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一、麵條的起源和歷史

麵條起源於中國漢代。那時麵食統稱為餅,因麵條要在"湯"中煮熟,所以又叫湯餅。早期的麵條有片狀的、條狀的。片狀的是將麵糰託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鍋而成。到了魏、晉、南北朝,麵條的種類增多。著名的有《齊民要術》中收錄的"水引"、"餺飥","水引"是將筷子般粗的麵條壓成"韭葉"形狀;"餺飥"則是極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

隋、唐、五代時期,麵條的品種更多。有一種叫"冷淘"的過水涼麵,風味獨特,詩聖杜甫十分欣賞,稱其"經齒冷於雪"。還有一種麵條,製得有韌勁,有"溼麵條可以繫鞋帶"的說法,被人稱為"健康七妙"之一。

宋、元時期,"掛麵"出現了,如南宋臨安市上就有豬羊庵生面以及多種素面出售。及至明清,麵條的花色更為繁多。如清代戲劇家李漁就在《閒情偶寄》中收錄了"五香面"、"八珍面"。這兩種麵條分別將五種和八種動植物原料的細末摻進面中製成,堪稱麵條中的上品

《國家地理》曾報道,在我國西北地區的一個考古地點發現了一碗麵。考古學家發現的這碗麵條保存完好,長而細,呈淡黃色,倒扣在一個密封的碗中。據當時的考古人員說,這碗麵條被埋在三米深的沉澱物中,很不起眼,是清理現場時發現的。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說:"這是發現的最早的麵條實物證據。"後經過專業人員的分析,這碗麵條是用小米做成的。小米是我國的本土穀物。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麵食品。也從實物方面肯定的麵條是由中國人發明的而非意大利人發明的。

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二、面文化的發展

介紹完了麵條的起源與歷史,我們再來說說面文化的發展先秦時期是中國麵條和麵條文化的萌芽時期,漢代開始進入了中國麵條及其文化發展的昌盛時期。因此,漢代在中國麵條及其文化的形成、發展並進入繁榮的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中國麵條及其文化的發展到漢代進入了一個高峰,它對漢代以後人們的飲食餬口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奠定了我們今天的麵條食物乃至整個飲食習慣的基礎。

中國的麵條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門。麵條和餃子是全世界都公認的"國食"

在眾多中國食品中,有不少傳統的麵食品已列入世界飲食文化的行列,如餃子、包子、麵條等,其中麵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世界的飲食文化中,幾乎處處都能見到面條的蹤跡。在意大利,每人每年消費麵條大約三十公斤,被稱為"通心粉"的意式美食,正是當年馬可波羅遊中國回到意大利時介紹給當地的老百姓,併成了意大利的品牌食品的。日本的麵條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在日本也叫"拉麵",顯然是由漢語譯音過來的。印度尼西亞人管麵條叫"mi",是從閩南語"面"借譯過來的,印度尼西亞有一種著名的叫"梭多面",它實際上是一種牛肉(或雞肉)湯麵再摻上印度尼西亞特有的甜醬油、白醋及辣醬的小吃,吃起來又甜又酸又辣,相當惹味。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麵條的老家就在中國,遠在漢代就出現了類似今天中國北方人常吃的"面片兒"。由於麵條要在熱湯裡煮一煮,因此人們稱它為"湯餅"。到了南北朝,人們吃的麵條的種類也多了起來。在《齊民要術》一古書中就提到麵條的不同吃法和叫法:"水引"、"博飩"等。所謂"水引"是將與筷子大小相同的麵條放進熱水煮熟來吃,而"博飩"則今天人們吃的"片兒湯"。到了隋唐五代,麵條的吃法更加五花八門了,如過水的冷麵;韌度很強,被人謔稱可以當繫鞋帶的麵條。在宋、元兩個朝代,人們吃麵條的花樣更多了,這時還發明瞭可以貯藏一段時間的幹掛麵,而在南宋的臨安(今杭州)更可在市面上吃到牛羊肉的滷麵。

