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者可能清晰的認識世界嗎?

紋含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黃利瓊老師回答。

人格障礙是指在個人發育成長過程中,因遺傳、先天以及後天不良環境因素造成的個體心理與行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偏離社會文化背景,並給個體自身帶來痛苦。臨床常見的人格障礙主要有偏執性休和障礙,分裂樣人格障礙,反社會性人格障礙,衝動性人格障礙,表演性人格障礙,強迫性人格障礙,焦慮性人格障礙,依賴性人格障礙等。

而對世界的認知與一個的認知發展有關,一個有認知障礙的人,是不能清晰的認知世界的。認知障礙是指腦局部組織病變或受損而產生的對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功能的損害。常見的認知障礙包括: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注意記憶障礙以及自知力障礙等幾大部分。再細分下去就更多了,比如錯覺,幻覺,幻想,思維遲緩,思維貧乏,思維散漫等。

從以上兩上概念的描述上可以看出,有人格障礙的人,如果沒有認知障礙,是可以清晰的認知世界的。而有認知障礙的人,不管是否有沒有人格障礙,都很難清晰的認知世界,之所以是很難而非不能,是因為同樣是認知障礙,也還有個程度的問題,如果是輕度,也是具備一定對世界認知的能力的。

不過,客觀的說,不管是哪種人格障礙,都多少存在著認知偏差,而這種認知偏差不是屬於認知障礙的範疇,是受成長環境,教育影響及重大不良事件刺激所致,可以通過心理諮詢或生活經歷的改變而有所改變。比如一個具有依賴性人格障礙的人,受生活所迫,變得獨立堅強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之前那種只有依靠他人自己才是安全的,或自己是弱小的,所以凡事只能依靠他人,自己才在空上世界上生存的觀點就會發生變化,樹立起自信心和獨立意識。

所以,我們可以說,有人格障礙的人,如果沒有認知障礙,是有能力清晰的認知世界的(當然,這裡說的是對世界認知的能力,如果是對世界認知的結果,就算是正常人,誰又能保證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是清晰的呢?)。

★婦專委協會近期推出線上系列公益微課,每週一次,歡迎收聽,詳詢請發私信或留言。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你好!能否清晰認識世界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一個存在認知障礙的人是不能清晰認識世界的,而存在認知障礙的患者一般會有器質性病變,認知障礙是指腦局部組織病變或受損而產生的對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功能的損害。通常,多被用以描述機體正常老化和阿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之間的過渡狀態的症狀表現。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程度較輕,尚未達到痴呆嚴重程度,症狀表現也有波動性,主要臨床表現為認知功能輕度下降,但是人格障礙患者未必會存在認知障礙,他們只是在認知方面出現了偏差,通過心理療愈加以修正就可以了。

認知障礙一般存在器質性病變

下面列舉一些主要的臨床表現

1 記憶損害:近事記憶困難,遠事記憶力正常,主要表現為回憶詞彙或物體的記憶障礙。

2 注意力障礙:表現為專注於某一事物的能力下降。

3 推理和抽象思維能力減退:對新事物的理解和反應能力下降。

4 語言運用能力下降:表現為語言的理解、表達有障礙,有時可出現病人選不出合適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意圖。

5 視覺空間功能障礙:如患者畫幾何圖形,或搭積木試驗能力下降。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可用定量化的認知評估作業量表進行測量及評價,常用的量表有神經心理學測驗量表,簡明精神狀態檢查量表。

診斷輕度認知障礙,症狀必須持續存在,時間不少於2周,同時必須排除意識障礙。但以上症狀逐漸加重時必須注意和痴呆鑑

人格障礙存在認知偏差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具有適應不良的性質,其人格在內容上、質上或整個人格方面異常,由於這個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儘管在人格障礙的治療上已取得一些進步,找到有效改變的方法。人格障礙在臨床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依研究的習慣,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別:

(1) 反社會人格障礙:

也稱無情型人格障礙,是對社會危害最大的一類。這類人行為不符合社會規範,從小就表現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小同學、違反校規。長大後曠工,常鬧事,不遵守廠規和社會常規。他們脾氣暴躁,感情冷酷而膚淺,無任何責任感,做事無計劃,衝動好鬥,具有高度攻擊性,最終常觸犯法律,給社會和他人造成傷害的同時也損害了自己。他們對自身的人格缺陷渾然不知,不論做出多麼損害他人的事情也沒有內疚和羞慚感。

