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以為姓牛的會奪子孫江山,殺了牛姓人,不料卻殺錯了

歷史上總有一些讖語似乎靈驗得讓人驚訝。我們很熟悉的“三馬同槽”、“女主武氏”都屬於很經典的歷史讖語,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了。就拿前者來說,司馬懿確實帶著兩個兒子漸漸奪取了曹魏權力,曹操萬萬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會被“三馬”蠶食。

司馬懿以為姓牛的會奪子孫江山,殺了牛姓人,不料卻殺錯了

後人總會吸取前人教訓,得到的人就會憂慮失去,司馬懿也不例外。他知道司馬家族能夠崛起這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只要掌握了大權,便可以不把皇族放在眼裡,取而代之什麼的更不在話下。只是他活著的時候時機不成熟,取代這事就交給孫子司馬炎去做了。

當然,司馬懿並沒看到最終結果。但他好歹是個有遠見的政治家,對於司馬氏將來的成就還是有幾分把握的。同時,司馬懿又開始憂慮:曹魏代漢,我司馬家代曹,要是再出個別的厲害角色代司馬怎麼辦?恰好,坊間開始流行起了一條預言:牛繼馬後。

司馬懿以為姓牛的會奪子孫江山,殺了牛姓人,不料卻殺錯了

這“馬”不就是司馬氏嗎?誰都看得出來如今曹魏是司馬家做主了。司馬懿深思熟慮之下覺得應該絕後患,不能讓姓牛的奪子孫江山,於是他想到了後將軍牛金,這牛金跟隨他打過不少次仗,立功無數,看起來也忠心耿耿,可司馬懿還是毫不猶豫地請他赴了場“鴻門宴”。

牛金喝了司馬懿的酒,“飲之即斃”。司馬懿讓人把他掩埋了,這顆心才放下來。朝中再沒有姓牛的重要人物,這下預言可算打破了吧?誰知,司馬懿還是高興得太早了。話說他有個庶子叫司馬伷,西晉建立後被皇帝封為琅琊王。

司馬懿以為姓牛的會奪子孫江山,殺了牛姓人,不料卻殺錯了

司馬伷大兒子叫司馬覲,司馬覲沒什麼作為,但他的兒子(也就是司馬懿曾孫子)卻成了東晉開國皇帝,也就是晉元帝司馬睿。然而,司馬睿到底姓司馬還是姓牛,真不好說——不少史書都記載,司馬睿根本不是司馬家族的血脈,而是他母親和牛姓小吏私通生下的孩子。

他的母親複姓夏侯,出身貴族,咸寧二年(276年)生司馬睿。傳言稱司馬睿身世有異,所以西晉滅亡後,延續江山的改成了牛家人,這就是所謂的“牛繼馬後”。值得一提的是,司馬睿這皇帝位子坐得並不安穩,因為他在皇族中沒多大權勢聲望,皇位純屬意外得到。

司馬懿以為姓牛的會奪子孫江山,殺了牛姓人,不料卻殺錯了

要不是西晉王朝太短命,“八王之亂”引發“五胡亂華”,北方中原遭胡族大規模入侵,司馬皇族和士大夫們不會急急忙忙南渡,司馬睿也不會在世家大族王家的支持下,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從此偏居江南,還總受王家人掣肘,面對王敦叛亂毫無辦法,最終在憂憤中死去。

司馬懿以為姓牛的會奪子孫江山,殺了牛姓人,不料卻殺錯了

如果“牛繼馬後”是真的,那司馬懿就殺錯了人,東晉皇族血脈有異;如果“牛繼馬後”只是北朝人為了詆譭東晉王朝正統性編造的謠傳,為什麼《宋書》、《魏書》、《晉書》和《舊唐書》等資料都記載了這件事呢?只能說,晉朝在歷史上的好感度很低,所以後世史學家、文人宣揚這件事,倒也不難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