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抗“疫”特別節目|致敬逆行者(三十三)

Story FM98.8

988抗“疫”特別節目|致敬逆行者(三十三)



01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2月27日,西廠口社區防疫值守點。"說著,熊振迪遞給我一張照片。這是戰"疫"以來,他和爸爸第一次"同框"。


照片中,熊振迪戴著護目鏡、身穿防護服;熊志軍戴著警帽,身著警服。父子二人肩並著肩,對鏡頭比了個大拇指。

988抗“疫”特別節目|致敬逆行者(三十三)

熊振迪(右)和父親熊志軍(左)在武漢西廠口社區合影 。徐飛 攝


"他就像一臺工作機器"


不見人流、車流卻忙得連軸轉,這對武昌區交通大隊副大隊長熊志軍來說,還是參警26年來頭一遭。


從春運保障到疫情防控,他已經連續奮戰了50多天。兒子熊振迪說:"他就像一臺工作機器,24小時待機。"


"同框"那天,熊志軍接警:九龍井小區唯一出口處停了幾輛私家車,嚴重影響社區團購保障物資發放。


調派拖車把無法聯繫到車主的車輛移開後,熊志軍又指導社區用錐形桶隔離出了30平方米區域,專供應急保障物資放置和發放。這樣的改造,交通大隊已完成了6處。


疫情期間,熊志軍和隊員還管了不少"閒事"。


有一對外地小夫妻帶著不足三個月大的孩子來漢求醫,後因疫情滯留在漢,吃、住等問題難倒了小兩口。


熊志軍知道後,反覆和社區工作人員溝通,幫一家三口安置好住宿,並送去糧油米麵等生活必需品。得知孩子的奶粉消耗殆盡,他又聯繫母嬰專賣店,解決了小傢伙的口糧問題。小兩口直言,熊警官、街道和社區讓他們感受到了武漢這座城的溫度。


"對老百姓來說,任何困難都是天大的事,馬虎不得。整個大隊全天候待機,只要群眾有需求,我們責無旁貸。"熊志軍說。


說起當志願者的兒子,熊志軍不可能不擔心。可見兒子有這份擔當,他又多了幾分欣慰。"想當這份差,這些鍛鍊就是必須的"。熊志軍說。


"感覺在和他並肩作戰"

老話講,虎父無犬子,上陣父子兵。


戰"疫"打響後,從小就以爸爸為榜樣的熊振迪,自願報名成為了社區值守點的志願者。


"沒想到他來我值守的社區了。"熊振迪說,爸爸處理完工作,他才湊過去,爺兒倆聊了一會兒。兒子說的,多是守卡見聞;父親說的,多是叮嚀囑咐。


"雖然看見了父親的辛苦,但我還是想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從小就耳濡目染的熊振迪,現已如願考入湖北警官學院,成為一名預備警官。

988抗“疫”特別節目|致敬逆行者(三十三)

熊振迪在湖北警官學院上課。受訪者供圖


無法跟著爸爸一起出警、執勤,他就去當志願者,參與西廠口社區執勤點人員出入管理,"感覺在和他並肩作戰。"


儘管一再強調禁止出門、減少出門,但仍然有居民想出去。跟在社區門口站一天相比,口渴才是最難忍受的,可為了減少上廁所造成的防護服消耗,熊振迪口渴也忍著。


一天下來,他累得倒床就能睡著,可第二天一早,他又鬥志昂揚地出現在社區門口。


"體會到了爸爸的不容易。"熊振迪說,他會一直幹下去,直到戰"疫"勝利,"不能讓老熊把我看扁了!"


02逆行者-蔣敏


22歲的志願者、大四學生蔣敏:

我是黨員 要為疫情防控盡份力

3月3日下午,22歲的蔣敏剛完成疫情防控志願者工作回到家。這位大四學生春節返鄉期間,主動加入村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隊伍中。在她的號召下,全村23名學生一起志願為疫情防控獻出力量。

"我是黨員,防疫也要盡一份力"

蔣敏是西安交大城市學院大四學生,春節前返回老家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鎮原黨村。

2月3日晚,村裡徵集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我是黨員,我也要盡一份力。"蔣敏說,第二天一早,她就加入到村口監測站的隊伍中,對進出的人員、車輛做好體溫、身份證、電話等信息登記,並配合做好消毒。

"其他和我一樣的學生也能幹好"

一天工作下來,蔣敏覺得這些事她能幹好,"其他和我一樣的學生也能幹好。"

當晚,蔣敏就把想法和在家的學生作了交流,就這樣同學聯繫同學,從四五個到十幾個,最後共23人加入到疫情防控的隊伍中。

她為學生志願者建立了微信群,給大家排了班,早班8時到17時,晚班17時到24時。"您好,麻煩您停車,出示一下您的身份證,配合我們的檢查工作",這是蔣敏和其他志願者每天說得最多的話。

在一個月志願工作中,蔣敏覺得自己長大了。

除了收穫,讓她感動的還有村民對疫情防控的堅持和麵對疫情時村民的淳樸與互助。

自2月4日至今,蔣敏還在防疫一線。

疫情總會過去,蔣敏希望能儘快返回西安,開始正常生活,找一家單位實習,"一方面積累財務工作經驗,一方面我也要開始掙錢養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