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聰明的家長教孩子學習數學的5種方法!

↑ 立即關注,每天一個數學啟蒙知識、家長誤區、親子游戲——

說起數學啟蒙,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從數數開始教!"

數數,是通過熟悉數的序列,幫助孩子建立"數感"的方式。但是,如果只是反覆背誦數字,他們一般是不肯合作的。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聰明的家長教孩子學習數學的5種方法!

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既有趣有好玩,也能讓孩子們喜歡數數呢?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學習數數,巧妙的融入生活和遊戲中。通過潛移默化的學習和反覆練習,逐步幫助孩子建立"數感",培養數學的興趣。

那麼,到底應該怎樣在生活中帶入數學呢?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聰明的家長教孩子學習數學的5種方法!

1、 在聊天中學數字

1-2歲之間,是孩子的語言發育的初期,在這個階段,孩子非常樂意學習和模仿,他們對爸爸媽媽的語言、情緒、表情等都非常感興趣。

所以,從2歲左右,家長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加入數字描述和表達。

比如:

"我們3個人一起出門啦。"

"給你2塊餅乾,再給你3塊餅乾。"等等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聰明的家長教孩子學習數學的5種方法!

在孩子語言發展期,也許他們暫時不能完全明白,但孩子會試著理解和思考這樣的語言。

如果能夠在表達的同時,和孩子一起互動,他們會更有興趣,通過這種方式,逐步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數字理解能力。

2、唱兒歌,加強數字記憶

兒歌富有韻律和節奏感,孩子們都特別愛聽,也會跟著學唱。許多的兒歌都含有數字元素,而且會重複出現,學唱數字兒歌,對孩子建立"數感"、記憶數字非常有效。

比如:《兩隻老虎》、《數鴨子》、《十個小手指》、《十字歌》、《拍手歌》等等。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聰明的家長教孩子學習數學的5種方法!

這裡配合數字卡片,通過卡片產生更形象具體的認知,孩子會更加樂意參與。

3、用遊戲練習點數

好玩和好動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以玩為主,在玩中學",也是何老師一直提倡的"遊戲化"的教學方式。生活中,可以互動的親子游戲非常的多。

比如:分豆子

將紅豆和黃豆放在一個碗裡,拿兩隻空籃子,讓孩子來幫忙分一分,把所有紅豆,拿到一個籃子裡,所以黃豆拿到另一個籃子裡。

在孩子完成分類以後,可以問問孩子“紅豆子多少個,黃豆子多少個?哪隻碗裡的豆子多?多的豆子比少的豆子多幾個?”等等。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聰明的家長教孩子學習數學的5種方法!

在生活中,類似的遊戲非常多,比如說:搭積木,數一數搭一座塔需要的積木的數量;每個顏色的積木各有多少個。坐電梯,數一數大樓一共多少層;中間停了多少次等等。

4、 用手指或者教具

孩子的認知發展是從具象開始,逐漸過渡到抽象的過程。所以,讓孩子從具象的實物感知抽象的數字,是最直觀,最快捷的方式。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聰明的家長教孩子學習數學的5種方法!

比如:數手指,幾平所有的孩子,都會有一個掰手指數數的階段,這其實就是最簡便易行的"指物說數",手指也是最方便的"教具"。通過手、口、眼協同,孩子可以完成簡單的數數到手口一致點數。

另外,還有火材棒、棉籤、樂高、雪花片等等,都可以作為孩子數數的教具。

5、 發掘繪本中的數字

在孩子學前啟蒙階段,許多的數學繪本,都包含了適合孩子學習數字的元素。如:《奇數真好玩》、《偶數大發現》、《消失的另一半》、《好餓的毛毛蟲》等等。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聰明的家長教孩子學習數學的5種方法!

《好餓的毛毛蟲》

星期一,它吃了一個蘋果。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星期二,它吃了兩個梨。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星期三,它吃了三個李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通過生動的繪本閱讀,有趣、奇幻的故事,幫助孩子建立"數感"。感知數與數之間的關係。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可以啟發孩子的數學思維。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聰明的家長教孩子學習數學的5種方法!

數學啟蒙,通過"兒童化"、"生活化"、"遊戲化"的方式,是何秋光老師一直提倡的教育理念。

數學並不是一門高深的學科,它就是一種在我們身邊的、隨手可得的知識。

>>關注【何秋光學前數學】,點擊"瞭解更多",在家就能學的數學思維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