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愛流口水?爸爸媽媽不用慌,我們這樣做

經常可以看到小區裡寶媽帶著寶寶出來玩耍,寶寶躺在推車裡,玩的不亦樂乎,口水順著嘴角就流下來,有些寶寶甚至可以吹泡泡,常常逗得大人們開懷大笑,心裡不免產生更多憐愛。


寶寶總愛流口水?爸爸媽媽不用慌,我們這樣做


寶寶流口水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三個月到兩歲的寶寶經常有流口水的問題,此時寶寶的唾液腺沒有完全發育,但是吞嚥功能也沒有完善,寶寶的口腔容積也不大,唾液腺不斷的發育完善就會產生大量的唾液,因此就會出現流口水的症狀。

寶寶在平時經常性的流口水,有的媽媽非常的擔憂,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寶寶總愛流口水?爸爸媽媽不用慌,我們這樣做


1~2歲的寶寶口水氾濫屬正常現象!

  寶寶在2個月以前,唾液腺分泌功能還沒有完善,所以唾液分泌量少,一般不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3個多月以後,寶寶唾液分泌開始增加;6個月開始,隨著乳牙逐漸萌出以及輔食的添加,寶寶的口水會流得更頻繁了,因為出牙會引起牙根組織的輕度腫脹,從而刺激牙根神經,於是唾液腺的分泌就呈反射性地增加,唾液比以前要多許多,而寶寶吞嚥的能力還沒有完善,於是這些過多的唾液就會“飛流直下”了。

  大部分情況下寶寶流口水都是正常現象,尤其以1~2歲的寶寶多見,媽媽不用為此擔心,大部分2歲以後的寶寶隨著吞嚥口水能力的逐漸健全,這種流口水現象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那麼寶寶口水狂流不止,是什麼原因呢?


寶寶總愛流口水?爸爸媽媽不用慌,我們這樣做


  

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對大唾液腺:腮腺、頜下腺和無數小唾液腺分泌出來的。唾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夠幫助食物消化,並能中和口腔中細菌產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較易發生口瘡、齲齒等疾病。


正常成人一晝夜大約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這樣大量的口水,幾乎全被不自覺地吞嚥下去,所以不會有口水流出,並能保持口腔衛生。

新生兒的唾液腺不太發達,口水分泌得較少,寶寶2個月後,小唾液腺分泌開始增多,因為只有唾液分泌增加到足夠量後,寶寶才能將米粉等半流質食物混合吞下去,也就是為食物引入做準備。

由於寶寶口底較淺,吞嚥功能較差,所以2個月後隨著寶寶唾液分泌增加,寶爸寶媽們會常發現有口水流出口腔;當寶寶從臥位轉換成坐位或站立位時,口水也容易流出來;另外,寶寶5~6個月以後,隨著輔食添加以及開始出牙時對三叉神經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這些都屬生理現象,隨著寶寶的長大,口腔咀嚼吞嚥功能的訓練與成熟,流口水現象會慢慢消失。


寶寶9個月前流口水是正常的,9個月後如仍經常流口水,就需注意寶寶的食物是否太細太軟,沒有鍛鍊到寶寶的咀嚼吞嚥功能,導致口水流不停。

有些寶寶長大之後仍然口水流不停,很有可能是寶寶輔食吃得太精細,咀嚼和吞嚥功能比較差,或者長期叼著奶嘴,會使舌頭得不到充分的鍛鍊。


寶寶總愛流口水?爸爸媽媽不用慌,我們這樣做


那麼,對於孩子愛流口水,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1.增加口腔感覺的覺察能力

主要是讓孩子快速意識到自己嘴巴周圍是否是溼的。要做到這點,一定要讓孩子的嘴巴周圍平時就是保持乾燥,只要有口水,就提醒孩子或家長幫忙擦乾,這樣孩子才會在流口水時,立刻察覺異樣,而趕快吞口水。另外口腔按摩,也是有效提升孩子口腔感覺調節能力的方法之一。


寶寶總愛流口水?爸爸媽媽不用慌,我們這樣做


2.增加口腔動作能力,包括舌頭、下顎等,以能有效處理唾液和吞嚥。

從戒掉奶瓶,用吸管杯開始,因為奶嘴所需的口腔力氣不如吸管,尤其如果用吸管喝濃稠的液體,例如自制的水果牛奶,就更需要好的口腔動作能力了。另外可以多吃需要咀嚼的食物,例如果幹、堅果、肉類、多纖維食物等,食物不要剪太碎。碗裡的食物應該軟硬皆有,孩子需要運用舌頭,將需要再咀嚼的食物送到牙齒去咀嚼。良好的舌頭控制能力,就能減少流口水的情形。


寶寶總愛流口水?爸爸媽媽不用慌,我們這樣做


3.幫助孩子隨時保持嘴巴是閉著的

大多數習慣嘴巴微開的孩子,多半是張力較低,因此除了提醒孩子嘴巴要閉起來外,可以多玩強化嘴巴附近肌肉的遊戲,例如練習噘嘴親親的動作,併發出親吻的聲音。


寶寶總愛流口水?爸爸媽媽不用慌,我們這樣做


流口水是每個寶寶初期成長的必經階段,只要寶寶身體健康、正常發育,父母不必過於擔心。

總而言之,父母要正確看待寶寶流口水這件事,不要心急,更不能在言語和表情上“嫌棄”寶寶,他們雖然年紀小,但都會感知到。而且......每個人都是流著哈喇子長大的,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