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各位家長們,你們會主動給自己的孩子閱讀《道德經》和《論語》嗎?為什麼?

幽幽雲中君


既然是給孩子“閱讀”,說明孩子還沒到識字的年齡,我在孩子5歲之前也嘗試過給他讀經典,實際上效果不是很好,後來改變了自己的計劃

我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經典

經典的東西本身就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核心精髓,且不論學習經典對文化繼承有什麼作用,經典著作以及傳統文化確實對一個人的涵養和舉止能起到引導的作用,孩子的成長需要在幼童時期去樹立人生底色,我們普通的家庭能給他帶來什麼呢?不若用老祖宗的智慧幫助他成長。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是讓一個人未識字先讀書,在沒有成人之前就已經飽讀了詩書,熟讀四書五經,人在成年以後必然不會讓家長擔心,因為他已經明確了做人的根本,幼童打下的經典基礎都是做人的道理,都成為人生的底色,在他關鍵的時候都將成為他人生的指引,所以這些很關鍵。總之,我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學經典,簡而言之一句話:我是個普通人,教出來的孩子必然也是普通的孩子,所以我不教,讓老祖宗來教,希望他能秉承祖宗的智慧培養自己的心胸和涵養。

我為什麼改變策略了

孩子在5歲之前認知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在給他讀了一段最簡單的三字經、千字文以後,雖然他能頌出很多,但是還要給他講,讀書不講如同種地不耪,因為他認知有限,實際吸收非常少,到最後孩子母親倒是滿腹經綸了,全篇背過了很多經典名著,孩子呢,雖然記住了一些,但是在理解上收效甚微。

後來讀過很多幼兒教育的書才明白了,我們現代人的教育是不能完全按照古人的思維方式進行的,在幼童時期,孩子正處於想象力,思維力蓬勃發展的時期,最好不能用固化的內容對其進行限定,所以,我決定對於傳統文化的教化先放一放。

後來的計劃怎樣呢

  • 畫冊啟智

既然孩子在上小學前不能再接收太多的固定化教育,那我就按照他的發展方向進行培養,所以,後來我把注意力放在了畫冊和寓言故事上,家裡專門給他準備了一個書櫃,放的全部是他的書,現在最多的當然就是畫冊,窮期待著他能在繪聲繪色的圖畫和故事講解中培養他豐富的想象力和直觀的認知力,所以我們每天晚上都會在孩子睡前給他講,給他養成習慣,以至於現代孩子不聽故事睡不著覺。選擇畫冊當然很重要,我選擇的基本上都是獲得過凱迪克獎項的畫冊,世界公認的書不管從思想上還是從價值導向上都是比較正的,書絕對不能選偏。

  • 語言引導

畫冊過後還要給他多去形象的圖片,只給他留下乾巴巴的故事,現在培養的就是純想象了,要讓他自己去締造空間、場景和情節,所以,我選擇用中國傳統的成語故事、寓言故事來進行這項工作,當然也買了很多相關的小冊子。

  • 強制閱讀、背誦

前面的東西只是在他特定階段的特殊手段,孩子終歸是要學習經典的,所以我計劃在孩子上小學開始進行,一方面孩子的認知已然開始轉向文字,另一方面孩子也初入理性環境,可以藉助周邊的人際關係進行所學內容的消化,所以務必在這個時候強制他一定去記憶必要的典章。那究竟學什麼呢?個人認為從淺入深記就好,至於我前面說的什麼叫三字經,哪又叫千字文都只是傳統經典的“提綱”,沒必要再學了,要想直抓根本就從先秦著作開始,所以推薦以下順序學習:

一、《素書》黃石公作,據說黃石公三試張良才把這本書傳給他,張良也憑這本書助劉邦定江山,如果你認為是一本兵書那就錯了,裡面講的其實都是仁義道德,他把這些內容概括的比論語還要精闢,所以首推,最好背過。

二、四書,當然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不用多說了,熟讀便是。

三、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也不用多說,熟讀。

四、《道德經》,為什麼把道德經放在後面呢?因為此書不能隨隨便便去看,與前面說的書不可同日而語,道德經在中國人眼裡的地位應該類似於西方的聖經,他是對傳統思想的總括,應該認真的對待,同時也只能在對經典文化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入門,意會。

五、剩餘的憑興趣自助選讀即可


水清樸一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舉個歷子。我曾經讀過《道德經》,還有《論語》《道德經》我讀了有100多遍。《論語》讀得有個三四十遍,當然我指的是全文閱讀。

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但是我目前還沒有孩子。如果我以後有了孩子,我一定會讓他讀《道德經》,或者是《論語》包括《大學》《孟子》《中庸》等等。

為什麼我會支持讀這些經典?接下來我來說一下讀這些經典的好處。

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能留下來的一定都是精華,否則它一定會被歷史長河所淘汰。

一、讀經典可以增加孩子的識字能力

這些經典裡邊有大量的可能是孩子小學用不到的字,甚至是孩子生活中不常用的字,我們在讀的時候,會讓孩子認識很多很多的字,孩子只有認識字了,他才能去閱讀,所以讀經典可以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是非常好的。

二、學習先賢們文化

我們現在的社會可能一個人一生會出好多本書,甚至一本書只需要半年至一年兩三年。但是古代的先賢們,他們一生可能只有一本書,甚至好幾個人才能完成一本著作。所以一本書裡面容納了很多人的思想,當時社會的文化背景。

