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冠肺炎事件上看社會對中醫的誤解

2020年春節,鼠年新冠肺炎在一兩個月內從湖北蔓延到全國,總確診人數超過七萬人,各種隔離與觀察人數更是驚人。

而僅次於新冠肺炎的熱門話題,無過於中醫在這次新冠肺炎攻堅中唱了主角。超過8成治癒或者緩解病例用了中醫療法與中藥,國家為此還推出了肺炎一號方,各省也根據自身情況推出了自己的中醫藥方,也取得了十分可以的效果。

然而問題在於,最早在2002面上下的非典防治戰上,中醫已經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在新冠中更是耀眼,可社會上依然充斥著各種質疑與批判甚至全面否認中醫的聲音。

這些中醫黑的目的我不清楚,但他們的理由具體就是以下幾點,1,中醫理論太玄幻,當今科學手段無法證明經絡,熱毒寒毒等中醫理論概念。2,中醫藥的藥效存疑,標準成分難以確定,藥理不能用科學手段驗明。3,沒有雙盲檢測,存在安慰劑嫌疑。

當然,其實以上的問題多少也的確是中醫的真實存在的,但我認為,這些問題存在但不能就此就判斷中醫是假科學。

首先,中醫理論是古代先賢在通過對大量病例的觀察,由一代又一代的醫生大夫總結而成的。只是礙於古代條件,才把各種症狀的成因以熱寒等詞記錄,而不是病毒細菌。可正因為如此,中醫卻走上了與西醫完全不同的的理論發展道路:以人體為整體,根據各種症狀來判斷導致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再加以緩急並下的治療技術道路。這是根本區別於西醫的針對病毒細菌下藥的醫療思想的。

那熱寒經絡熱涼濕等概念就真的不科學,無法解釋理解嗎?存在就是可以理解的,中醫這些症狀理論其實並不難理解,只是很難以西方的量化標準量化出來。對於這些概念的更準確的理解是,與其把這些概念理解為病,不如更好的理解為是人體的一個狀態。比如熱氣,吃多了煎炸膨化辣會容易人氣,對嗎?西醫當然無法解釋為何,但如果從人體整體入手,就不難理解。煎炸膨化食品在進入人體的過程中,對喉嚨的刺激,對食道,胃的刺激是比較強烈的,而要消化這類食品,人體往往會有更大負擔,腸道會更容易收到刺激,所以熱氣的症狀是容易喉嚨痛,喉嚨發炎,牙疼,便秘,長痘等。比如濕,吃多了柚子,橘子,橙,和喝多了凍飲料都會導致溼氣過重。溼氣過重的結果就是人很容易疲勞。從人體狀態的角度看,這些食品含有的水分比較多,人體消化之容易在腸胃中留下比較多的水分,導致腸胃的中各種菌落活力下降,影響消化能力。腸胃不好,自然精神不好,這點大家應該都沒有疑問吧。

如果西醫理論看以上,可能會開消炎藥,或者激素等藥物短暫解決相關症狀,卻無法根治。

所以說中醫的熱寒溫涼濕燥的理論,雖然不能以西醫手段量化指標,卻是最具體的症狀理論。及格的中醫只要能正確判斷病人的症狀然後探明成因根本,再對症下藥,自然就可以治療疾病。

最明顯得例子就是建國初期的治療日本腦炎的白虎湯。

然後,關於中藥藥理上,就更清晰了。中醫藥的本質就是低純度混合物。與高純度的西藥對比,由多種低純度的有效成分組成的湯藥,人體吸收起來負擔明顯是要更小的。

之所以存在不能以西醫藥理量化得問題,根本就在於中醫西醫治病的理論的差異,而並非藥的問題。相反,經過合理辯證開出的中醫藥,核心起效的成分與西醫藥是相同的,而其他配方成分,則可以在溫養身體上起到協調身體機能的效果。

這就是為什麼中醫再人體調理上有獨到的效果的原因。

中醫藥發展的歷史其實就是人從茹毛飲血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發展歷史。人們通過世代的觀察與實踐,從動物身上,從植物身上,逐漸掌握了什麼植物可以療傷,什麼植物可以消炎治病,再由一些歷史性的人物總結匯編提煉成編。而在這個過程中,中醫藥在與中醫實踐中,形成了辯證下藥的用藥哲理。

中醫藥不僅不是不可證偽的偽科學,更是真真正正的人與自然融合共存的真科學。

最後,關於安慰劑的說法,我是嗤之以鼻的。

什麼是安慰劑?

笑話,論精神上的安慰,什麼比宗教強?但西方信上帝,死在疫病的人少了嗎?有人說有些病是自愈的,但我想說,理論上所有病毒的病都是有自愈可能的。而藥物的本身並不是讓我們殺死病毒,而是緩解人體狀態,讓人體有恢復免疫力的時間,對嗎?

如果只靠自愈不用藥,相信我,十個有一個生存下來就很不錯了。那死掉的九個呢?

醫學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嗎不能自愈的九個呀!

所以對安慰劑爽盲一說,我認為荒謬。驗證藥物的從來都不是什麼實驗,而是實際療效。藥物實驗的目的,除了證明藥物效果,更多是證明藥物的副作用是否可控而已。

根據上述,我勸中醫黑們,如果要質疑,至少拿點站得住腳的理由。我勸中國人,多重視老祖宗的醫學,我們會得到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