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窯傳奇老碗,吃一斤麵條“愣娃”

陝西八大怪有個“碗盆難分開”,說的就是耀州窯燒製的這種高把闊口、白底青花的大老碗,碗口近一尺,讓人看了都覺得震撼。記得看水滸傳時,武松喝了十八碗酒,然後才在景陽岡打死猛虎,當時我就給朋友調侃到,如果用我們耀縣燒製的老碗,武松能喝上三碗就不錯了。

耀州窯傳奇老碗,吃一斤麵條“愣娃”

三碗不過崗(源於網絡)

耀縣處在關中平原與渭北高原的接壤地帶,距千年古都西安不過七十公里,在飲食上與關中地區相差無幾,主食主要以麵食為主。麵條種類花樣繁多,應有盡有,口味也是麻辣鮮香五味俱全,讓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北方的麵條與南方的米飯不同,麵條煮熟後如果放的時間稍微長一點,麵條就會坨,變得很難吃。還有就是南北氣候的原因,北方冬春季節能吃的蔬菜比較少,肚子沒多少油水,為了維持體力,對面食的需求量就比較大。再加上以前主要以農業為主,機械化程度底下,以及士農工商中農業所處的特殊地位,大部分人主要還是從事著農業生產,靠著賣力氣掙錢養家,因此在長期繁重的農業生產中,人們的飯量也變得異於常人,一頓能吃下一斤麵條的也是大有人在。如果碗太小,盛不下,那些撈出來的麵條就坨了,因此像耀縣的這種老碗與關中地區的飲食習慣可以說是相得益彰。特別是在咥褲帶面時,一根麵條長一米左右,近三指寬,非得用這種老碗才能吃的酣暢淋漓、吃的意猶未盡,如用普通的碗,連麵條都攪不開。

耀州窯傳奇老碗,吃一斤麵條“愣娃”

耀州老碗(源於網絡)

耀州窯在北宋年間作為官窯,專為皇室燒製貢瓷,尤以青瓷見長,至今爐火千年不息,那些送進皇宮的貢瓷,流傳至今的寥寥無幾,反而是燒製的這種粗陶大老碗卻流傳甚廣,至今仍在使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那麼一方的器物也能反應一方的特色,像陝西的器物,一般來說都比較渾厚質樸,不管是地下發掘出的兵馬俑、唐三彩等,還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乾縣鍋盔、耀縣老碗等等,都給人一種渾厚質樸的感覺。耀州窯燒製的這種老碗,光碗端在手裡就有半斤多重,白底青花,外側碗沿勾勒著簡單的花紋,彷彿無意為之,細看之下,則在粗獷之下蘊藏著無盡的細膩,那簡單的勾勒似流動的水草,又像隨風起舞的柳枝。這種老碗結實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實用,北方人的飯量比較大,日常做飯燒菜時的量也比較大,所以這種碗時常被當做盆來調菜拌菜用,吃飯時,量小的少打些,量大的打上一滿碗也就夠吃了,吃湯麵就不說了,吃撈麵時碗小了,面要麼攪不開,要麼就會被攪出碗來。
陝西人的性格比較生硬,被人稱作“冷娃”“愣娃”,細究之下,也是切合實際的,有點認死理、一根筋的倔勁,認定的事天塌了也不管,九頭牛也拉不回。可口可樂席捲全國市場時,大有一統天下的勢頭,但是陝西人就喝冰峰,對可口可樂一點都不感冒;改革開放後,沿海地區輕工業異軍突起,瓷器無論是款式還是精美程度,都不是陝西這種笨重的老碗可以比擬的,但是陝西這種老碗非但沒被淘汰,反而越加火熱,幾乎在陝西的各個城市都有老碗麵,用的就是這種粗陶大老碗,如果用其他碗的話,就感覺怪怪的,吃起來也不美氣。雖然現在這種碗的應用面也很廣,但是與以前相比,使用它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了。以前人們使用它,完全是因為價格低廉、結實耐用,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而現在好多店家是把它當做一種特色在推廣,當然其實用性也是必然的。


耀州窯傳奇老碗,吃一斤麵條“愣娃”

耀州老碗(源於網絡)

以前這種碗,都是賣碗的用騾子或驢拉著架子車沿街沿巷的叫賣,車上鋪著草蓆,五個碗或者十個碗用草繩紮起來捆成一捆,一邊趕車一邊吆喝著。現今在超市琳琅滿目的貨架上,這種古樸渾厚的老碗很難見到,隨著工藝的進步,好多老碗做得越來越精美,釉彩越來越光彩照人,但是古樸渾厚的氣息消失了,如今要做那種古樸渾厚的耀縣大老碗都得定製了,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記得有一次,我去耀縣吃老碗麵時,店裡用的正是這種古樸渾厚的耀縣老碗,我就問服務員一碗麵多錢,服務員回答後,我當時腦子也不知道咋想的,接著問服務員這碗多錢,服務員愣了一會兒說不知道。或許是耀縣的這種大老碗承載著我許多無法言語的記憶,或許是它延續著耀縣的歷史文化,又或許是它讓我嚐到了裡面的酸甜苦辣,總之,一看到它心中就會湧起陣陣暖流。


隨著經濟的發展,個性化、差異化越來越成為追求時尚的元素,但是耀縣的這種粗陶大老碗硬是有種“任憑風浪起,獨坐釣魚臺”的倔勁,堅守著原始的製作方式,為形形色色的市場注入一股古樸渾厚的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