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分心不是我的錯

爸爸媽媽,分心不是我的錯

今年4歲的小男孩豆豆,在幼兒園特別調皮,上課只可以安靜5分鐘,然後小動作不斷,打擾其他小朋友。在遊戲過程中,經常把別的小朋友打哭,撞倒,搶玩具。因此被別的孩子家長投訴,園裡最有經驗的老師也管不了他,只好讓豆豆的父母給他轉園。可是換了四個幼兒園,在每個園裡的情況都差不多,老師都認為豆豆是個“問題兒童”,媽媽也開始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問題了。

爸爸媽媽,分心不是我的錯

孩子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打了、罰了、嚇唬了、罵了都不管用呢?媽媽也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有一天媽媽突然在網上看到了一篇關於孩子注意力的問題,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一直的錯誤做法,就去諮詢了相關這方面的教育專家,老師跟媽媽說:“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往往就是他的年齡段乘以二得到的數字,因為孩子專注力主要是受大腦神經發育影響的,所以孩子分心有時真的不是他的錯。而且每個孩子都會可能因為各種方面的原因,造成注意力沒法集中,或者喜歡多動,但這些都不是小孩自己能夠控制得了的,所以只有父母找對方法去引導,對小孩來說才是最好的。”

因為4歲的孩子,都處在很自我的階段,還聽不懂什麼道理,所以媽媽講道理是無效的。打、罰、罵都會在好奇心來臨的時候被忘記,所以打罵是無效的。那豆豆的媽媽知道豆豆種種表現的原因之後,馬上根據老師的建議去做:

1、豆豆學習新知識的速度快,可以建議幼兒園老師讓他當小老師,把他學會的東西教給別的小朋友。因為他學習速度快,天生又精力旺盛,所以在上課時,他不能安排時,老師讓他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比如搬個小凳子、拿個玩具;同時,下課後讓他多到院子裡去玩兒,跑跑跳跳,釋放多餘的精力,這樣,接下來的課堂裡,他就會安靜許多。

2、豆豆先天學習潛能很高,好奇心強,在幼兒園老師可以交給他任務,讓他努力完全任務,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他有事情幹,就不會騷擾小朋友了。在週末,只要他感興趣,都可以給他報名,他有足夠的學習潛力來學習、消化、吸收新的知識。

3、4歲正是性格塑造的好時機,要對孩子的EQ進行引導,學會關心其他小朋友的感受,學會幫助別人,學會體諒別人,學會換位思考。每個孩子都是充滿愛心的,當他知道搶走小朋友玩具,小朋友會傷心,體會到了,內心的愛就會被喚醒。

爸爸媽媽,分心不是我的錯

三個月以後,豆豆的媽媽非常高興地告訴老師,她給孩子報了一些才藝班,他都學得有模有樣的,在幼兒園的表現也非常好。因為老師安排他給別的小朋友當小老師,他開始學會自我約束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經常做小動作或者給別的小朋友搗亂了。由於他經常幫助別的小朋友,所以大家都喜歡跟他玩兒。

那是不是所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搗亂,調皮等,用這個方法都行呢?

當然是不行的,首先每個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分心等都是有各自不同原因的,所以在坐的爸爸媽媽們,你們一定要清楚孩子的獨特性,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那相對應的方法就不可能會一樣。盲目的去幫孩子亂調整,不斷用錯的方法去拿孩子做實驗,你覺得會有好的結果嗎?就算哪一次碰對了方法,那下一次又出現一些情況,你又該怎麼辦呢?繼續去嘗試嗎?

爸爸媽媽,分心不是我的錯

現如今國家都在倡導因材施教,首先孩子教育的第一人是誰?是父母,但是如果連父母都對自己孩子不瞭解,從何而來的因材施教?作為孩子的家長,你都不用心了,還期望誰來用心呢?

的確“多動、磨蹭、不集中”這些詞都是我們大人給孩子貼的標籤,但每個孩子具有的特質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遇到專注力問題也不要總是想著怎麼責怪他們,而是該想想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他的特質是怎樣的,要通過什麼渠道去了解孩子問題的原因,對什麼感興趣,對症下藥才能去激發他的興趣和注意力。唯有這樣,孩子才有可能茁壯成長!

作為父母,我們不僅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守護者,而更應該是他們的伯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