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題記:習慣了海滄橫七豎八,制式統一的路名,怕是很快就會忘記爺爺奶奶曾經口中的那些鄉愁了。海滄不大,埋在老人們心裡的,不是滄林路也不是海富路,只有已經接近消亡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才最親切。然而時至今日,誰也記不住這紛紛雜雜的數字中,到底各自代表了什麼,本文擬以瞎扯的形式試圖考證一個相對正確的“三六九”,從而還原一個岸線曲折、地無三里平的原始海滄面貌。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海滄地形

今天,坂尾即錦裡,涵溝即鴻江仍是眾人皆知的常見地名;十年前,鐘山的俗名“鍾林尾”已經被淡忘了;二十年前,石塘的慣稱“石林兜”正式退出本地口語;一百年前,東嶼的原稱“長嶼”和“長江”連碑刻的影子都沒了。歷史的車輪,從來不曾眷念過任何一個靜止的存在,每一個歷史故事的產生都是一個時代驟變的結果,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懷念與復原的權衡,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的回顧,不是為了深挖記憶,而是讓年輕的我們留住一個鄉愁,為今日平直的海岸線、平坦的地平線增加一些愚公的念想。

一、三都六甲-明清傑作

“都”的建制在今日已經非常少見了,但有些地方卻還堅挺地存在著,如福建條件最佳的深水港三都澳,詔安的四都鎮,永春的一都鎮,都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以本人的認知,“都”作為鄉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從元代開始被廣泛使用,元人在統治風格上對數字的偏好非常執著(如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其父親為朱五四),或許也是因為簡單好記,那時鄉一級的地名一般以數字流水號展開,如某某縣一都、二都、三都。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清末海滄村社組織

海滄在元代屬於漳州路龍溪縣,且位於其極東位置,那時的人在編號時,將海滄作為起始,編作一都、二都、三都共計三個都的建制。經歷過元末明初的大動亂後,海滄人口大幅度衰減,至明代後,海滄地區三個都被縮編成一個,名稱也相當粗暴簡單,名曰“一二三都”,後人便簡稱為“三都”,這便是三都的由來。

至海澄建縣後,都的建制在海澄已經不存在了,但人們在習慣上還是保留了“三都”的叫法,因為那時的海滄被分到海澄縣的第四里、第五里,至少在稱謂上相當不便。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至於六甲的出現,則要推後至清代時期,其具體的名稱見載於乾隆二十七年的《海澄縣誌》中,當時海滄計有保甲六個,分別為永昌保、集興上半保、集興下半保澄瀛甲、崇隆保和新安保。保甲的產生,與其說是鄉鎮的一種變革形式,不如說是封建時代當權者對子民的監控手段,通過對以戶為單位的百姓進行捆綁管理,達到互相監督的作用,從而減輕管理者的稽核負荷。

二、九頭九尾-海的印跡

引用《海澄縣誌》的資料,永昌保計有許藍頭、馬埭頭2處,澄瀛甲計有石甲頭、澳頭、埭頭、嶼頭等4處,崇隆保計有山頭、大路頭、水頭、排頭、林埭頭等5處,以上計有11處,其中解放後已經不在的有嶼頭、山頭和林埭頭等3處,還多出了地岸頭、涵頭等處。光緒二十二年《重修慈濟祖宮碑記》載有“山頭崇信堂”,因此可認定山頭在晚晴時期仍然存在,則姑且將九頭暫定為許藍頭、馬埭頭、石甲頭、澳頭、埭頭、山頭、大路頭、水頭、排頭等9個。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頭,《康熙字典》釋為“獨也,於體高而獨也”;《萌典》指“上、中等方位”,於地名指的是某類地形的上部分。海滄以頭為名的社全部位於海邊,馬埭頭、埭頭處於“海水深入陸地的末端”,即陸地的凹處、海洋的凸處,其源頭應是圍埭造田的產物,有史可載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成化年間漳州知府姜諒對其重修。其他如排頭、水頭、大路頭、澳頭等,都是傳統的碼頭,因此可以推斷,海滄的“九頭”事實上就是海滄重要的碼頭所在地,這也符合閩南人對碼頭冠以“道路盡頭”的叫法。

引用《海澄縣誌》的資料,永昌保計有漸尾1處,集興上半保計有後山尾、草仔尾、坂尾、陳都尾等4處,澄瀛甲計有藍尾1處,崇隆保計有鍾林尾、下尾、山尾等3處,新安保計有下尾1處,以上計有10處,其中解放後已經不在的有山尾、下尾(新安)等2處。扣除可能重複的新安保下尾社後,九尾可能為漸尾、後山尾、草仔尾、坂尾、陳都尾、藍尾、鍾林尾、下尾、山尾等9處。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尾,相對於頭而言,應是相反的,實際上,除了漸尾、鍾林尾、下尾、山尾、藍尾確實位於海邊外,其他四處卻都分佈於錦裡附近。前者是陸地的凸處、海洋的凹處外,後者則指代某些山形的末端,或某個地方的下方向,如坂尾,錦裡林氏先祖曾先居沙坂,再遷坂尾,可能是因此稱為沙坂之尾。

