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浙檢察機關合作,12年前的被害人找到了

法制週報·新湖南訊(通訊員 諶慧)“感謝你們的幫助,被害人的司法救助金已經發放到位,後續事項將繼續與你們保持聯繫。”3月11日,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檢察院致電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檢察院,對其司法救助協助工作表示感謝。

2月26日下午,清脆的電話鈴聲響起,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科科長鄭凱收到了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檢察院的緊急協作來電,2008年持刀致人重傷後潛逃的犯罪嫌疑人陳某已於2019年12月到案,現商請協助查找該案被害人馮某順。

鄭凱同志當即向院領導進行了彙報,根據領導指示立即啟動協作程序。根據濱江區院提供的被害人姓名、籍貫、年齡等相關信息,協調公安機關在全省戶籍系統中搜尋符合條件的人員,調取其戶籍信息進行比對。在反覆核實信息後確定了馮某順的基本情況。因戶籍資料中原聯繫方式已發生改變,無法聯繫。鄭凱同志又經多方嘗試後,終於通過其弟弟聯繫上了馮某順。馮某順2008年案發時左手被砍斷,頭部被砍傷致喪失語言能力,因犯罪嫌疑人潛逃未獲得賠償;現年已經63歲,目前多種疾病纏身,癱瘓在床,僅靠低保和親屬的接濟維持生活,家庭條件極其困難。瞭解情況後,芙蓉區檢察院告知馮某順申請國家司法救助程序,並建議其準備好相關申請資料。

2月27日,芙蓉區檢察院將馮某順的相關資料和聯繫方式反饋給了濱江區檢察院,3月2日,被害人馮某順收到了濱江區院發放的國家司法救助金2萬元。

該案系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檢察院與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檢察院首例運用協作機制成功辦理的國家司法救助案件。

長沙市芙蓉區位於省會長沙的中心城區,地處湖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長沙市的窗口城區,人流、物流高度集中,每年有流動人口數十萬。芙蓉區院近年辦理的司法救助案件中外地務工人員人數逐年增長,由於他們工作不穩定,聯繫方式頻繁更換,經常會遇到在救助時難以聯繫的情況,也存在被害人不瞭解救助政策和程序、收集證明材料難、交通往返難的情況,面臨因傷致貧的困境;如能在司法救助協作領域探索出有益經驗,也便於更好的服務於脫貧攻堅戰。為此,芙蓉區院黨組對杭州濱江區院的建議高度重視,先後二次召開黨組會對開展協作的目的、內容、方式等進行討論。

2020年2月下旬,芙蓉區院和濱江區院通過網絡連線會簽了《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協作辦法》,從減少跨區域司法救助工作中的對接障礙及協調困難出發,細化協作規則、簡化救助流程、壓縮審批程序,明確了在收集所需證明材料時互幫互助,以有效解決異地刑事案件被害人申請救助難、收集材料難、交通往返難的現實困難,切實減輕申請人的負擔,提高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效率,是一項實現“讓群眾少跑腿”的惠民舉措,也是一項檢察機關助力脫貧攻堅的便民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