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領域有怎樣的問題?

無言的歌


我是小中高考閱讀寫作提分教練,讀寫講演變現教練,丁玥老師。

教育領域的問題很多,因為教育涵蓋的範圍太廣。

如果以頭條創作關乎教育的內容方向選擇而言,有學前教育的問題,有小中高學校教育的問題,有大學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問題,有家庭教育、親子教育的問題,社會教育的問題,有教育的機制的問題、教育環境的問題,有教育的對象的問題、理念與實施方式的問題,有教育法和教育方法、策略的問題,等等等等。



如果從教育的社會意義影響功能作用而言,大的方面,方向與體制的問題,小的方面參看以上任何一個點。

但我覺得,這個角度來說,教育領域最大的問題,是教育觀念與方式方法相對落後與學生客觀認知要求更高更快之間的矛盾的問題。

社會發展太快了,尤其是在網絡無處不在的現實環境之下,學生接受知識、提升能力的途徑更多更便捷,他們的眼界、認知、思想、實踐能力等都在不同程度跟進著甚至改變著這個時代,而我們的學校設施設備、課程設置、師資配備水平、教科研實踐能力以及教育的理念執教的觀念教學的水準指導的方法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匹配或者制約了學生的發展。

我認為這才是當下教育領域最大的問題。


丁玥


市場很混亂。各類培訓機構太多了,入行門檻很低、。 缺乏教師。專業的培訓類的老師很少,大多都是師範專業畢業生直接往培訓學校教學,教學質量參差不齊。 課程僵化,很多培訓機構的課程都是千篇一律。文化課培訓藝術類的培訓。沒有自己教研力量去開發新的有競爭力的課程。 沒有品牌,現在的市場值得家長信賴的教育品牌寥寥無幾。



課堂追夢


教育領域就目前來看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

第一、師生之間的關係。這幾年發生很多學生對老師的不尊重,學生拿刀捅老師的事情等等,當然也有媒體曝光某些老師猥褻學生事件等等。現在師生關係存在僵硬感。現今老師不敢去放手管理一個學生。更沒有以前那麼嚴格要求學生了。

第二、現在的培訓機構遍地開花。有些教師在課堂上講得不清楚,還要求學生來自己那裡補習。既失去師德,又揹負社會罵名。

第三、教育工作者很多功利心太強了。出現了職稱造假,論文抄襲現象。為了成績不擇手段等等。不可否認也有部分教育工作者一心一意想著教學。埋頭苦幹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


樓下萬能的小黑老師


首先必須肯定,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當然還存在著一些尚待改進的思想認識上的問題。這些教育領域的問題,概括起來說,就是存在著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機械論思維方式。其表現形式很多,僅舉下面幾點:一、自私與利他的對立,受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認為人性是自私的,不可能為他人、為公著想。一些學生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嚴重扭曲,讀書僅為了自己掙錢,只願讀金融、法律等掙錢多的專業,不願讀國防、科研等對國家貢獻大的艱苦的專業;事事處處為個人的私利著想,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甚至個別學生走上了謀害人命的犯罪道路。二、高考上榜與落榜的對立,認為成才只有考取名校一條道,高考落榜就是一生無望,考取名校就是功成名就,一切為了高考。中小學階段師生極端緊張,進入高校後反而鬆懈了。事實上成才應當是對國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考取名校只是在準備條件,遠未達到目的。只要有為祖國為人類作貢獻的理想,任何時候、任何工作崗位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三、教知與育德的對立,家庭教育的重點應該是道德教育與勞動習慣的養成,但有的家長受一切為了高考思想的影響,只重視孩子知識的學習,孩子的道德、思想、勞動習慣等一概放任不管。四、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對立。大部分的家庭都能配合學校的教育。但也有一些家庭由於各種原因,如家長本人道德品質不太好或者教育方法有問題、單親家庭甚至只有爺爺或奶奶,學校教育不但無人配合,甚至遭遇牴觸,難度更大。五、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對立。認為素質教育就不能考試,不能看分數。事實上,素質教育是重視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特別是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道德素養、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全面提高。六、快樂教育與懲戒教育的對立。一方認為快樂教育就不能批評,更不能懲戒,另一方認為沒有懲罰就沒有教育。此外還有教師主導還是學生主動、培養數學思維能力重要還是語文傳授傳統文化重要、要不要參加課外輔導等等。總之,這些教育問題都是複雜問題,教育科學是複雜性科學,不能像簡單科學那樣一刀切。而應當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摒棄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機械論觀點,認清這些對立的方面都不是絕對的,而是既對立又辯證統一的、可以互相轉化的,應當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避免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微土老樹人


