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林: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升級機會(一)


檀林: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升級機會(一)

作者介紹:檀林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首席生態官(88級北京大學化學系校友)

曾任北京大學遙感所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員,微軟加速器北京CEO 、美國CA公司大中國區總經理,美國甲骨(Oracle)公司大中國區BI/EPM渠道總監、美國Apple電腦中國區市場總監。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生化和生物醫學工程雙學位,長江商學院第3期 EMBA。

此次疫情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不可抗力,很多企業(特別是傳統企業)在經歷很大的考驗之後,都會對數字經濟有了全新的認識。 企業不僅加快了開拓在線辦公市場的步伐,還將影響力擴展到了在線教育、在線政務、遠程醫療等很多領域,甚至會對加快數字遊民生活方式的來臨起到推動作用。

10年以後,當我們回頭來看的時候,這次疫情可能是觸發很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 相信今天來網上聽直播分享的各位,對企業為什麼需要數字化轉型應該有更為感性的第一手認知了吧?那我們再來從理論上看一下為什麼數字化轉型對於各個行業乃至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非常重要!

為什麼所有行業的企業都需要數字化轉型呢?

因為,這是未來企業的一種生存方式!也是中國經濟未來能夠持續增長的唯一方式。為什麼呢?我們來看一個經典的經濟增長模型(叫做索洛模型)。

檀林: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升級機會(一)

以前的增長靠的是基礎建設投資、人口增長帶來的勞動力增加、儲蓄率增加來實現的,但靠技術含量不高的大型傳統基建拉動經濟長期增長有一個問題,就是巨大的基建設備投資也會因為折舊率的原因致使產出效益邊際遞減。

因此,長期增長不能靠儲蓄率、勞動力增加來實現,而只有技術進步支持的創新推動的增長是長期可持續的 ---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下一階段的增長要從投資拉動轉到技術創新驅動的路徑上來的本質原因。


檀林: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升級機會(一)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新基建”這個概念這麼火爆的原因。

發力於科技端的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新基礎設施:

• 5G基站:今年基站建設量有望超55萬個

• 城市軌道交通:預計2020年通車裡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

• 充電樁:市場空間也是千億元的級別

• 大數據中心:到 2020 年有望增長到 326.7 萬臺、西北、西南電力資源豐富的地方有優勢

• 人工智能:今年我國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增速45%,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 工業互聯網:預計“5G+工業互聯網”將是投入重點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中,海爾、樹根互聯以及徐工集團等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效果都十分明顯)

工信部2月25日公佈的《2019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名單》明確了81個示範項目,其中“5G+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項目就有10個之多,涵蓋了大飛機制造、電器製造、港口管理、裝備加工等多個領域。

這些“新基建”都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它所支持的應用和商業模式完全是數字化的,那什麼是數字經濟時代主流的商業模式呢?

答案在於:數字經濟時代的高維商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