(2) 偏執型人格障礙:

較多見於男性。這類人固執,心胸狹窄,敏感多疑,總懷疑周圍人對自己有敵意,傲慢,嫉妒心強,這類人易發生偏執型精神病。

(3) 分裂樣人格障礙:

這類人情感冷淡,人際關係有明顯缺陷,他們常使人感覺古怪,不可理喻,不修邊幅或穿戴奇特,行為不合時宜。在人群中他們孤僻,不合群,不與人交往,甚至退縮,活動能力差,無進取心。這類人童年就有此類跡象,終生如此。

(4) 循環型人格障礙:

較多見於女性。循環型人格障礙以心境良好和悲傷交替出現為特徵。心境良好進他們精神振奮,充滿信心,熱情而好交往,但做事有始無終,常作出大量的計劃,而很少付諸於行動或堅持到底。而悲傷時他們表現情緒低落,悲觀失望,辦事無信心,寡言少語,自感精力不足,做事困難而吃力。也有部分病人是以其中一種情況為主。

(5) 強迫型人格障礙:

男性較多見,他們常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凡事追求完美,否則就焦慮不安。做事要先計劃,且考慮問題過於詳細,按部就班。平時禁拘謹小心,辦事猶豫不果斷,缺乏自信,事後愛反覆檢查,追究細節,此類型與強迫性神經症的發生有關。

(6) 癔症型人格障礙:

女性較多見。這類人日常行為誇張、做作,表情生動,暗示性和依賴性極強,極其情緒化,情感不穩定,待人似乎很熱情,但感情膚淺、不真誠,很難長久與人保持良好的社會關係。高度自我中心,總是想盡辦法引起他人的注意,耐不住寂寞,盼望生活像演戲一樣熱鬧而富於刺激。這類人有時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與翔,會採取過激行為。

(7) 衝動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顯著的特點是有高度的衝動性。他們常因一些不必要的小事而大發雷霆,情緒激烈可到狂暴的程度,甚至喪失控制,做出傷人、毀物或自傷的行為。發作間歇期情緒不穩定,可伴有空虛感和厭惡感。

看來人格障礙的類型是非常多的,已經被確診為得了人格障礙的人就可以對照上面文章看看自己得的到底是哪種類型的,您知道之後直接告訴醫生,醫生會制定治療方案的,您只需要配合就行了。自己早點知道類型,也能節約一點治療時間。

如何修正人格障礙帶來的認知偏差

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中寫過一句話:認識你自己。千百萬年來,人們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給人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方向,瞭解這些認知力偏差,也許你會更加容易處理生活中的各種決策。有趣實例:

“叛逆心理”就是人們嘗試使用感應抵抗的表現之一。第一名:安慰劑效應。有趣實例:當結果顯然良好時,學術上稱其為“安慰劑”;而當結果是負面或者有害時,就得被稱為“反安慰劑”了。

在《了凡心療愈》裡,人之所以存在認知偏差, 是因為人在社會活動中形成了自己看問題的方式,這也是限制性信念的源頭,你始終無法客觀的去看到事情,這就導致了偏差,諸如自信不足我永遠比不上別人等這樣的限制性信念,最最糟糕的一點是,他會從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直到你能意識到問題的所在,而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狀態。如何修正這樣的偏差,客觀的去認知世界,《了凡心療愈》裡到一個叫觀照的概念!

來和看就是觀照。這帖藥方你無法向任何藥劑師購買,你必須要改變自己內在的化學性質,你才能擁有它。目前你們內在心靈的化學作用產生的是沒有覺知和無意識的狀態。但是它是可以改變的,它的自動機械性質是可以被解除的。

一旦你覺知到你是自己負責的,你就不會藉助任何類型的無意識來逃避了。如果你想逃避,你就太傻了因為責任是一次重大的演化的機會。由於它所引發的奮鬥.某種新的東西可能逐步發展起來。變成覺知的意味著知道每一件事情都取決於你。甚至你的上帝也取抉於你,因為他是由你的想象創造出來的。

