間並不得皇后的喜愛,另外再加上楊廣為了當上太子,經常在皇后面前偽裝得到了皇后的喜愛,楊勇被廢,楊廣被立為太子。

後來隋文帝楊堅病重,太子楊廣急於當皇帝,“原形畢露”,不僅調戲楊堅的愛妃,還與大臣楊素寫信商議對策。

楊堅知道後決定廢除太子,重新擁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先下手為強率親信包圍皇宮,將楊堅害死,自己即位稱帝。


木頭文化


中國數千年曆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就是皇帝,是封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有主宰生殺的大權。因此,皇帝駕崩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發展,所以他們的死也會被各種文獻記載,要論特別死的窩囊,那麼下面這幾位應該榜上有名!

被雷劈死的皇帝——商王武乙

說到被雷劈死,大家可能會想到清朝的嘉慶皇帝,相傳嘉慶的幾種死因都和雷劈有關,不過這些都沒有正史記載。然而,歷史上真有一位皇帝死於天雷之下,他就是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武乙。

武乙在位期間,正處在商朝國力逐漸走向衰落的時候,加上武乙在位期間暴戾無道,以致於搞得臣民怨恨,紛紛敢怒而不敢言。此外他還貪淫好色,對國家政事不聞不問,只顧自己享樂。如此一個昏庸殘暴、不行正道的君王,或許他最終的死正應驗了那句“為非作歹,天打雷劈”的古話。《史記·殷本紀》記載:帝武乙,暴雷震死。真可謂是天怒人怨遭了天譴了。

舉重失敗被砸而亡的皇帝——秦武王贏蕩

說起秦武王,他對秦國是有一定功績的,雖然在位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年,但他在位期間,平定蜀亂,設左右丞相之職,連橫衛秦,可以說是很有能力的一位皇帝。之所以有些電視劇把他演繹的有勇無謀,空有一身力氣,就是出自他的死因。《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秦武王在一次舉重比賽中,大鼎脫手,砸斷了脛骨,當天夜裡便氣絕身亡了。

掉進廁所被溺而亡的皇帝——晉景公姬獳

這位天子死的著實有些窩囊,他就是晉國的皇帝晉景公。據《左轉》記載他:將食,脹,如廁,陷而卒。晉景公看到麥子熟了,便讓御廚把新麥熬成粥,正準備吃粥的時候,忽覺肚子脹,於是上廁所,不小心跌進茅坑,死了。

說到這裡,小編認為還是孟子說得好,得民心者的天下。皇帝,無論生前如何榮華富貴,想要流芳百世,還得心繫天下黎民。否則,百年之後也就是一堆黃土罷了,生前的那些事都將會成為一紙笑談。





KaoLa


首先窩囊一詞出自徐遲《哥德巴赫猜想》二:“只是他瘦削、弱小,光是這副窩囊樣子就不能討人喜歡”,意思是指受了委屈心裡不痛快,形容人沒有能力,膽小怕事,懦弱。

那歷史上又有哪些皇帝死的特別窩囊的呢?

1.孝靜帝元善見

孝靜帝元善見,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孫。孝靜帝文武雙全,有孝文帝遺風,但是面對強橫的權臣高澄,他就成了十足的受氣包,國家大事他連過問的權力都沒有,最後也死的莫名其妙。北魏末年,時局動盪,烽煙四起。北魏同時出現了元善見和元修兩位皇帝,從而分裂為兩部分。而早年參加杜洛周起義軍的高歡遙控朝政。專擅東魏朝政16年之久。此時孝靜帝元善見才十一歲,面對這種複雜的局勢,是孝靜帝所無力應付的,只能對高歡唯命是從。可從當時一首童謠:

“可憐青雀子,飛來鄴城裡。羽翮垂欲成,化作鸚鵡子。”

其中青雀,暗指孝靜帝;鸚鵡,暗指高歡。這首童謠,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權的一敗塗地和少年天子的艱險處境。高歡的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討伐叛逆、復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輕易篡位稱君。 武定五年(547年),高歡去世,其長子高澄承襲父職,繼續把持東魏朝政。高澄想法可跟父親不同,他認為天下是他們高家打下來的,所以皇上也應該姓高,於是派人時時監視孝靜帝的一舉一動,等待著時機。

據《魏書·孝靜紀第十二》“齊文襄王……以大將軍中兵參軍崔季舒為中書黃門侍郎,令監察動靜,小大皆令季舒知。……帝嘗與獵於鄴東,馳逐如飛。監衛都督鳥那羅受工伐(人名)從後呼帝曰:‘天子莫走馬,大將軍怒。’文襄嘗侍飲,大舉觴曰:‘臣澄勸陛下酒。’帝不悅,曰:‘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文襄怒曰:‘朕!朕!狗腳朕!’文襄使季舒毆帝三拳,奮衣而出。”

記載文中主要講了兩個事件:一是孝靜帝跟高澄一起外出打獵,孝靜帝一時高興,縱馬狂奔。監衛都督鳥那羅受工伐在後面喊道:“您不要騎馬,大將軍該不高興了。”孝靜帝心裡那叫一個氣呀,可他卻什麼也不敢說。二是高澄跟孝靜帝一起飲酒,高澄舉起酒杯向孝靜帝勸酒。孝靜帝覺得受辱不肯喝,高澄大怒,竟然派大臣打了孝靜帝三拳後拂袖而出。孝靜帝捱了大臣的打,還是一聲不敢出。由此兩件事情可以看出當時的孝靜帝是活的多麼窩囊。