教育領域可探討的問題很多,本文主要談一下中考和高考英語的分值比重問題,個人認為英語在中,高考中分值比重有必要做出調整,原因如下:

一,漢語和英語的地位存在性問題。

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是我們的官方通用語言,他承載著傳播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去傳播和發揚我們的華夏文明,而這種文明的載體就是漢語,所以漢語是我們文化的重要語言。改革開放,我們需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經濟,技術,科技和文化等,勢必需要學習英語這門工具性語言,但是英語自此成為與漢語同等重要的語言,在中考和高考中分值比重並駕齊驅。科技要發展,文化要傳承,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分值比重卻出現偏低。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英語人才確實比較缺乏,全方位培養英語人才勢在必行,但是改革開放已經幾十年,英語人才短缺問題相對已經解決,英語和漢語的同等考試地位問題可考慮做出調整,降低比重。

二、漢語和英語的實用性問題

作為國人,我們大部分學生畢業後從事的工作都是與英語相對無關的工作。也就是說對大部分人來說,英語在具體工作中很少涉及。那麼問題產生了,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刻苦努力學習的英語,最後成了學生的‘雞肋’。學生花費這麼大精力學習的東西很難做到物有所值,很多學生得不償失,從事與英語有關工作除外。

三、學生的精力問題。

古人云: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一科目都達到高精尖很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專一性,重點人才培養的標準應是培養學生在某一潛力學科達到高精尖。所以本人認為:對於英語具有天賦或致力於英語學習的學生,可以把英語作為主考科目,對於沒有英語天賦或不致力於英語方面就業的學生,英語作為副考科目。這樣兩方面人才都會得到切實有效的發展。



伊人美圖秀


一是績效不公,領導的五花八門,這也有那也有,應有盡有,不應也有。二是工作量不公,相當一部分人有了點權利後,儘量想法在教學任務拈輕怕重,選雜科不擔主科,選好班不選差班,而量化時往高套。三是職稱評選不公,領導優先,幾乎成教育部門的潛規則。四是評優評先不公,領導意志最突出!五是經費不透明,學校經費幾乎是一把手和會計把控。


清水行業


知識儲藏進步了,可是品德底線卻下降了。

真正的德育是培育人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真正的德育方式應該在“自然活動”中停止,應讓孩子在自然的日常活動中體驗和感悟品德的境界:體驗什麼是崇高,什麼是卑劣;什麼是偉大,什麼是微小;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做什麼會遭到尊重,做什麼會遭到輕視……經過這些體驗,經過這些心靈上的氤氳化生的進程,孩子的人生價值觀和品德認識才幹逐步構成。德育只靠口耳相傳的知識講授一定是不夠的,它必需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停止品德陶冶、品德體驗、品德感悟和品德理論。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和道德觀是在臨時的生活實踐中,文明陶冶中、感情體驗中,經過重複的考慮後搖搖晃晃地樹立起來的。不是熟記了《思想品德》課本上的條條框框就能樹立起來的。而我們的應試教育得空研討這些,由於它不能轉換成升學考試的分數。中國的孩子們從小是為考分而鬥爭;長大後是為學歷、學位、職稱而鬥爭,而不是為了理想而鬥爭。

團中央《關於青少年學習與生活的調查報告》中顯示,我國中學生在任務單位的選擇上,首先看重的是待遇和任務條件,其次是波動、有保證。很顯然,是我們的教育形成了我們的國度庸俗之吏日漸其多,俊傑之士日漸其少。中華民族正迫不得已地眼睜睜看著我們的下一代走向平凡……