三、十八坑-地無三里平

引用《海澄縣誌》的資料,永昌保計有洪坑、廖坑、盧坑等3處,集興上半保計有坑裡、陵坑、徐坑、坑邊、蕭坑、西陵坑等6處,澄瀛甲計有內坑、洪坑內、坑內等3處,崇隆保計有東坑、馬內坑等2處,合計有14處,其中解放後已經不在的有坑裡、坑邊、洪坑內、坑內等4處。道光十三年《慈濟北宮碑記》載有“洪坑社、洪坑內”,其他社名也多見於各類地圖,如坑內也稱坑裡。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坑,《萌典》指“地面凹陷的地方”,從地圖上的分佈看,以坑為名的社多分佈在低緩丘陵的谷底或夾在山坳之內,特別是主要高山的餘脈處是“坑”的多發地帶,如大坪山下的東坑,大巖山下的盧坑、馬內坑、洪坑、廖坑,馬山附近的陵坑、徐坑、蕭坑,大觀山下的洪坑內、坑內,衙裡山下的內坑等。

一般情況下,受地形影響,以坑為名者規模均不大,除了內坑外,多是小社,因此為湊足十八坑,可能袖珍的小社或者大社的角落也參與湊數,如石塘的花坑、斜坑,古樓的後陵坑,溫厝的蔡坑、蘇坑,錦裡的馬坑等,如此,則總數超過了18個,必然要有所刪減。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蘆坑崇禎碑記

仍舊參照地圖,馬山附近“坑”高發,而文圃山與大巖山之間卻一個都沒有,不合常理,因此後陵坑應計入,其他如海滄大橋立交橋處偌大的山谷,可能是花坑和斜坑的位置,另一個姑且暫定曾經佔有海滄極大比例人口的馬氏,其位置可能被坂尾合併。如此,十八坑暫定為洪坑、廖坑、盧坑、坑裡、陵坑、徐坑、坑邊、蕭坑、西陵坑、內坑、洪坑內、坑內、東坑、馬內坑、花坑、斜坑、後陵坑、馬坑等18處。

四、九頭九尾十八坑背後的故事

以《海澄縣誌》的資料加上些許猜測,儘管能勉強賦予九頭九尾十八坑匹配的對象,但卻顯得毫無底氣,究其原因有三:其一,為利記憶,古人採用了“九”、“十八”等與三都、六甲成等比關係的數字,圖順口,非實際數字;其二,同樣為了湊數,將不同時期的地名混為一談,或者將社名、角落之名混為一起;其三,該數字可能與澄志所列年代不同,或遠或近,考慮到海滄人批量出洋的時間主要為乾隆年以後,數字與地名的結合可能是延續上百年的疊加和記憶的錯亂形成的概稱。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海滄108社

但不管怎樣,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僅從數字和用字,我們就可以發現,海滄這個地方是多碼頭、多山頭、多谷地、多水流的沿海丘陵地貌,百姓想要在這裡安居樂業,單純地靠山靠海謀取漁樵之利顯然是不足的。王世懋在《閩部疏》曾如此評價閩南沿海之民,“泉漳間,山薄無泉,海近則洩,故其地喜雨而惡旱…每遇天旱,開府以下,惕惕憂恐,蓋漳民飢則易動也,然民皆航潮米以食,不專恃本土”,由此可知,作為漳州最鬧心的一群沿海邊民,月港和海滄算是最不依賴土地的地方,因此像海滄這般坑坑窪窪的多海灣之地,有頭有尾又有坑也算自然,他們的生存一定不會只依靠這片土地,因為,他們有著廣闊的大海可以追逐。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1954年廈門市與海澄縣(海滄)地圖

然而,進入清代後,清代對沿海以遷界的方式使之成為棄土,而使得海滄人僅依靠幾畝薄田,幾灣泥泊是無法維持生存的,於是他們在前人牽引及毫無退路之下,只能沿著海洋向南進發,這也是為何在沒了海洋貿易利潤之後的海滄,百姓只能流離失所紛紛下南洋的原因所在。而像最終演變而來的三都一百零八社,也並非海滄真實的村落數量,那不過是借梁山水泊天罡地煞故事引申而來的一種念想,就像發生在附近的天地會、小刀會,以及在海滄人聚集的海外支持孫中山革命的那些行動一般,帶有濃重的反抗滿清意味。

這種寓意於地名與數字的方式,恰恰能和海滄在明代突破海禁的各種鋌險前後呼應,我才不信海滄人只是單純的想用九九八十一的方式記錄簡單的鄉愁,這背後難道不會是這樣的嗎?


海滄,三都六甲,九頭九尾十八坑,一百零八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