所以,這就是三個步驟:意識、覺知、觀照。但是我們存在的地方是最低的一級:那就是無意識的行動。無意識的行動是我們的頭腦的狀態,意識首先借著蛻變你的行動而蛻變你的世界;接下來意識會籍著使你覺知到你是永恆的而蛻變你的內在。當你知道自己是永恆的,當你知道你過去一直存在,以及你將來也會永遠存在時,所有人生的價值觀會立即開始改變。

每當你全然進入某件事時,你的內在就會釋放出很大的覺知,那時你會變成一個觀照者。忽然間,不是你在練習觀照,而是你就是觀照。在你知道你只是一個觀照的時候,一個純淨的鏡反映所有的東西,而你不對任何的映象認同,突然間你發現你內在的光。它已經在那裡,但我們轉移我們的意識。

只有那些你曾有過觀照之電光的時刻,只有那些時刻保存了下來。只有那些時刻會在你離開人世的時候繼續跟隨你——只有那些時刻會跟你走,因為那些時刻屬於永恆,它們不屬於時間。


了凡心療愈


您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楊湛德,很高興為您解答。人格障礙是一種涉及到人格層面的障礙,這是由於由小到大受到的影響從而導致了人格方面異常,這當中包括了很多種類型的人格障礙。因為人格障礙的診斷是一個概率性的問題,在偏離正常值範圍之外的人,才會被診斷為人格障礙

每個人都自己對於這世界認識,即使是人格障礙的患者也有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但是每個人對這個世界認識和理解都不一樣。所以從這角度來看,即使是人格障礙的人也同樣會對這個世界有很清晰的認識,也會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所以人格障礙的人是非觀對錯觀是從自己的標準出發的,而且無法根據環境情況改變進行變通。所以從形式來看,人格障礙的人都擁有常人的三觀和正常人。但是人格障礙的人的三觀內容卻和正常人肯定不一樣,同樣變通性和包容性比較不好。歷史上的一些藝術家,比如畢加索,凡高,他們都伴有一定的人格障礙,他們都會做出了很高的藝術造旨,但是這邊沒有意味著他們的三方就會很正確,也不會意味著他們對於世界能比常人有更透徹認識。

人格障礙是特定指人格層面的障礙,這和思維邏輯混亂的是兩回事。因為人格障礙,只是一個人處事待物會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他本人還是會思維邏輯很清晰,只有那些精神病的人才會存在思維邏輯混亂。有一些天才在某個方面會存在特別強的技能,比如數學,計算機,音樂等,他們會存在一些人格障礙,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的特別技能的發揮,也就意味著他們的思維邏輯並不混亂。

而您之所以會有以上這些印象,是因為您對自己很不滿意,您覺得你沒有經歷過的人生才是最實在的,才是最正確的。所以您的感受是您很希望自己擁有人格障礙的那一份智慧和能力。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所以必須你自己有針對的去發展自己的特長,很有自己努力的,讓自己更好的從中獲得成就感,而不再是去羨慕別人。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釋夢師楊湛德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人格障礙是明顯偏離正常的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一般開始於童年、青少年,並一直持續到成年乃至終生。人格障礙者並不是不能認識世界,只是看世界的角度和我們不一樣。他們對世界的觀察、對世界的描述都是正常的,都會認為天是藍的,花是香的。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的只是對自己的理解,對他人行為的解釋而已。也正是因為理解的不同,人格障礙者的行為模式、待人接物的風格都比較另類,有時候會影響自己的社交和正常的生活。舉個例子,偏執性人格障礙者會認為“人性本惡”,所以會時時提防,擔心自己會受到傷害,所做的一切也是在儘可能的保護自己。那為什麼人格障礙患者會跟我們這麼不一樣呢?

我們認為,人格障礙者的怪異行為一般源於自我統一性的混亂,因為生活環境或某些生活事件,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往往沒有一個穩定和連續的發展,也沒有正確的自我認同。比如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他們會時而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時而又會感到無助絕望,時而自卑,時而自信滿滿,這也使得他們的行為也變得矛盾而不可預測。

但不管人格障礙患者的思維、行為有多麼怪異,情緒有多麼不穩定,但他們的行為是符合邏輯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其他人所理解的。這也就是說,人格障礙患者與眾不同的原因是自我認識、價值觀、世界觀的不同,但他們和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是一樣的,也可以清晰的認識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