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進入“拍球效應”,深刻的感情越吵越好

導語

世界上最經典的伴侶吵架模式應該是:

女:你最好給我解釋清楚,不解釋清楚,我跟你沒完

男:好,你聽我給你解釋

女:我不聽我不聽

……………………….

女:你根本就不懂我

男:你不說我怎麼懂

女:你根本就不愛我,愛我的人怎麼會不瞭解我

男:…………………

這雖然是一場無厘頭的吵架,但是卻給我們透漏出一個信息, 在親密關係中,不可避免會和另一半產生分歧。當意見不同,選擇不一樣,甚至是深層次價值觀不吻合的時候,該如何應對呢?一次分歧,可能成為一段感情潛在的傷口;處理好情緒,避免出現"拍球效應"。

伴侶有分歧 | 切忌進入“拍球效應”,深刻的感情越吵越好

"拍球效應"是什麼呢?

“拍球效應”顧名思義是指當你用力去拍球,球面承受的壓力越大,彈跳的越高。人一旦承受的壓力越大,人的潛能發揮程度越高,反之,人的壓力較輕,潛能發揮程度就較小。

在爭吵中,兩人之間的相互攻擊,對方承受的壓力變大,內在潛能發揮的就越大。所以當我們與對方發生爭吵或意見不和時,最好有一方停止爭吵,給予雙方冷靜的思考時間,避免跟對方繼續爭吵,吵的越兇,"拍球"的彈力越大,反而會適得其反。

既然視她為你的伴侶,那就應該讓拍球效應慢慢過渡,把它控制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迅速讓雙方消火。

伴侶有分歧 | 切忌進入“拍球效應”,深刻的感情越吵越好

為什麼恰當的"拍球效應"在親密關係中很重要呢?

1,吵架可以促進感情深度溝通的機會,卻被大多數人變成了發洩負面情緒的過程。吵架過程中,70%吵情緒,30%才是吵的事情本身。

"拍球效應"是讓你適當的做些妥協,在能夠獨自處理好自己的情感時,去安撫對方的情緒,避免在關係上更加緊張,出現火上澆油的狀態,很多情侶分手就是一時情急之下話趕話說出來的。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適當的處理自己的情緒,這樣會導致事物本質上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會出現新的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偶爾有次菜市場看見賣菜的和買菜的兩個人在吵架,你一句,我一句,聲音越來越大聲,越罵越激烈,話也越來越難聽,最後都開始動手了。直到城管來了才解決。這種事情感覺就像是在拍皮球,拍的力量越大,球就會彈得越高,你用的作用力有多大,收到的反作用力也會有多大。兩個人吵架時,一方緊逼不放,咄咄逼人,另一方也不會善罷甘休,而是變本加厲,愈演愈烈,越吵越兇,最後拳腳相加。

伴侶有分歧 | 切忌進入“拍球效應”,深刻的感情越吵越好

2,在雙方吵架或者鬧矛盾的時候,要控制好情緒,儘量冷處理尋求解決途徑,而不是破罐子破碎,讓矛盾深化,讓關係惡劣,如此才能更好地守護婚姻。

所以說爭吵比隱忍更有利於感情的發展,舉個常見的例子:伴侶之間的"冷暴力",這種就是不管你怎麼解釋,對方都對你置之不理,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消耗感情,用冷暴力來考驗對方,只會把兩個人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你不是天生高冷,就是考驗對方。如果別人是想要解決問題的態度來和你溝通的,那麼你的這種態度會導致你們這段關係破裂,因為人的耐心是有限的。在得不到對方的回應時,就會感覺很疲憊,從而會在別處尋找感情的慰藉。

伴侶之間的吵架本質上都是屬於對愛有渴望的。

兩個彼此依戀,又相互獨立的人,性格是不可能完全融合在一起,總會有不同的觀點和意見發生衝突,積少成多總會爆發出大問題。當你們的情緒是穩定的,這時候的"吵架"才是真正有效的溝通,才能真正解決分歧矛盾。

