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不是汉奸,是不是英雄不知道,但肯定是个胆小鬼


袁崇焕不是汉奸,是不是英雄不知道,但肯定是个胆小鬼


阿元

说袁崇焕是个胆小鬼,咱们从他军事生涯顶峰的宁锦大捷说起。

宁远之战后,趁着后金忙活着消灭周边真正威胁,比如喀尔喀蒙古、比如朝鲜等地方的时候,袁崇焕再次修复了宁锦防线。而且一直修到了锦州、大凌河一带。

皇太极把朝鲜打服了,回过头一看,袁崇焕又跑到自己眼皮子底下嘚瑟了,违章建筑修到家门口了,我得去拆啊。说明下,锦州距离沈阳二百来公里,骑兵跑快点,一上午就能到。

但和宁远之战一样,后金的战略不是拆违建,而是消灭大明的有生力量。这还是和后金的人口基数有关系。当时的后金兵力,最多七万人,还要防守那么大的地盘,死一个都心疼的要命。

所以,后金对于锦州、宁远的攻击并不猛烈。在通过围点打援击败了一万明军之后,看到袁崇焕把锦州扔那里不管了,于是又攻击宁远。但袁崇焕对明军的战斗力一点信心也没有,打死也不出来,于是皇太极回过头来又骚扰锦州。最后觉得没有便宜可以占,回家避暑去了。

把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少有的,大明对后金的胜利,咋整的这么轻描淡写的呢?

真不是对袁崇焕有意见,因为真正的历史,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

先来看看啥是大捷。“大捷”是指具有转折意义的决定性战役,是对敌方兵力的重大歼灭与摧毁,通常也是决定敌我双方最终胜败的分水岭。

宁锦大捷无论从哪个角度,都配不上大捷的定义。

至于说宁锦大捷到底干掉了多少后金军,超过一千全是吹牛。尤其是满洲八旗军,死亡人数可能都超不过一两百。理由是仅仅两年后,后金军应该叫清军了,破口而入,包围了北京,劫掠了京畿地区。几十万明军面对清军,束手无策。这几十万明军里,包括袁崇焕和所谓的关宁铁骑。

这么多明军,造成的杀伤也没有一万人,还得包括清军的仆从军,蒙汉八旗军、朝鲜军啥的。

如果按照某些历史说法,宁锦大捷干掉了清军一万多人,哪怕是仆从军,那么宁锦明军强大的战斗力,在锦州离沈阳二百来公里的情况下,皇太极敢带着绝大多数军队,绕道蒙古进攻北京?

如果袁崇焕的关宁军真有那么强的战斗力,只要崇祯、袁崇焕的大脑里不全是水,都应该知道怎么打。以勤王军缠住皇太极,关宁军直扑沈阳,用红衣大炮把沈阳的城墙糜烂个十数里,没准皇太极回来,连辽阳也飘扬着大明的战旗。

没了家的皇太极,只能如丧家之犬,一路向西,闹不好又成为另一只上帝之鞭。

不要说红衣大炮运不到沈阳。从北京把大炮运到锦州,比从锦州到沈阳远多了。

以袁崇焕能把崇祯忽悠瘸了,连五年平辽都信了的情况看,袁崇焕的智商不可能想不到这个战略。而且这个战略一旦实施,袁崇焕放的,五年平辽的大炮,也能有个圆满的结局。

也不要拿崇祯的命令袁崇焕进京勤王来说事。袁崇焕连毛文龙都敢杀,会把崇祯当回事?

事实是,袁崇焕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袁崇焕的关宁军,好听点叫关宁铁骑的,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守守城都勉强,还要把城门都封死,怕他们逃跑。让他们去野战,去攻城,比一群绵羊强不了多少。

所以袁崇焕可以在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上玩了命吹牛,但心里还是有数的。知道自己的关宁军,连留守沈阳的老弱病残也打不过,所以直奔北京而去。到了北京一带,袁崇焕和皇太极之间开始玩游戏。皇太极在前边抢,袁崇焕跟在后边收复失地。整整五天,双方一枪没放。

袁崇焕在这五天里的表现,是有争议的,争议了几百年,到今天都没消停。争议的核心只有一个:他到底想干啥!!!

手里握着明帝国最强大的野战兵团,大敌当前,既不全力进攻,也不部署防守,你想干啥!

当时人民群众的看法比较一致:袁崇焕是叛徒。

更重要的是,皇太极在这五天里没闲着,四处抢劫,抢了又没人做主,郊区居民异常愤怒,都骂袁崇焕。

其实袁崇焕真不是汉奸,而是他心里清楚,真打不过!

而骂他的人,都是被袁崇焕的两次大捷给忽悠了。你那么厉害,到了北京咋还不会打仗了呢?

等到了北京城下,袁崇焕的心也还提溜着,放不到肚子里。

为啥捏?按大明朝的有关规定,边军不许入京,连城下都不让呆。袁崇焕傻眼了,没了坚城、没了大炮,这仗咋打?

袁崇焕是个胆子大的,啥啥有关规定,没自己从小命要紧,直接驻兵南城之外。

就这还不放心,见到崇祯的时候,要求关宁军进城。进了城,有坚城、有大炮,哈哈,我再也不怕你了,皇太极。

但崇祯怕,怕关宁军把他给祸祸了。

事实证明,关宁军有城墙和大炮为背景,还是有战斗力的。同样受到清军的进攻,满桂给干掉了,袁崇焕平安无事。

但崇祯实在受不了了。在崇祯给了袁崇焕绝对的信任、巨大的权力、充足的人力物力,并跟在屁股后边擦个不停的情况下,袁崇焕上任一年另四个月,他五年平辽承诺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多的情况下,平辽不仅没有任何的进展,还把后金军给平到了北京城下。

甚至到了这个时候,崇祯还对袁崇焕保持着绝对的信任,任命他总管天下勤王兵马,把后金人打出去。结果袁崇焕再次让崇祯失望,统率的军队一败涂地,各路勤王军兵不知所措,后金军甚至有攻进北京的可能。

换做是你,你能不生气?正是崇祯曾经对袁崇焕绝对的信任,换来了难以承受的失望,才是他杀掉袁崇焕的真正原因。

说来也怪,崇祯杀了袁崇焕之后,清军很快就从北京城下撤退了,可见杀袁崇焕还是挺有道理的。

纵观袁崇焕的一生,应该不是汉奸,是不是英雄不知道,但肯定是个胆小鬼。

因为胆小,所以他眼睁睁看着觉华岛14000军民被屠杀;因为胆小,皇太极入关后,他先是跟人家屁股后边吃灰,后来躲在城墙下边一动不动,任京畿地区的百姓,被清军蹂躏;因为胆小,所以看着锦州被围,就是不出兵;因为胆小,他两次躲在宁远城里,任由清军在辽东地区想咋抢咋抢,以至于在他守辽东时候,是后金发展最快的时候;因为胆小,他在后金攻击朝鲜的时候,大声叫好,总算有时间把城修的在结实一点了;因为胆小,他私自杀掉了毛文龙,毛文龙总是骚扰后金,把注意力往明军身上引,太烦人了。因为胆小,袁崇焕虽然有东林党背景,但给魏忠贤修了生祠,估计钱也没少送。因为胆小,怕五年平辽完不成,崇祯砍他的头,所以总琢磨着咋和皇太极议和。

胆小鬼,可能是袁崇焕最真实的本来面目。


袁崇焕不是汉奸,是不是英雄不知道,但肯定是个胆小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