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荒唐”的中醫療法,竟領先了西醫300年

如果你出生在明末清初的南昌,你可能會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畫面:四個膀大腰圓的轎伕架著他們的老爺,在庭院中一刻不停地來回奔跑,老爺上下顛簸得厲害,可轎伕卻全然不顧,不僅如此,旁邊還站著一個人在吶喊助威。

看似“荒唐”的中醫療法,竟領先了西醫300年


原來在數日前,這位老爺出門赴宴,回家時轎伕不慎跌倒,老爺自然也跌下轎來,之後便得了一個奇怪的病:時時的頭暈、翻白眼,老想要跌倒,只有躺下休息才能緩解。找了好多大夫都沒治好,最後請了一位名醫為他治療。於是便出現了開頭的一幕。而這個名醫就是鼎鼎大名的喻昌——喻嘉言。看到他的這種治法,如果你以為他是在整什麼么蛾子,那你就錯了,他是在為這個病人治療一種“古老而現代”的疾病——耳石症。

看似“荒唐”的中醫療法,竟領先了西醫300年


耳石症,全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常表現為在某一特定體位下出現短暫的眩暈,伴隨有眼球震顫和自主神經症狀,靜臥休息後緩解。說它古老,是因為這個病在臨床上早已出現了多年;說他現代,是由於發病機制不明,一直以來對它都沒有很好的定性歸類,直到近年來才逐漸被醫學界承認。當今對它普遍的共識是耳內脫落的碳酸鈣結晶(耳石),刺激了負責位置感覺的神經,於是引起眩暈。

舉個例子,人的內耳好比一堵牆,由於年久風化或者外力撞擊等因素,造成了牆皮(耳石)的脫落,而脫落的牆皮覆蓋了地面上的路標(位覺神經),於是造成了方向的混亂(眩暈)。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牆皮撿起來貼回牆上,這樣地上的路標露出來,就又可以分辨東西南北了。

看似“荒唐”的中醫療法,竟領先了西醫300年


基於這個理論,耳石症當今的治療主流還是採取保守療法,在輸液的同時,使用手法復位進行治療。簡單來說就是讓患者在床上以不同的體位來回翻轉並保持一定的時間,使脫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由於這個方法有效率極高,已經成為當今治療耳石症的主要手段。

看似“荒唐”的中醫療法,竟領先了西醫300年


說到這裡,再回頭看喻嘉言的治療方法,簡直是讓人歎為觀止。在轎伕架著病人奔跑顛簸的過程中,脫落的耳石會在內耳中運動,在各個方向來回撞擊,直到回到它原來的位置。雖然治療的形式不同,但實際上都是通過體位的改變使耳石回到原位,與當今耳石症的手法復位沒有本質區別。

更令人敬佩的是,喻嘉言對這個病描述為“此非藥餌之所能為也”,也就是說,這不是個吃藥能解決的病,這與現在對耳石症的主流認識不謀而合:復位為主,藥物為輔。但他的這個認識,卻足足比西醫早了300餘年。

喻嘉言是通過什麼途徑認識到耳石症的本質的,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作為醫生來說,他看似“荒唐”的治療卻讓我們警醒:一定不要隨意否認古人的智慧。在浩如煙海的中醫古籍中,有很多類似的醫案,看上去沒有一點科學性,像是古人在編故事。但實際上卻蘊含了古人對醫學的超前認識。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屠呦呦女士能成功提取青蒿素的原因吧。

看似“荒唐”的中醫療法,竟領先了西醫3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