為什麼我們的大學裡有不計其數的大學生天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由於他們從小生活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他們學習的獨一目的就是考大學,考名牌大學,那就是他們最高的理想了,那麼一考上大學,他們就沒有理想了,就得到自我了,就迷茫了。機械的教學機制,以單調乏味的講課方式、主動自願的學習方式、無休無止的補課,不時地消磨著中國中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讓孩子鬱悶和苦楚的是,他們簡直無法依照本人的興味去學習,本人喜歡的書沒有工夫讀,本人喜歡的事沒有工夫做,本人不喜歡的東西卻被強迫著學。一切都要看升學考試考與不考,只需是升學考試不考的內容,再有興味也不能學、不敢學、沒有工夫學。於是,教師和先生都只能朝一個方向奔——朝著高考試題的範圍去教,去學,天知道有多少華羅庚、楊振寧、丁肇中消失在搖籃裡。





陽光下的野山坡


一是教育行政化的問題。教育應該遵循教育規律,履行促進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職能,按照《教育法》的規定辦教育。當前的教育存在著日常管理接受行政領導,業務教師追求行政身份,學校管理有行政級別,地方教育長官缺乏教師經歷。

二是教育產業化的問題。缺錢是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基礎教育經費保障靠行政劃撥,挪用教育經費司空見慣,教師待遇不能有效保障。高等教育經費不足,難以參與社會競爭。要錢、掙錢成為各級學校校長的頭等大事,這就是的學校想辦法通過“文憑”換取經費,導致教育產業化。

三是教育割裂化的問題。教書育人是教育的本分,“教書不育人”的現象卻普遍存在,教師只管教書,不管育人,關鍵是教師不敢育人。教師在社會上不受尊重,沒有社會地位。經理待遇不高,不受尊敬,生活中沒有面子。教育學生沒有懲戒權,處於弱勢地位,導致“惹不起躲得起”,敢教不好管,致使教書育人想割裂。

四是教育功利化的問題。教育本應按照“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要求,做到潤物無聲。然而社會的評價,行政的考核,行業的評估,導致學校爭項目,爭榮譽,爭排名,把師生作為學校發展的工具,而不是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


校園農民工


教育領域這個範圍很大,在這裡我只想說說中小學基礎教育的一些問題。

就從減負的問題來看,越是名氣比較大一些的學校,一味地追求升學率,學生作業越減越多,就我周圍的中學生而言,每天完成作業之後,能保證6小時睡眠都很難得。有的學生課堂上沒有完全明白作業就進行得慢,大概能睡四個小時吧,第二天到了學校在課堂上迷迷糊糊的,回家後作業還是不會做,如此惡性循環。到了週末再去機構補課,當然效果也不會太好。沒有一天能好好休息一下,天天處於疲憊狀態。家長覺得孩子很辛苦,殊不知,這種低效的學習,不僅沒有好的成績,而且在逐步毀壞孩子的身體健康 。最可笑的是現在小學生的作業也越來越多,單單是語文作業,一個孩子就有可能寫三個小時左右,都是一些抄寫作業,孩子簡直就成了複印機。很機械,被動地學習,是不是埋沒了許多孩子的創造力?孩子回到家寫作業需要四、五個小時。眾所周知,小學生要大量地閱讀才能提高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我問了許多孩子,每天有時間閱讀嗎?只有個別的學生可以做到,但是大部分的學生就是天天作業都要寫到晚上12點!所以說這種口頭上的減負很可怕的,這方面真的希望教育管理部門引起重視,我們需要身心健康的孩子!


遊弋水中


大家說了不少,我來補充一點,就是中國教育中師生的地位不平等和專制風格。中國教育中教師總是佔據領導的權威地位,學生則是弱勢的被動服從地位,除去極少數風格寬鬆的教師課堂外,絕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絕不能質疑老師,只能去接受和服從。這導致的問題首先是這種不能質疑不要質疑的價值觀會傳授給孩子,這意味著否定孩子的主動思考,因為主動思考很快就會引發對觀點的質疑,這樣以後孩子長大成人遇到問題,就會由於主動思考能力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當老師講授的內容並不合理也難以自圓其說,如沒有解釋清楚時,孩子們就無法理解這些內容,因為孩子不能提問不能懷疑,就只好強行接受,但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其實對於人的學習效率和思維的邏輯性也有相當的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