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爸爸媽媽,我是否還沒有你的手機重要?”

“爸爸媽媽,我是否還沒有你的手機重要?”

被忽視的孩子,內心到底有多痛

看過一個奶粉廣告片,頗受震動:

兒子讓媽媽看自己製做的玩具,媽媽正跟閨蜜煲電話粥,對兒子說:“乖,自己玩,啊!”兒子又讓爸爸陪玩,爸爸目不轉睛盯著手機說:“別鬧!”

女兒讓爸爸陪搭積木,爸爸一邊看手機一邊敷衍,結果把房子弄倒了。於是女兒說:“我想做你的手機!”爸爸驚問為什麼,她說:“你只愛手機,不愛果果。”

旁白道:總以為你一個人就會玩得開心,總以為和你說說話就足夠了,你卻在我們的“以為”中漸漸長大;總以為每天陪在你身邊就夠了,你卻在我們的“以為”裡習慣孤獨。

是啊,“陪著”不等於“陪伴”,因為刷手機而“身在心不在”的父母們有沒有想過,當你拒絕和敷衍孩子的時候,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爸爸媽媽,我是否還沒有你的手機重要?”

手機是個“強大”的東西,現時代的人們已然離不開它,而它也正充斥著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親子。

有調查顯示,當今有95%的成人會把零碎的時間用於社交軟件、網購、看新聞以及影視劇,85%的家長承認孩子愛玩手機是受自己的影響,57.5%的家長會因為玩手機而忽視了與孩子的交流。

我有個朋友,她特別討厭她老公和她呆在一起時看手機,兩人經常為此吵架。這讓她想到小時候她媽媽經常出差,她只有和爸爸呆在一起,爸爸是工廠的技術員,平時特別愛學習,他眼裡只有各種圖表和滿書架的書,對她則是諸多冷漠和敷衍。她覺得這並沒有什麼,必竟愛學習的爸爸不是壞爸爸。

但很奇怪的是,她很害怕“面無表情的臉”,這會讓她想起爸爸的臉。有時,她和她老公說話而他並沒有反應的時候,她的憤怒簡直像火山爆發一樣強烈。

我很理解。那個時代並沒有手機,但造成的忽視,其感受卻是一樣的。那是什麼感受呢?雖然我看得見你,但是我們之間隔著透明而厚重的玻璃牆;我想伸手觸摸你,卻只摸到冰冷和堅硬;我多想我們之間有一架可來可去的橋,而你壓根就不想踏上來。

沒有哪個孩子不殷切盼望父母的關注,而且孩子越小,就越能感受得到父母的重視與真心,這將使TA們獲得安全與價值感;但當一腔熱忱被冷水澆滅,渴望貼近的心靈被強行拉遠,這樣的遭遇所製造的感受將成為TA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爸爸媽媽,我是否還沒有你的手機重要?”

被忽視的孩子也會學會玩手機,管不住孩子,就容易引發親子危機

現在的小孩子都特別聰明,你不難想象一個一兩歲的孩子僅憑觀察父母的動作和神情,不用刻意去教,就知道手機怎麼打開,簡單的遊戲怎麼玩。我有一個小侄女兒,她八個月的時候就能分清她媽媽的智能手機是靠“點”和“劃”的,而她奶奶的老人機則是靠“按”的。

當孩子感覺孤獨的時候,環境會教TA學會怎樣不無聊。

孩子玩手機沒有什麼自律性,需要家長給予邊界。但這個邊界怎麼個“給”法,卻是親子關係的關鍵,一不小心就變成了“親子危機”。

不乏有這樣的新聞:父母禁止孩子玩手機,孩子與父母惡語相向、大打出手;更有甚者,憤而跳樓,徒留下傷心欲絕的父母悔恨終生。

前段時間,寫金庸的六神磊磊有一篇文章裡提到,有人指責他不應該給抖音做廣告,因為“抖音會毀了孩子”。他說:智能手機本身就毀孩子,因為它根本就不是給孩子用的!上面那麼多樂子,大人可能都管不住自己,何況是孩子?然後他舉了一個例子:

住在美國的一個朋友,規定她家的倆孩子每次玩十分鐘ipad,但是時間到了,大孩子不情願,因為弟弟玩的時間多;小孩子也討價還價,意思是姐姐停他就停。她作為媽媽,是這樣講的:弟弟玩得多是因為他今天洗澡的時候表現好而被獎勵的,現在時間到了,你們都關掉。

六神磊磊繼續寫道:她(媽媽)能管得住渠道,管得住時間,並且有對孩子說不的能力和威信,你有對孩子說不嗎?孩子服管嗎?如果答案是否,卻抱怨社會毀了你孩子,這不是甩鍋嗎?

