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再乖,媽媽也要懂得“兒大避母”,別去跨越這七個原則

導語:孩子在媽媽的眼裡不管多大都是小孩子,但如果不懂得與孩子樹立性別劃分,將會錯誤地引導孩子。

案例:在一個村裡,有個12歲的男生,母親一直沒有給兒子斷母乳,導致孩子對母親產生了依賴性。兒子直到成年才斷。

兒子再乖,媽媽也要懂得“兒大避母”,別去跨越這七個原則

總結:以上這個家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母親太嬌慣兒子,沒有給孩子建立性別的界限,導致兒子過分依賴母親。兒子再乖,媽媽也要懂得“兒大避母”,別去跨越這七個原則。

1.兒子過了三歲,媽媽別當著孩子的面換衣

孩子過了兩歲,就要慢慢地幫他們建立性別意識,教他們懂得男女有別。媽媽別當著兒子的面換衣,而爸爸也別當著女兒的面換衣。帶孩子去公廁,也要做到按性別進廁所,而不要因為是小孩子就無所顧忌。

2.孩子有性別意識後,不要與其共浴

兒子洗澡應由爸爸完成,女兒洗澡則應由媽媽幫忙,換衣服也是如此。

3.孩子到了青春期,母親不要對
兒子過於親暱

如親吻舉動,爸爸對女兒也是如此,避免跟孩子過分“親暱”,關心疼愛孩子的方法還有很多,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關心身心健康,語言的情感表達也是一種愛的方式,而不是一定要親親。

兒子再乖,媽媽也要懂得“兒大避母”,別去跨越這七個原則

4.從著裝和玩具讓孩子區別性別

在孩子小的時候,切忌給他們穿反性別的服裝,玩反性別的玩具。不能因為家長自己的喜好就隨意打扮孩子,這樣久而久之會引起很不好的後果。

5.不要縱容孩子太粘人

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能讓兒子養成過分依賴媽媽的思想以及女兒過分依賴爸爸的思想,否則孩子的人格無法健全,承受能力也很差。

6.不要回避孩子提出的生理問題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會問父母“我是怎麼來的?”以及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生理問題。而這時候父母如果拒絕回答或者編一些天馬行空的理由都是不正確的,如果不知道如何解釋,可以找一些關於身體構造的有趣讀本或動畫視頻。

7.給孩子普及生理常識,讓他們從小就懂得保護自己

孩子一般6歲後進入發育期,應該讓他們學會獨立洗澡。如果是兒子可以由爸爸給孩子介紹一些生理構造的知識,父子共浴的時候就是很好的機會,千萬不要扭扭捏捏。如果孩子的好奇心不能夠得到解答,以後反而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媽媽對女兒更是如此,除了普及常識,更要教會她們哪一些部位是不能讓陌生人碰的,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找誰尋求幫助等等,這是尤為重要的!我們就是因為缺乏這種界限感,缺乏安全教育,極易讓孩子受到傷害。

兒子再乖,媽媽也要懂得“兒大避母”,別去跨越這七個原則

結語: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反而應該及早地給他們開展性別教育,用適當地方法吧知識傳達給孩子,這才是愛他們最正確的方式!如果你覺得這期的內容對你有用的話,歡迎關注,評論及轉發!

育兒問題寶媽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體棒棒的,我是@萌寶暢談,幫你解決育兒大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