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家长执着于“学区房”,住在学校附近的孩子真的能成才吗?

广漂十八年


都是炒起来的!没啥用,学区房那么多,都上重点大学了吗?那中国早就大学普及了!都是骗人的!


华英雄485


不光是为孩子,更为自己吧,以前我就说要在学校附近买房子,上班忙孩子可以自己上下学。我老公不听,看不上学校周边房子,去年孩子上初一,还有一个上小学,要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还要上班,上下学时间和上班时间还冲突,真是弄得狼狈不堪。两个孩子,这样的生活起码要过10来年。可是他的几个朋友,人家孩子住周边的,孩子自己上下学。顾自己上班就好,生活悠闲自在了很多。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他说把房子卖了,再从买,可哪那么容易?


福---败家娘们


我认为「能」很荣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当时就是为了孩子能到城里上学、问亲戚借钱自己还刷了信用卡买了一个不大的二手房、现在每月要还房贷还要还信用卡、确实很吃力、但是不曾后悔买了这个房、至少我的两个孩子能在城里念书、不管他们以后能不能成才、至少我曾努力过给他创造条件,虽然现在压力大一点、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值得。


要怎样度过这一生


学区房真的挺好的,我女儿小学初中上的是一条龙的私立学校,我就在学校对面买的房子,我女儿从下楼到学校用不上三分钟,我的步伐是二百八十多步,孩子上学真的是太方便了,小学三年级前我会接送一下,四年级以后就不用接送了。孩子还不用太早起床,每天最少能多睡半个小时以上,还有就是中午能回家午睡,这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区房好处真的很多,尤其是像我女儿上的这种小学带初中的学校,整整九年不用为孩子上学发愁。买房子时确实有点贵,但是九年省下来接送孩子的汽油钱也不少啊!还有就是如果我想卖掉或者出租房子都特别容易,我确实感觉学区房挺好的。还有就是好的学校旁边的才叫学区房,孩子能从小就在好一点的学校学习一定是利大于弊,至于能不能成才就要看基因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了。


天河水29209501


买学区房的目的不是为了住学校附近,而是为了上好学校。

现在市区各个小区都有对口划片的学校,都是广义上的“学区房”。但平时大家谈论的学区房指的并不是这些谁都能上的学区,而是非富即贵的名牌学区。

比如我所在的青岛,市区均价两万多,但重点学区的均价基本都在五六万甚至更高。这些学校的不仅小学实力强劲,而且对口初中都是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的名校。然而这些学校周边几乎没有高层住宅,都是老房子,甚至是百年历史的破旧房子。很多人花七八百万买一套100平老多层,还有人花一百多万买一套20多平的学区房,难道只是为了离学校近点?

至于成不成才,看看名校和普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情况就一目了然了。青岛最好的小学对接最好的初中,而最好高中的主要生源都来自于这些初中。那些普通小学升至普通初中的,最终进入名校的比例比重点小学升上去的低几倍甚至十几倍。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不能说所有上名校的都能成才,但名校成材率确实比普通学校高得多。孩子的教育除了名校教育以外还要靠家长的培养,家长如果不给力,只上名校也未必能出成绩,当然也有些孩子确实天生不擅长学习。

所以上重点学区的成材率确实高,但并非绝对。


城市发展报告


作为执着于学区房的一员,我想说说我的理由!当初买房的时候,真没考虑孩子成不成才的问题,我考虑的是我和爱人都上班,接送孩子的任务只能交给年迈的父母,如果距离学校远,他们年龄大了,骑车不方便,尤其是刮风下雨,摔倒了怎么办,何况冬天那么冷,夏天那么热,老人接送孩子会受不少罪。所以,我选择了学区房,老人领着孩子步行五分钟就到了,骑电动车一分钟就到,刮风下雨走着去我也不用太过担心,反正一会就到家,我现在很庆幸当时的决定,因为这让我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鬼Lady


能不能成才这个看个体的。可能大部分家长选择学区是为了近吧。我们小区跟学校只有一马路之隔,学校门口又每天都有护苗队,现在娃稍微大点了都是自己走路去上学,我在家里阳台目送孩子上学等着娃进学校的刷卡信息。如果是天天让我开车半个一个小时接送娃,自己再上下班,那肯定会很累很累。


等风来1002


不是说非得住学区房孩子才能成才,学区房顾名思义就是离学校近的房子,孩子上学离得近一是安全二是省时间,有条件为什么不选学区房呢?孩子上学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当然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他提供最好的条件啦。我家没钱但是我也为了我儿子以后上学方便买了学区房,是整个学区里面最便宜的那个楼盘,很多人都说我们买的位置不好,楼层不好,但是我们买房子是为了孩子上学,又不是为了等它升值,我认为能给孩子上学提供方便就值了。


娃娃不哭


住学区房,不是能否成才得问题,而是一个门槛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孩子没有在学龄或者没有过升学的困扰和压力。

别的地方,不是很清楚,就拿我最熟悉的四线城市来说,重点中学,是市区和县里所有人的基本追求!追求到什么程度?

