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辦卡別太“壕”!南寧12315提醒消費者注意七大消費陷阱

哪些消費陷阱常會遇到?哪些消費問題值得關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之際,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中心從去年接到的13.58萬條來電線索中總結歸納,作出消費提示,為消費者揭開健身預付卡服務、微信購物、教育培訓等多領域“迷魂陣”。

健身房投訴成“重災區” 警惕大額預付卡消費

2019年,南寧市爆發了多家健身房“跑路”事件。如藍仕堡、悅動、中倍力美、力拓、思邁等健身房。2019年全年,南寧12315共接到有關健身服務類投訴2297件,涉及金額843.48萬元。

長期以來,健身服務投訴都是預付式消費投訴“重災區”。主要反映問題有:商家無法正常經營後,消費者不能退卡退款;合同常有“此卡不退不轉讓”“到期作廢,餘額不退”“本公司擁有最終解釋權”等霸王條款約定;服務承諾難以保障,如撤換人員、改變經營場所、降低服務標準等。

●12315提醒

在服務行業,理髮卡、美容卡、健身卡、洗車卡等預付卡已成為不少商家標配,其在算法上擺“迷魂陣”,一旦商家“跑路”,消費者無法有效維權。對此,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時,要保持理性,注意簽訂書面協議,儘量降低預付額度,縮短使用週期。

在朋友圈購物圖方便 商品質量售後難保障

今年初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有多名消費者投訴,在微信朋友圈上買到假醫用口罩。微信購物存在諸多弊端:一是商品質量和售後服務無保障;二是一旦出現糾紛,賣家往往直接拉黑顧客,從而導致消費維權難、行政機關取證難。

●12315提醒

消費者在線上購物時,一是應選擇信譽度高、證照齊全的大型電商平臺或微信公眾號購物平臺,這類平臺的付款有嚴格的程序,退換貨、維權取證較為方便快捷;二要核實賣家地址,保留好涉及商品服務的數量、型號、質量、承諾等關鍵性交流信息,要求銷售方提供購物憑證等;三要對價格過低的商品或服務保持警惕,不要在不知名的網站或者朋友圈網購、投資,避免上當受騙。

上培訓先看辦學資質 使用金融貸款需謹慎

當前各類線上、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五花八門,培訓質量參差不齊,侵害消費者權益現象時有發生。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學員被培訓機構誘導,從金融機構申請了數萬元“培訓貸”,不料門店關閉導致無學可上,學員們卻還要繼續還貸款,形成了“套路貸”“培訓貸”等問題。

●12315提醒

消費者在選擇課外培訓輔導時,要先了解其是否具有辦學資質,謹慎使用金融貸款,並保留好相關消費憑證,以便維權。另外,《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消費者在碰到教育培訓退費問題時,可向培訓機構註冊地教育主管部門投訴。涉嫌詐騙的,應向公安機關報案。

購車莫輕信口頭承諾 南寧多家車商被點名

汽車消費投訴問題一直是消費領域的“重災區”,汽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舉證難、鑑定難、求償難。南寧市目前的汽車投訴主要反映購車合同、產品質量以及售後服務等問題,部分經營者還存在捆綁銷售車險、捆綁銷售車飾精品、誘導消費者貸款等。如:消費者購買優惠車輛過程中,部分經營者要求必須在4S店購買車輛保險和辦理貸款,在指定的保險公司投保,有時還要消費者交幾千元至上萬元不等的保險押金。

二手車消費問題也層出不窮。如:經營者簽訂合同明顯有利於經營者,甚至違反法律規定,排除消費者主要權利,在合同條款中對於消費者和銷售商在權利義務約定上不明確、不對等,違約後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清,消費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維權。此外,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二手車交易經營都存在不履行真實告知義務,甚至私改里程、隱瞞車輛真實情況的現象,將水淹車說成是無水淹,將出過大事故的汽車說成是小磕小碰。

2019年,汽車投訴較多的企業有廣西龍星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南寧市粵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南寧恆信之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南寧冠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12315提醒

消費者在購車前注意簽訂書面合同,細化相關約定,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今後,南寧12315中心將繼續探索和完善健全汽車消費領域信用公示機制,強化企業信用約束,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不買車位就不能購房 開發商涉嫌違規操作

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5日,南寧12315中心共接到反映房地產行業問題2717件,主要反映開發商逾期交房、不按承諾退款、價外收費、無預售證銷售、裝修減配、虛假宣傳等。其中,房地產捆綁銷售車位成為消費者強烈投訴的焦點。

今年以來,南寧12315熱線接到大量消費者反映良慶區部分房地產開發商捆綁銷售車位的問題,消費者反映直接或變相被要求交納所謂的車位誠意金和團購費,不買車位不能購房。

●12315提醒

根據《關於進一步規範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規定,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存在“以捆綁搭售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購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務價格”的行為,應由其房地產主管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依法嚴肅查處。同時將違規房地產企業列為“較重失信行為”納入房地產信用監管範疇。

家電維修謹防“李鬼” 上門服務要核查記錄

家電特約售後服務以高價推銷不必要的配件、維修時小病大修、虛假維修等行業亂象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在家電行業,不少企業和廠家出於成本考慮,將維修服務外包給第三方,缺乏售後維修服務質量管理意識,最終傷及的還是自己的品牌。

●12315提醒

如果發生電器故障,消費者應該通過廠商服務熱線報修,注意防範家電維修“李鬼”,不輕信信箱小卡片廣告,不輕信網上未經官方認證的信息,不隨便在路邊和小區周邊找所謂的品牌授權服務網點。同時,仔細核對上門服務人員統一上門服務證的信息,並做好記錄,以備查詢和追溯。

裝修問題多讓人鬧心 選擇家裝公司要仔細

南寧市目前的裝修糾紛主要反映施工質量差、貨不對板、裝修爛尾、售後服務差、人去樓空等,讓消費者很糟心。如,南寧市麗庭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廣西日創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廣西世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關門“跑路”,引發群體投訴。

●12315提醒

消費者在裝修時,一是謹慎選擇家裝公司,如果沒有把握,可以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協助;二是口頭承諾不如白紙黑字,合同要有法定代表人簽字,加蓋公司公章,要求對方提供建築安裝專用發票;三是謹防裝修加價,特別要留意水電路改造,逐一對照核實;四是6個月內瑕疵舉證責任由商家承擔。

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3條第3款規定,經營者提供裝飾裝修服務,消費者自接受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另外,建設部頒佈的《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第32條規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兩年,有防水要求的廚房、衛生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五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