經過剛剛的敘述,想必大家對面文化可能陌生到對面應該不會陌生了吧。街邊的蘭州拉麵、刀削麵、咖喱面、牛腩面、淮南牛肉麵……數不勝數,比比皆是。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面的。

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三、麵條的飲食習俗

麵條在人們喜慶宴席上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民間的食俗更是如此。過年是咱們中華民族最重要、也最隆重的節日,一到過年的除夕,固然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餃子,然而山西、陝西許多農村則在除夕晚上家家?出又長又寬的麵條圖個"長長久久"的吉利,而京津一帶的老百姓則在農曆年初二"龍抬頭"那一天,全家圍在一桌吃麵條而未能免俗。麵條在人生的禮儀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山西一些地區,婚後第三日,新人雙雙回家時,岳母照理以面相待,祝願兩口子日後拴在一起,和和美美過日子。在祝壽宴和彌月宴上,象徵"長壽"的麵條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餚。

麵條作為中國北方居民的主食,從餐廳到一般平民百姓,製作麵條方法及吃法的花樣之繁多,堪稱世界一流。我們通常稱之為拉麵的,也叫抻面,北方的家庭主婦一般都懂得抻面的方法,而蘭州一帶在和麵時,就會摻上稀鹽水和蘭州特有的蓬灰鹼,令麵條吃起來筋道又韌軟。在北方的農村人們吃麵條又是另一番景象,大部分農村家庭都備有?面的工具。架放鍋上的?床子,是一根木頭上挖個圓坑,坑底釘一塊扎滿小眼兒的銅板,將麵糰一壓,麵條便從小眼兒擠出來。

客家人擀麵條手法更是一絕,用大圓木杈入牆洞,以全身的壓力將麵糰壓成薄片,以特殊的大刀切成細麵條,吃時配上蔥花、豬熟油、魚露和胡椒,這就是客家人有名的醃面了。

記得之前看過一期《舌尖上的中國》,藍條褲帶面。在看著褲帶寬的麵條兒落入水中,黑底的鍋雪白的麵條兒,就那清水面我就流了口水,撒上一把辣子,再配上香色俱全的臊子,瞬間我就久了口水。

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四、麵條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做麵條兒,不僅是個技術活,還是一門純手工藝術。在以前面條都是純手工製作的,但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慢慢的機械化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那麼機械製作和手工製作有什麼區別呢?手工擀制面條之前,必須將麵糰完全揉和好。在具體揉和麵團時,雖說只用手掌往前推揉,但麵糰卻在不斷地變換角度,這樣會使麵糰各部位受力均勻,絕沒有因用力不勻而產生"死角"。當擀麵片時,通常是將麵杖置於麵糰上往前推擀,擀至橢圓時,不光要擀前擀後,而且還要擀左擀右,使整片面皮都厚薄一致,然後再從兩側捲成卷,或摺疊成梯形,用刀切成麵條。

機械軋麵條的方法與手工擀麵不同,在正式軋條前,需要用滾筒反覆將麵糰軋成餅片狀。可是,機械軋面片的用力方法只是上下擠壓,並沒有通過各種角度來受力,所以不利於麵糰中麵筋網絡的形成。當面片軋好後,改用滾動槽形輪軸切成麵條。這種做法的效果不理想,原因是電動機械速度快,產生的熱量會使麵粉中的蛋白質變性,非但不能對面條的麵筋、黏性起一個完善和補充,反而會給成品不受吃埋下了一個不易被人察覺的隱患,從而更加削弱麵條的彈性。

當下會做手工麵條的越來越少,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的瑣事覆蓋了我們金玲剔透的內心。麵條已經成為了一種帶著宗教意義的文化了,面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自然不缺其人。中國作為最大的麵食消費國家,我們多一門手藝總歸是好的。

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麵條——傳承四千年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