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為茶葉正名,討回公道!(大家看完,也覺得有苦說不出了)

筆者認為,我們確實應該為茶葉討一個公道。

只有進行科學合理地宣傳與引導,我們的茶葉行業才能穩健有序的發展。


我們要為茶葉正名,討回公道!(大家看完,也覺得有苦說不出了)


不管什麼時候,我們身邊總有人說,“買到的茶葉是假茶或者以次充好”,且說“茶葉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很賺錢。”

那麼針對這些個話題,筆者自然有話要說。

一、假茶或者以次充好?

1.什麼是假茶?

假茶應該這樣來解釋,它是非茶,不是茶樹品種採摘加工製作而成。所以市面上要說假茶,那麼可歸為以次充好的一類。(只要是茶樹上摘下來的,就不是假。)

當然,如果說,買西湖龍井拿給你黃山毛峰,那就是假茶了。


我們要為茶葉正名,討回公道!(大家看完,也覺得有苦說不出了)


2.什麼是以次充好?

拿次品來當正品賣,其實就是帶有點欺詐行為,認為消費者不懂茶,好忽悠。久而久之,失去客戶。

二、茶葉是一個暴利的行業?

茶葉真的如大家所說的那麼暴利嗎?

那為什麼那麼多茶葉店開了又關,關了又開?為什麼茶葉店冷冷清清,無人問津?是不。這些現象表明,茶葉根本就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反而能說明,茶葉行業,是極其難做的一個行業。


我們要為茶葉正名,討回公道!(大家看完,也覺得有苦說不出了)


難做在哪?

1.我國名茶眾多,20多個省份產茶,每個產茶區都喝自己省份產的茶,那麼在市場上拋頭露面的無非就是產量多的茶,其他茶在自己的區域範圍內有些都銷不夠,哪裡還能流通到市場來。

2.茶葉是具備農產品屬性的茶,其標準相當難制定,到目前為止,茶葉的標準化問題還沒得到很好的解決,茶葉很難走向市場化路線,嚴重阻礙了茶葉的市場發展。每個產茶區有各自的一套標準體系,難以和大的標準體系來相融。

3.我們喝茶的群體,有豐富的選擇性,茶葉發展到今天,存在著六大茶類,每個茶類又各有許多品類的產品可以選,今天我喝大紅袍、明天我喝普洱茶,後天喝黑茶,試想假如今天您是 一位茶商,您是什麼茶都備一些,還是單純經營一個品類或者兩個品類?


我們要為茶葉正名,討回公道!(大家看完,也覺得有苦說不出了)


所以,筆者認為,造成今天大多數人認為茶葉是暴利行業的局面,形成因素有:一、炒作過度,讓人們害怕了喝茶,覺得喝茶是高消費;

二、以訛傳訛,部分人士為了抨擊茶行業,毀壞茶行業的聲譽;

三、確實是高了,許多商家不懂得茶葉的辨別,源頭採購就輸了,高價賣給了別人。

茶葉是鄉村扶貧的重要經濟作物,是民生支柱產業,她是在我國眾多產業中較為脆弱的,需要廣大的社會力量來共同維護,共同來推動她的良性發展。


林狄昌,1993年8月出生,系福建漳州人,平和仁嘉茶業有限公司駐西北區評茶工作站首任站長,平和仁嘉茶業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負責人。茶學畢業,國家級評茶師,兼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理事,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茶葉質量安全工作委員會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