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地產誰在跑步前進?誰在掉隊?

2019年21家地產央企保持規模增長,保利以4702億元的銷售額排在榜單中第五位,另外共有6家央企地產跨越千億目標,然而五礦地產、中冶置業等央企地產卻未能進入TOP100。央企地產朝著不同的目標發展,誰在跑步前進?誰在掉隊?

央企地產誰在跑步前進?誰在掉隊?


央企地產

2011年國資委共認定21家央企可以開展房地產為主業,它們憑藉其雄厚的資金實力、深遠的品牌影響力以過硬的產品質量,成為了房地產市場的重要角色。

央企地產誰在跑步前進?誰在掉隊?


“財大氣粗”、“低調”是大多數央企地產的標籤,根據CREIS中指數據公佈的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顯示,2019年保利發展拿地金額1166億,排在第三位,中海地產1034億排在第四位,另外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中國金茂、華僑城、中交、中鐵建拿地金額均進入T0P25內。

隨著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房地產市場已經變得越發飽和,市場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這21家央企地產的分化程度也在不斷加大,可以將這21家央企地產大致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保利、中海、華潤

保利是名副其實的地產央企老大,2019年實現了4702億元的銷售額,排在第五位。在早期,保利憑藉其軍工背景拿了很多優質地塊,從廣州起家而後佈局全國,通過高效的市場化運營,多年來保利在房地產企業中一直保持TOP5地位,目前項目已經覆蓋國內外100多座城市。


中海地產隸屬於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1979年創立於香港,因其盈利能力長期保持行業領先,被業內稱為“利潤之王”,曾連續7年中期淨利率保持25%以上。多說房地產上半場拼的是規模,下半場拼的是利潤,中海地產保持著規模和利潤兩者兼得。

央企地產誰在跑步前進?誰在掉隊?


華潤是最“紅色”的央企之一,為抗日戰爭及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貢獻。華潤置地是華潤集團旗下的公司,於1994年改組成立。2014年華潤置地發佈商業地產戰略,致力成為“中國商業地產領導者”,現如今它的商業地產開發營運能力已是業內當之無愧的NO.1。

第二梯隊:招商蛇口、中國金茂、中國鐵建

招商蛇口這家央企地產的背景非常牛,招商局集團,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成立於洋務運動時期。在2006年之後,招商蛇口與保利、萬科、金地集團成為股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大龍頭地產股,“招保萬金”由此而來。招商蛇口開發的主要是中高端精品項目,項目也多佈局在一線城市,因此相比之下規模一直沒能得到跨越式的發展。

央企地產誰在跑步前進?誰在掉隊?


中國金茂是匹黑馬,為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公司,從2007年在港交所以來,一直保持著“黑馬狂奔”的速度前進,在2014年至2018年間連續保持著5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

中國鐵建地產集團在2019年銷售額為1100.2億元,首次實現千億目標,作為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旗下的房地產板塊公司,中鐵建地產憑藉股份公司巨大的品牌影響力,近幾年迅速在一二線城市拿地佈局。

第三梯隊:華僑城、大悅城控股、電建地產、中交地產

華僑城1985年誕生於深圳,轉型以發展文旅項目為主,2019年銷售額為795.9億元排在45位。

很多人可能會問大悅城控股是那家央企?其實它就是中糧地產,在2019年通過股權整合後,大悅城成為中糧集團旗下唯一的地產投資和管理平臺。2019年實現619.9億元銷售額,排在56位。

電建地產、中交地產以441億元、421億元的銷售額分列70位、71位。

第四梯隊:五礦地產、中冶置業、葛洲壩


2019年房地產政策依然嚴厲,在激烈的外部市場競爭下,這些房企雖然實現了百億目標,但是依然排在百名開外,成為掉隊者。

另外,例如南光集團、港中旅、中航工業、魯能集團、中煤集團等未出現在公佈的銷售榜單中,本文未對這些企業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