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當初清朝努力學習先進技術,中國會成為世界強國嗎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擁有眾多數量的科技發明,而“四大發明”更是中的典範。我國很早便有數學著作“周髀算經”,其中珠算,勾股,方程皆出自我國古代,不光如此,還發明有表示季節變化的“24節氣”,民用方面有馴豬,培育水稻,甚至還著有“潮汐表”,軍用方面古中國發明瞭弩機,馬鐙,火銃(火槍),火箭(不是現代的火箭)等,事實上古代中國人也同樣很擅長於各項發明創造,到了宋朝我國科學更是進入了輝煌階段,而從進入明朝後科技進步明顯放緩,但到了明朝後期,中國開始與西方進行頻繁的科學交流並取得不小的成果,已經可以看到的是,現代科學的萌芽已經誕生於中國。

如果 當初清朝努力學習先進技術,中國會成為世界強國嗎

.

隨著清軍的入關,戰爭中斷了發展的進程。到了康熙年間全國已經基本穩定,經濟也在穩步提升,這時便有許多外國傳教士來到清朝,這些人中有許多都掌握有一定的科學知識並且願意與清朝交流,事實上已經有如南懷仁,湯若望等傳授清朝先進技術,這時如果清朝能夠把握時機派出學者前往西方學習先進技術,現代科學幾乎已定能在中國出現,不過很可惜,中國並沒有抓住這個能使中國領先世界的機遇,至少是一個能與當時西方先進國家並起並坐的良好時機----這應當“歸功”於清朝統治者的短視與傲慢。

如果 當初清朝努力學習先進技術,中國會成為世界強國嗎

.

清朝對於科學家,工程師這類學者沒有任何重視從而使得這些人的地位低下,沒有任何的扶持與援助,科學產業與科技機構的形成也就無從談起,而文字獄使得人心惶惶,學者們老老實實整理先人著作,不敢越雷池一步。對於那些先進的西方技術,無論是康熙乾隆均視之為“奇技淫巧”不予重視,所學的有限的科學技術亦只供皇家使用,製出的儀器設備也幾乎只給皇帝一人使用,使其技術根本無法在社會中發展。至於鐘錶,眼鏡之類小巧玩意兒,清朝統治者倒產生有一定的興趣,當然對於清朝的統治者來說,火槍大炮和蒸汽機之類才是應該更加重視的,不過對於火槍這樣重要的先進武器,並沒有人去重視它的進一步開發與研究,而火槍也多數被皇家用來做狩獵時的利器,至於蒸汽機,對於當時的清廷,即使真的有工程師造出了蒸汽機,只怕也只能落個被丟棄角落的結局。

如果 當初清朝努力學習先進技術,中國會成為世界強國嗎

.

此時外面的世界,英國利用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科技優勢已經將自己打造成了日不落帝國並在外洋擁有大量島嶼作為日後擴張的跳板,而此時在傲慢的清廷統治者眼中,像英國這樣國土面積已遠超清廷的國家也只是個“彈丸小國”而已,它們所生產的器具又怎能與我天朝上國的相比,“我大清無所不有,無需外國置辦物件”,如此短視和傲慢的結果就是,學習其先進技術等於天方夜譚。其時清廷已擁有眾多的傳教士,如果此時興辦外語學校學習外語加強與擁有先進技術國家的交流,翻譯外國科技書籍並學習之,這當能使國家科技能力蒸蒸日上,不過這些都被自大的清朝統治者拒絕了----堂堂的天朝上國怎麼可能去學蠻夷之國的語言呢?

如果 當初清朝努力學習先進技術,中國會成為世界強國嗎

.

在1800年前後,歐洲最早工業化的英國,因剛進入工業時代,其工業能力實際並沒有比中國強太多,如果彼時清朝能夠放下傲慢與偏見,放下“高貴”的身段與當時歐洲各個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心平氣和地交流技術,其後的中國依靠自身優勢必能極早成為強國,但清朝動不動便以天朝上國自居,不屑去學習“蠻夷之國”的技術並視科學技術為”奇技淫巧“,當英國利用自己的工業優勢造出堅船利炮在遠洋開疆拓土之時,連太平洋在哪裡亦不知曉的清朝統治者依然認為英國不過是“彈丸小國”,“我大清乃天朝上國,天下第一,用不著去學什麼勞什子科學技術,更不用去學你們那些‘蠻夷之技’”。其時清朝所不知道的是,當時英國領土已遠超大清。對英國倘且如此,其它歐洲先進各國更加是“茸爾小國”,不值一提,像這些小小彈丸之國,能讓我天朝大國去學習些什麼東西呢?由於清朝統治者的傲慢,中國沒能及時學習到先進技術,對於藉由工業化帶來的紅利,西方國家開始全力地發展科學技術並將之運用於民間以及軍事,此時中國的科技卻開始逐漸地全面落後於西方,直至被外國用堅船利炮打開古老的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