後來高澄被侍從刺死,孝靜帝以為可以掌權的時候,高澄次子高洋再繼任父兄之職,逼迫孝靜帝禪位,改國號為齊,自此東魏滅亡。高洋並於次年設宴款待孝靜帝時,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孝靜帝沒有防備,結果中毒而死。年僅二十八歲。最後葬於鄴郡漳河以北。

2.宋光宗趙惇

宋光宗趙惇是宋朝第十二位皇帝,他又窩囊在哪呢,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怕老婆,還怕的嚇出病的那種。所以這就得從他的皇后李鳳娘說起,李鳳娘是個嫉妒心超強,心狠手辣的女人。光宗即位後病情時好時壞,無法正常處理朝政,這就給了李鳳娘干預朝政的機會,但他不像武則天那樣,權力對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為孃家大撈好處。面對強悍的妻子,懦弱的光宗既懼怕又無可奈何。

“帝嘗宮中浣手,睹宮人手白,悅之。他日,後遣人送食合於帝,啟之,則宮人兩手也”。又黃妃有寵,因帝親郊,宿齋宮,後殺之,以暴卒聞。是夕風雨大作,黃壇燭盡滅,不能成禮。帝疾由是益增劇”

李鳳娘不允許光宗跟別的女人接觸。有一天早上光宗起床洗手,看到宮女的手很漂亮,就摸了一把。結果當天中午李鳳娘派人送來一個食盒,裡面裝的正是那位宮女的手。光宗被嚇得暈了過去。醒來後重病纏身。就在他養病期間,只有黃貴妃一個人陪著他,李鳳娘知道後妒火中燒,把黃貴妃活活打死,謊稱暴病身亡。宋光宗心如刀絞,明知實情卻不敢責備李鳳娘一句。就在李鳳孃的一再刺激下,宋光宗終於精神徹底崩潰。

也有傳聞成了精神病,雖然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無法否認的是宋孝宗的境遇及表現,完全有這種可能。《朝野遣記》記宋光宗在參加太廟祭祀,遇到了一系列的突發而詭異的情況後,因震懼而感疾,“噤不知人,張口囈言”。宋光宗從此精神失常,後宮暗暗稱其為“風皇”,也就是“瘋皇”。最終宋光宗趙惇因病崩於壽康宮。

3.光緒帝

愛新覺羅·載湉,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光緒親政時,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但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自“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被慈禧幽禁於西苑瀛臺,成為無枷之囚。最終雖返京,但慈禧仍對他嚴加控制。

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緒生病臥床。這時慈禧也生病了。光緒在日記中寫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覺得老佛爺(指慈禧)一定會死在我之前。如果這樣,我要下令斬殺袁世凱和李蓮英。”不料這段日記被李蓮英獲悉,他立即報告了慈禧,說:“皇上想死在老佛爺之後呢!”慈禧聽了,恨恨地說:“我不能死在他之前!”最終光緒暴崩,第二天慈禧也去世。光緒帝雖有一番壯志的政治抱負,無奈朝廷腐敗,終落得一個沒能成就偉大事業的人。

對於光緒之死,眾人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慈禧下令在自己之前害死了一直與自己矛盾不斷的光緒皇帝。也有人認為是袁世凱所為,因為戊戌變法的失敗,直接導火線就是袁世凱的告密,因為這事光緒才被幽禁於西苑瀛臺,經過這一變故,光緒帝對袁世凱可以說恨之入骨。袁世凱對自己的處境也心知肚明。慈禧一旦駕鶴西去,光緒重新掌權,必定找他算賬,所以才先下手為強。

再如宋仁宗,宋欽宗被俘虜後,被行牽羊禮,包括被俘虜的太后、后妃、公主、宗室女眷也很慘,她們都淪為金人的妓女、性奴,被金人輪番姦淫、玩弄。“牽羊禮”的過程是,脫去北宋傳統的衣服,換上金國的服飾,最後打扮成綿羊的樣子,這樣一來不管是男是女上身都是沒有任何衣物可以遮羞。然後再在金國的宗廟裡,對著金人的祖宗下跪。並且要發誓,從此一切都聽金人。金人這一做法可以說是非常侮辱人的行為。換做任何一個有點民族氣節的人都會受不了這般待遇。但是宋徽宗、宋欽宗父子怕死。為了活命他們出賣了自己尊嚴。最後也都慘死在北方。可以說是很窩囊了。

溥儀皇帝,清朝末代皇帝,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做了傀儡皇帝的這段時間也非常痛苦,傳聞自己的妻子還跟侍衛發生關係,生了別人的孩子,最後被溥儀焚化。八年抗戰,日本戰敗後,溥儀想逃到日本,卻被蘇聯給抓走,關了五年後才押解回國,回國後又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了九年後,才成為了一個公民。

據說有次溥儀休息,他便萌生了重回皇宮看看的想法,而這時故宮已經成為景點,任何人都可以進去參觀,但是需要買票,溥儀只能按規矩乖乖排隊買票。當他站在人群隊伍裡排隊時,誰能體會到歷代皇帝回家也要排隊買票的那種心酸,失落,惆悵的心情。最終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溥儀一生也可說是較為窩囊的,但是在東京審判上,溥儀也展示了自己一生中最硬氣的八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