我比較贊同這個觀點。也許手機可以危害很多人,但它不會危害享受它的便利卻“不被它便利”的人!

“爸爸媽媽,我是否還沒有你的手機重要?”

毀掉孩子的不是各種app,而是不自律。讓親子關係出現危機的也不是手機,而是父母本身的“內在權威”沒有建立起來。

“內在權威”是說個體對外在權威比如父母、老師等的內化。發展心理學認為,人在第二個階段,即2-3或4歲,是對規則的訴求期。此時的幼兒可以走穩,會盡量使用自己的身體資源向周圍去探索。但TA不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又是危險的或因其他原因而被禁止的。

如果父母忽視“愛的教育”——說明一件事情為什麼不能做、什麼時候就可以做了,而只是粗暴干涉——我說的你必須聽, 沒有為什麼。孩子就會認為權威是對TA的限制與打壓,而不是保護與支持。那麼TA就不會相信權威,要麼對著幹,要麼敬而遠之。

當一個人不能遵循外在的規則,表現在內在,TA也不能遵循自己的規則,因為TA沒有規則。沒有外在的“被約束”,也就沒有內在的自律。

許多父母都是缺乏自律的,這不僅表現在不能以身作則,還表現在不能給予孩子邊界:什麼時候可以玩手機,什麼時候不可以,不可以又是為什麼;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哭鬧,不能做到“溫柔地堅持”, 一切以情緒為原則,而不是以事理為原則,亦即沒有威信。這才是親子危機的根源。

“爸爸媽媽,我是否還沒有你的手機重要?”

手機橫行的時代,我們需要策略不讓關係失聯

雖然大環境如此,但如果我們不讓手機成為洪水猛獸,它就絕對不會危害我們以及我們和他人的關係。我覺得有以下方法可以嘗試:

  • 家庭成員一起商量玩手機的時間長短及起始點,不能哪個人說了就是“鐵律”。

這樣,意見的一來一往就變成了情感的橋樑,孩子會覺得“在某一範圍內,我也有權利和能力決定自己的事情”,這會讓TA產生篤定感,而不是難以言說的焦慮。

  • 觀察孩子都用手機幹什麼,玩遊戲還是看小說、看視頻等等,並及時與TA討論。

這一方面可以防止TA接觸不適宜的內容,另一方面,孩子都是很敏感的,TA一定能夠覺察出你對TA用了多少心思,也許TA很樂意與你分享自己的所思所得。

我愛人有個隊友,在這方面就特別有頭腦。他家女兒原來總是因為玩手機遊戲而與媽媽產生衝突,他就買了一個遊戲機,在電視機上需要兩個人才能玩的那種。他每天陪玩半小時,其他時間不給手機,女兒完全同意。

  • 不能玩手機的時間,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必有愧疚。

我的某個來訪者,她有個三歲的兒子,每次兒子要手機,她一方面擔心對眼睛不好,另一方面還會質疑自己:不就是玩個手機嗎?給他玩就好了嘛,為什麼總是讓他難過!她因此陷入衝突中。

這不過是她沒有得到滿足的內在小孩向外的投射,愧疚是虛的,毫無作用,她必須學會一種不帶敵意的堅持,然後讓兒子去適應她的堅持。

  • 制定零手機時間,專注陪孩子。這可以作為一個儀式感的內容。

有人說,儀式感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讓自己可以更用心地去生活。我非常喜歡這個說法。我覺得儀式感就像生活的框架,有“結構”在那裡支撐著,一切就都是穩定的、有跡可尋的,我們不會被失控和恐懼所埋沒。

弗洛伊德曾經說過: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愛與保護更強烈的青少年需要。

網上更是流傳著這樣一句點睛之筆:能賺錢的男人沒什麼了不起,會帶娃的爸爸才值得珍惜。

什麼是會帶娃呢?這不在於你給了孩子多少你認為“好”的東西,而在於你給了多少TA認為“好”的東西。孩子認為什麼才是“好”呢?無非是當TA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及時出現在TA身邊;無非是你不拿“沒時間”、“別討厭”這樣話語來敷衍,而是對TA傾情關注。

如果你這樣做了,你就是一個“生動”的父母,這大概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收到的最有價值的“禮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