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是上個文明留給我們的世界地圖?

記得小編我讀書時讀過魯迅的文章,他就提到過自己的長媽媽,曾經給自己買過一本山海經,這段經歷和故事的內容讓他終生難忘。

對山海經有過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這部書是類似於古代的玄幻小說,其中的世界,光怪陸離,新奇不已,各種奇珍異獸,飛禽走獸,讓人目不暇接。但是要知道在古代呢,這部書可是被封為禁書,很多私塾都覺得他擾亂人心被封為禁書。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這本書看上去,其實頗有種獵奇的意味。

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是上個文明留給我們的世界地圖?

小編我看過山海經,山海經中的異獸大多"其音如嬰兒,是食人"。意思就是說,這些野獸叫聲像嬰兒叫聲一樣很多,而且都吃人。這意味著什麼呢?其實我們只要細細想來就覺得非常恐怖。比如說少鹹之山的四不像等等,這些野獸在叢林深處,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在野獸群居的地方,在自己的領地,叫聲又是如何。

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是上個文明留給我們的世界地圖?

但是當人們路過之後,這些野獸就會學孩子叫,人們被嬰兒的哭聲吸引過去,以為是個孩子,卻不知是個野獸,其實這些野獸精心偽裝,騙人前來,猛然偷襲,這就是他們的人生哲學呀。就像我們小時候聽的鬼故事,妖魔鬼怪呀,總是藏在暗處,在牆頭叫一聲。所以有老一輩人叮囑你不要輕易回頭一樣,一回頭,就發生了不好的事情。

但是呢,山海經記錄的事物太過怪異,而且由於一些政治上的因素,就連頂有名的大史學家司馬遷都不敢說它的內容。

山海經涉及到多個領域,包括神話,歷史,地理,礦產,甚至連一些民俗宗教等都有所記載。其實想必讀者心中也有了分寸。僅僅是神話傳說,那麼有必要把距離和方位講的這麼清楚嗎?山海經記載了上古時期,中國的許多奇珍異獸,還有海外經記載的是海外的事物。而且呢,有的異獸在今天還能找到對應的動物,比如說飛鼠。

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是上個文明留給我們的世界地圖?

在東南亞,就對應上了南山經中的一些記載。"有獸焉,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意思是說,這種雕是一種食人怪獸,樣子像一隻雕,長著腳。起來的時候像嬰兒在哭。這種描述就對應上了菲律賓的一種鳥,這種鳥甚至成為菲律賓的國鳥,食猿雕,它喜歡捕食猴子,這為什麼說他食人呢?因為這種雕偶爾也襲擊小孩子。

其實有心的人還對上山海經的一些禽獸進行排名,比如說我們所說的蛇,在山海經就有5位排名,排名第五的是虎蛟,身體是魚,但尾巴卻是蛇。生活在海里,它的性情非常的兇惡,好鬥難纏。但叫聲卻十分的悅耳動聽,文中說的山海經一些奇珍異獸大多叫聲好聽,這其中的目的想必不用贅述了。排名第4位的是叫化蛇,是人面蛇神,特別像西方傳說中的美杜拉。她通過自己的聲音來控制水,只有我們現代人來解釋就是運用超聲波了,它能發出多長的聲波呢這不禁讓人細思極恐。排名第三的就是騰蛇。會騰雲駕霧,但是性格非常殘暴,吃同類。有點像眼鏡蛇,毒殺同類,自相殘殺的那種意味。第2位,相柳,當年大禹治水的時候,傳說就是大禹把相柳殺死了,但是相柳的血液可以腐蝕大地,死了之後,他血灑的地方都沒有辦法進行耕植。在古代,等於說斷了百姓的糧。排第1位的兇蛇,想必大家都十分的敬畏,它叫燭九陰。是萬蛇之祖,接收著有所有蛇的朝拜。也是人面蛇身,而且渾身赤紅,身長約為千里。

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是上個文明留給我們的世界地圖?

還有一些人將山海經中的神獸的美貌程度進行了排名。排名第1位,是我們青丘山下九尾狐。印度人民稱它為華陽天,在日本神話中又被稱為玉藻前。妖豔動人,一顰一笑動人心魂。但是卻毒辣陰狠,禍國殃民。第2個是,朱獳,美就美在它的背脊裡,有半透明的魚鰭,可以在水中游水。長相非常美,像狐狸一樣聰明,但是呢,卻身為野獸,性情殘暴。第3名鹿蜀,這個在前文中已經得到證實,就是非洲的霍加狓,但是呢,它是一個寓意幸運的神獸,他一遇到人們就給他們送祝福,祝子孫昌盛。

接下來小編就來說一下我心中特別喜歡的神獸,我特別喜歡的排名第一的叫吉量,身形像一匹天馬。身姿輕盈,來影無蹤,在空中自由奔騰。而且它靈性體現在於,人們騎上它就可以得到千年的修為,能使人長生不老。排名第二的就是長得像老虎一樣的神獸,騶吾。它通體金光閃著漂亮的,黑條紋,但是他這個動物心性特別的善良,心懷慈悲,從來不吃活的動物。

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是上個文明留給我們的世界地圖?

司馬遷評山海經,"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他不敢評論。因為山海經它誕生於先秦時代,但是呢,創作歷程,還是編纂收錄,還是保存經歷了怎樣的腥風血雨,天災人禍,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而且當時西周王室,對山海經可以說是做出巨大心血,是根據當時繁雜的典籍中一點點編纂校正來的,可想當時不易在後來王室內部發生內亂之後,有一些珍貴的典籍,已經散落到民間。

事實上的山海經並非古人無中生有的一種筆墨遊戲,它看似怪誕,卻對歷史文化,地理風貌等,有很多的描寫,可以說是一部想象力非凡,學術價值卓越的百科全書。其實有很多研究者甚至認為,中國人可能已經通過海峽到達美洲,然後與美洲非洲等都有文明交流,但是在交通不便的遠古時期,古人怎麼完成壯舉呢?相隔萬水千山,這其中,有高山,有盆地,有峽谷。僅憑雙腳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會不會有神獸有翅膀,或者日足千里,我們也不得而知。山海經可以稱得上一部寶典了,或者是一部散落的天書,因為作者不詳甚至有人謠傳作者是印度人。而且甚至有一位美國的專家發現這部書,專門參考著書中去的實地考察,而且意外發現,在美洲的一些山脈,走向方位包括距離,都是出奇的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