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二法,滋阴还是扶阳

  • 前文说到肾阴肾阳的区别,概括起来就如同夫妻,二者分不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
    以补肾不是如同加汽油,肾阴虚直接滋阴;阳虚就补阳。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补肾二法,滋阴还是扶阳

到底该怎么补肾呢


  • 第一,以滋阴为主,阴中求阳与阳中求阴。因为肾阴与肾阳是一种互根互藏的关系,所以对于肾阳虚的患者,在一系列补肾阳的药物中,加入少量滋阴的药,这叫做阴中求阳。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二者互根互藏,阴阳如同夫妻,阳虚了必然波及肾阴,如果不通过肾阴,直接给肾阳补充,这会导致肾阴“眼红”,所以用滋阴的药先过了老婆这一关,然后肾阳才能得到补给。反之,当肾阴虚的时候,在一系列的滋阴药物中加入少量补肾阳的药,这叫做阳中求阴。
补肾二法,滋阴还是扶阳

此法虽是阴阳互求,但是因滋阴为主,“得听老婆的话”


  • 这种补肾的办法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提出来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而根据这种理论张景岳分别创作出右归丸与左归丸。右归丸用于滋补肾阳,填精止遗。其中补阳的药物有附子、肉桂、鹿角胶;滋阴的药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当归、杜仲。左归丸用于真阴肾水不足,肾精亏虚。滋阴的药物为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补阳的就只有鹿角胶一味。看了这两个方子,总体的感觉就是很补,对于肾阴肾阳很虚的患者,有个弊端就是怕吸收不了,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此外如此滋腻的药物脾胃虚弱的患者,也是不合适。
补肾二法,滋阴还是扶阳

滋补为主,有呆脾的弊端



  • 第二,以阳为主,“阳不足者,扶阳抑阴,阴不足者,扶阳生阴”,这种方法就是我常说的扶阳法的理论基础。这种方法通俗的理解就是有点“大男子”主义,就是阳不足了,扶阳就可以;阴不足了,还是通过扶阳,让阳生出阴来,阴也就不虚了。那么这是怎么实现的呢?上一种方式是通过肾阴阳之间的转化;而这种方式牵涉的脏腑就多些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心脾肾三脏。这三脏就代表人体上中下三焦,脾胃在中间就像是枢纽。而心属于火,在上;肾属于水,在下。那么扶阳的前提就是要把脾胃打通,这个主要是桂枝法,加点茯苓,藿香,豆蔻等药物。
补肾二法,滋阴还是扶阳

此法以扶阳为主,如同男耕女织,分工不同


  • 接着用四逆法,扶助肾阳,肾阳旺盛了,肾水就往上升;心火有肾水的滋养就能够往下降了,最后心火又回到肾水中,从而起到整个肾都旺盛的作用。这是一个迂回的法子,与上一个比较,这个是增量思维。心肾相交,大的阴阳化生,心肾会越来越滋润。这样补肾,不管是肾阴肾阳,都比较全面,是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化生整体。虽然相对慢,但是效果实在且稳固,同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身体的整体素质都有提高,因为人体大的阴阳循环给打通了。
补肾二法,滋阴还是扶阳

阴阳互生的同时还能整体改善体


  • 所以,中医的方法很多,路有多条,选择最合适的才最重要,比如脾胃还好,要求见效快,就直接从肾入手;如果身体整体不理想,脾胃差,多脏出现功能失调,最好就用扶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