三、瞭解我國曆史

為在讀這些書的時候,你可以給孩子講一下關於這本書歷史背後的故事。比如說論語這本書,您可以給孩子講一下孔子,他曾收了很多很多的學生,包括他學生的一些故事。

四、為初高中的文言文閱讀打下基礎

要說現在學生最頭痛,什麼是英語嗎?其實不是。更多的是對於我國文言文的理解。孩子小的時候已經把一本幾千字甚至幾萬字的文言文讀過,那些初高中的文言文只有短短的數幾百字,對於孩子來說簡直太簡單了。

五、腹有詩書氣自華

孩子小的時候你給他什麼就是什麼,你給他一個手機,他可能整天說的就是打遊戲等等。你給他一本書,他可能講的就是書裡邊的故事。那你給他一本我們的國學經典,孩子們說的也就是我們的國學經典。在閱讀國學經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

所以我很支持孩子,從小開始讀國學經典。感謝您的閱讀,我是舉個歷子。更多關於孩子怎麼有興趣的讀國學經典,歡迎給我留言。


舉個歷子


會的

看慣了黃河的水是黃的,就忘了黃河水是清的,家長有責任幫孩子找到“母親河”源頭的那股清泉。

《道德經》和《論語》一天道,一人道,聖人聖典,是中華文化智慧源頭,靠代代薪火相傳,我們有責任接棒傳承。

對孩子終身影響,小到對己對事的修為、堪當,大到對家對國的責任、情懷,於己於人,與公與私,《道德經》和《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文化基因與元素符號,對孩子影響都是無處不在而終身的。

隨著高考制度改革,以及教材內容、形式設置帶來的改變,文言文閱讀容量勢必加大,《語文》教學承擔立德樹人、文化傳承的使命勢不可擋,家長主動給孩子閱讀有助於孩子早期對文言文的興趣培養。

當然,孩子不一定懂,但從《道德經》和《論語》整體內容來看,前者重認知,後者重實踐,無論是對孩子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來說都與其精華息息相關,家長先不要有心理預設和暗示,大膽給孩子推薦。


花木年華


中華傳統優秀經典,可以根據家長和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去閱讀學習。畢竟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像儒家的四書五經、十三經、諸子百家,如果讀完那恐怕要幾年十幾年吧?另外還有道家、佛家的一些優秀的經典。所以一定要有所選擇。

有選擇的去適合自己的經典,前提是選擇對孩子成長有幫助。

《道德經》是道家優秀經典、《論語》是儒家優秀的經典,都非常好,值得孩子閱讀學習。

有一套適合於孩子們閱讀的經典系列——《聖學根之根》,是經過作者精心組織彙集而成的中華傳統優秀經典集合,專門為孩子們量峰打造而成。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們,可以為孩子選擇學習,挺好的。


書香居


會。

因為這樣講不會錯。


資深策劃


這個和時代和環境有很大關係。現在的社會,信息量太大,普遍在追求短平快,所以整個社會顯得浮躁。而經典的東西,對小孩子來說,因為缺少人生經歷,很難讓他們有很深的體悟,只能是博聞強記。真真需要體育國學經典的是我們做家長的人群,先從有了人生經歷的我們做起,去體悟感受傳承甚至批判那些文化經典,在現時代找到它的真正意義。


好運設計


雖然尚未為人父母,但我覺得5歲的孩子與其讓他讀《論語》《道德經》還不如讓他趴草地上看螞蟻,10歲的孩子讓他多交朋友多發展一些自己興趣,13到18歲更需要注重學業。

有些書是讀不懂的,除非自己見過、經歷過、思考過並且已有所悟。否則書讀千遍也是浪費時間。


CrazyJin1988


《道德經》太難懂,在《論語》中選些短小易懂的段落讀給孩子聽,等到孩子讀三.四年級時,就引導他們自己讀,讓他們慢慢體會經典的意味,逐漸懂得做人的道理。

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歲寒,然後知松柏知後凋也。

這些簡單的,易讀易記易懂的段落,讓孩子們產生閱讀興趣,慢慢.地就會自覺讀經典了。


匯侃


我以為應該是論語罷。《論語》主要內容是什麼呢?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對話集。學生問孔子老師一些問題,孔子來回答,或者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問題,發表一些意見,彙集起來。所以也叫做孔子思想,以及他的弟子們發揮老師思想的一個言論集,隨時記錄下來的。孔子是春秋末期人,他逝世之後,弟子們將平時聽講的東西彙集起來,彙集起來之後就是聽講的記錄了,古代給它一個名詞,叫“論”。我們今天有論文、論說,將這些言論集中起來,就叫做“論”。學生們系統的整理孔子平時的話,學生也發揮孔子思想,大體上孔子逝世之後,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時間,整理出一個定型的東西。後來隨著版本的變化,我們就不去繁瑣的推論它了,大體上成型了,孔子死後三十到五十年的時間,將《論語》裡重要的內容大體上整理出來了。孔子的出生年是公元前511年,到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春秋末期還有一個大的思想家,也就是老子,將來如果有機會,我們也可以說一說老子的《道德經》。《論語》影響中國這麼長,不管你贊成還是不贊成它,反正它存在了二千多年。還有朝代全盤否定它,但是否定不了,否定之後,到了一定時間又起來了,有一定的道理,究竟為什麼?這個火焰還撲不滅,不想讓它在社會上發生影響,不可能,一定會在社會上起影響。《論語》也就是一萬二千七百多字,我們今天的博士論文還寫十萬字呢,《論語》消滅不了,完全否定不了。


小智教育


會的!《道德經》是老子所著,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經典的傳統文化著作;《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學生所著,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經典的傳統文化著作。這兩本著作是中國的哲學代表,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之根,二千多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受其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