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大避母”是必然,以下雷區媽媽不要逾越,否則對兒子沒好處

文|秘籍君

昨天,我和鄰居的聊天時意外得知,由於他們家的房間數量不夠,自從她公公婆婆搬過來住以後,她就一直和13歲的兒子睡一個房間,讓家裡老公睡客廳。我聽說這件事情很驚訝,並且勸鄰居“兒大避母”,男孩兒都青春期了,再和媽媽睡一起不合適。沒想到,鄰居卻覺得無所謂,說什麼她和兒子有血緣關係,兒子是在她眼皮子底下長大的,還有什麼她需要回避的?

我理解鄰居為什麼會這樣想,她們覺得自己對兒子瞭如指掌、孰知兒子的一切,所以“兒大避母”很荒唐。不過,我還是忍不住要多說一句:“兒大避母”是必然,以下雷區媽媽不要逾越,否則對兒子沒有好處。

“兒大避母”是必然,以下雷區媽媽不要逾越,否則對兒子沒好處

兒子洗澡、上廁所、換衣服,媽媽要回避

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不乏有媽媽認為“兒子的身體就是自己的身體”。但事實上,當兒子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媽媽跟他再親都要有邊界,在身體方面保持合適的距離。像兒子洗澡、上廁所、換衣服時,媽媽最好都要回避。媽媽萬萬不可旁若無人地站在旁邊。

否則,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和異性一樣,沒有什麼可避諱的,影響他“性意識”的建立。對他將來談戀愛、結婚、生子都是會有影響的。所以,媽媽和兒子關係再好,當兒子洗澡、換衣服、上廁所時,都要主動迴避。

“兒大避母”是必然,以下雷區媽媽不要逾越,否則對兒子沒好處

媽媽在兒子面前衣著要得體,不要暴露身體的隱私部位

媽媽在養兒子的時候,要把兒子當成一個獨立的異性看待。在兒子面前,媽媽在穿著方面一定要得體,不要暴露身體的隱私部位。比如,媽媽在家的時候,在兒子面前不要只穿著內衣就隨意行走。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衣服的平整、得體。

如果媽媽不在意,踏入了這一雷區,兒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因為對兩性的界限不夠明瞭,進而引發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又或者提前性早熟,耽擱了身體的成長髮育。到時候,媽媽就算想彌補,估計也晚了。

“兒大避母”是必然,以下雷區媽媽不要逾越,否則對兒子沒好處

兒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媽媽對兒子不要有過於親密的舉止

兒子小的時候沒有“性意識”,身體也沒有發育太多,媽媽抱抱他、親親他都沒什麼關係。但是,當兒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媽媽對他就不要有太多親密的舉止,抱他、親他都要注意程度。不然,有可能會讓兒子感覺很難堪、很尷尬,還有可能因此產生牴觸異性的情緒,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髮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