伴侶有分歧 | 切忌進入“拍球效應”,深刻的感情越吵越好

1、互相換位思考,把你放在伴侶的立場;努力感受他或她的行事方式;向伴侶反饋你對他或她所說話的看法以及感受。

大部分女生在感情中往往是沒有安全感的,有時候吵架並不是為了尋求解決方案,而僅僅是需要得到情感撫慰和感同身受的理解。

比如有時候為了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吵架,比如說女生想讓另一半陪她逛街,可男生喜歡玩遊戲,這會讓女生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在對方心中沒有地位,導致心裡不舒服。直接告訴他自己想要什麼,說出來,不要老是讓對方去猜。

男生在感情中並沒有那麼敏感,你表現得若無其事,他或許就真的以為你一切都好,所以你想要什麼,就要直接告訴他。不要因為害羞隱藏自己真實的訴求,如果你的需求沒有滿足,你就會用更隱性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不滿和不安,卻完全沒有辦法讓對方察覺到,最後一定會出問題的。

伴侶有分歧 | 切忌進入“拍球效應”,深刻的感情越吵越好

2、這個世界的樂趣在於它表現出無限的豐富和寬容,並在我們的生活中投射出各種可能性。每個人都是一個具有獨立意義的生命體,都有自己的特定屬性。正是因為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我們才有了認同的程度,才成為真正的自我。

連嶽說:允許他人的道德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與自己不同,將能消除世界上90%以上的麻煩。

很多時候我們對很多事情看不慣只是因為我們的內心不夠強大,不夠包容,我們在愛的人面前總想武裝自己,展示自己的最佳狀態,把自己在另一半心中打造一個完美的形象。可是當激情消退,當被生活中的瑣事煩惱,疲憊不堪時,不想在小心謹慎的掩飾自己的缺點。

在那之後,你會發現這段感情並沒有你想象中的美好,沒有那麼多所謂的浪漫。不過都是一些柴米油鹽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多理解對方,去接受雙方的不完美,給自己信心,也是給這段感情信心。

我覺得羅曼·羅蘭說過一句話特別好,"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伴侶有分歧 | 切忌進入“拍球效應”,深刻的感情越吵越好

3、有些人吵著吵著就散了,那為什麼還是要吵呢?

其實爭吵的源頭往往來自於伴侶雙方的差異,這個差異可以是生活習慣、價值觀、人生觀等。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也不會有完全沒有衝突的伴侶。當我們遇到分歧時,如果把我們心中的憤怒和不甘都壓抑下去,最終只能是憋在心裡等待在某一天爆發。

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在發生爭吵時,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表面上看起來是起了一場衝突。但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達了出來。即便不能馬上達成共識。但至少表達了自我,對方也知道你的信息反饋,對今後關係的發展也是有著好作用的。

伴侶有分歧 | 切忌進入“拍球效應”,深刻的感情越吵越好

在爭吵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1、注意自己的情緒。

爭吵是一個情感的爆發,時刻關注自己的情緒,不要用自己單純的主觀臆測去指責對方,減低在爭執過程中給對方帶來的攻擊性。

我們都知道,人在憤怒或者不滿的時候情緒容易失控,容易口不擇言。有時候語言比行動更傷人,而且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一般收不回來了。因此,我們在爭執時一定要記住時刻關注自己的情緒。

2、就事論事,不要為了傷人而傷人,錯的人要主動道歉,學會相互理解

錯了的地方要改正,除非你並不打算和另一半一直走下去,也要為了對方去改正自己不好的地方,各退一步,才能更好的相處下去。

伴侶有分歧 | 切忌進入“拍球效應”,深刻的感情越吵越好

3、傾聽他人的意見和訴求。

戴爾·卡耐基曾說過,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會出現交際的障礙,就是因為他們不懂的一個重要的原則: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所謂"溝通",是為了讓雙方互相瞭解,形成一種默契,最好不要用問答或單方面傾訴的形式來完成,那不叫溝通,可以叫質問和嘮叨。但溝通不是單方面的,表達固然重要,傾聽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一直說個沒完,卻不肯耐心聽完對方真實的想法,只會讓對方感到煩惱。

情緒的訴求必須是雙方的,建立起兩人的共同的情感需求,同呼吸共命運,要讓別人覺得她或他在你心中是很重要的,共同構想兩個人的未來。尋找一種舒服的相處模式,兩人相對獨立,彼此欣賞,彼此獨立,你很好,我也不差。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