一个中心小学,考入重点中学的比例大约是60%,而划片的学区学位也基本上在60%以上,而重点中学,直升重点高中,比例也在50%以上,不仅仅是考分,包括了划片的升学的名额也在50%以上。

从我们这里来看,小小的地级市,市里的人,为了中心小学,几乎人人要换房或者购买学区房,以便于可以划片入中心小学。而我市今年全省的文理科高考状元,全部在我市,这就导致了别的城市房价已经开始下跌,而我市依旧在上涨。就因为高考状元的事,我市房价一个暑假就涨了1000均价!!!

就拿我所住的楼盘来说,原来是市里最贵的楼盘,别的楼盘房价在5-6000时,我这里是7-8000,别的楼盘是7-8000时,我这里是1-1.4万。而就我这层楼,两梯四户,平时就我一家住户,只有到了开学季,四户才住满。说明,隔壁都是县里的,只有在开学季才入住,就是为了方便小孩上学。

而我隔壁的楼盘,17年被划片到一个叫3m的学校,即小学初中高中连读的实验学校,就因为新任市委领导的划片政策,在我买现在住的楼盘(15年一万)时,隔壁楼盘在7000-8000,现在已经1.6万均价了。而我所在的小区才1.5万多。也就三年,涨幅为1倍以上,隔壁的楼盘质量和小区和我这个小区,差别不知道有几个档次,但是,就是因为我这个小区是中学学区,隔壁小区是3m小区,价格就差这么多——要知道,就隔着一条十几米的马路。

拿我一个朋友来说,他手头已经有四套房了,明年小孩读小学,为了就读中心小学,他还在上周买了一个40多平的旧房,当我听说价格是2万时,我真的无法想象,那么破的旧区考楼,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拆掉的楼盘,就是2万!要知道,我们市里平均房价才刚上万多一点。

好学校的升学率和划片的名额,是买学区房的人的最大动力。不论多贵,不论房型好坏,也要买。

不知道别的城市是否如此,因为我的小孩已经上大学了,在我们小孩读小学初中高中时,没有什么学区房一说。但是划片的升学率和学位名额一早就存在,大约别的学校升重点高中的名额也就10%不到,而我儿子的学校是45%,尽管不如中心小学,但是特殊的政策给予的升学名额已经非常高了。

而一般的高中基本上每年考上一本的差不多也就10来个名额,而重点中学基本上在300名以内考上一本的把握非常大。而我一个同学,他儿子就是因为考分一样,但是差在学位名额,去了另一个重点中学,今年就只考上二本。

虽然,优秀的孩子,和学区房的关系的确不大,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优秀和我们并没有关系,跟上“大部队”才是重点,一个基本的学位名额和升学率,是基本不变的规律。比如,你在中心小学,就是50-60%升重点初中。重点初中,就是50-60%的名额入重点高中。而重点高中,每年基本上都是300名左右入一本,就是这么简单。这个和孩子是否成材,没有多大关系,就是一个“划线”“划片”问题,就是一个门槛问题。

因此,我回老家后买房时孩子已经在终点高中读书,我也没感受到划片和学区的困扰。但是,从近几年的房价记录和涨幅来看,以及我的邻居平时不见人影开学才入住来看,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现象。


屠龙刀fei0598


先说下答主情况:曾经在广州一大型机构做过咨询工作,头一年呆在大学城的核心校区,半年后回到了天河区,现在分配到了黄埔区。

教育是一个立体复杂的问题,不像婴儿时期,买好奶粉,纸尿裤,问题就解决了八九成。借楼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1,一个人的发展是有天花板的,受限主要是性格,影响来自父母。很多时候,父母为了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会去做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东西,搞得自己很浮躁,反而给孩子压力。其实观察下来,在认知领域做到解释得通就行,心态要放好,这个比知识对孩子影响更大。问题是承认了才能解决,既然承认了天花板,那就尽可能接近它。

2,好的学校,它不仅仅是职称更高的师资,背景更强的同学,而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孩子知道跟人的关系还能这么处理,事情还可以这么办。知道原来很多大的难的,以前以为得潜心研究几十年才能出来做的事情,当下就可以做,还可以做得很好。

3,教育难在它不像我们传统做事那样大方向对,埋头苦干总会有结果。它是需要花心思的,是要用心的。不要以为花了几百万买了学区房孩子进了重点学校问题就解决。试问自己能不能做到,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一个常识性的积累?能不能在上完一天班后耐心的讲给孩子?

总结下来,学区房当然要买。而且,我会在家庭可承受的最大范围之内,提供给我孩子能得到的最好的教育!

房子是要买的,但现在入手广州市中心的学区房门槛相对较高,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得起。这种情况下,建议可把目光放到广州东部增城。因为目前广州教育正在向外围倾斜,而广州东部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强大,其中增城新塘更是妥妥的学校密集分布地段。

说这里学校密集分布可不是假话,以增城区内比较有名的碧桂园凤凰城云顶为例,据说光是小区内就已有多达12所学校在此围绕,其中项目100米处就有重磅公立名校市二中、区重点小学凤凰实验中学落户于此。

孟母三迁,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且另一方面,要知道,学区房作为一个房产投资溢价是多么的高,自主投资都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这,就是我教育机构工作多年得出的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